軍委第1縱隊4位隊長,有一位成朝鮮炮兵總司令,被朝鮮授銜中將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

1934年10月,隨著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為了便於隨軍行動,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編為2個縱隊,其中第1縱隊由軍委總司令部和直屬隊組成,葉劍英任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轄4個梯隊:

軍委第1縱隊4位隊長,有一位成朝鮮炮兵總司令,被朝鮮授銜中將

第1梯隊由軍委總部第1、第2、第3局及無線電3臺、電話1排、通訊隊、警備連、工兵連、運輸2排組成,隊長彭雪楓。

彭雪楓,於1907年9月9日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七里莊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乳名隆興,學名修道。但他的祖父彭如瀾是個知識分子,在彭雪楓5歲的時候,也就是1912年初他隨教私塾的祖父彭如瀾讀書識字。後在伯父彭延慶辦的私塾為富家子弟作伴讀,結果他這個陪讀比富家子弟學習認真得多,成績也好得多。

軍委第1縱隊4位隊長,有一位成朝鮮炮兵總司令,被朝鮮授銜中將

1921年秋,他投奔在天津教書的伯父彭延慶,並考入南開中學,後來這所學校遷到北京,並易名為育德中學,所以說彭雪楓從小受到了較好的教育,其理論水平比較高,而且口才好,知識越多,他越覺得共產主義先進,並在1925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從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1930年5月,他被派往湖北陽新,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5縱隊3大隊政治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是彭德懷於1928年7月22日發動平江起義拉起來的隊伍,彭雪楓到第5軍5縱隊任3大隊政治委員時,彭德懷仍是紅5軍軍長,紅5軍政治委員是滕代遠。

知識分子出身的彭雪楓很快顯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到1930年6月時,他已升任紅3軍團紅8軍紅6師政治委員,紅3軍團第4師政委,而接替他紅4師政委的是黃克誠,他參加了中央蘇區的歷次反圍剿,1934年已任江西軍區政治委員,他的提升速度是非常快的。

軍委第1縱隊4位隊長,有一位成朝鮮炮兵總司令,被朝鮮授銜中將

由於彭雪楓不僅有非常強的社會能力,而且有很強的原則性,所以全面抗戰爆發後,他被派去做閻錫山的統戰工作,擔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長兼駐晉辦事處主任,後來他創建了一個遊擊支隊,他任司令,這個支隊後來改編為新四軍第6支隊,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6支隊與八路軍南下支隊合併成八路軍第4縱隊,他任第4縱隊司令員,第4縱隊改編成新四軍第4師後,他任第4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1944年8月,他執行中央關於向河南敵後進軍的指示,指揮所部進行西進戰役,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莊指揮作戰時犧牲,年僅37歲,彭雪楓對軍事也非常有研究,他曾親自編寫《游擊戰術》、《戰略戰術講授提綱》等教材,並親自到抗日軍政大學第4分校授課,他的犧牲是我軍的重大損失。

軍委第1縱隊4位隊長,有一位成朝鮮炮兵總司令,被朝鮮授銜中將

第2梯隊由軍委總部第4、第5局及總政治處、警衛營、紅軍總政治部、醫務所、運輸一排組成,隊長羅彬。但是筆者查閱了很多資料,沒有找到有關羅彬的確切資料,有人說可能犧牲或者叛變,但是作為這樣級別的領導,如果是犧牲或者叛變,軍史肯定會有記載,所以筆推算可能是因為其他原因而下落不明。

第3梯隊,由軍委工兵營、炮兵營、運輸1大隊、附屬醫院組成,隊長武亭。說起武亭,他可是軍史上最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於1905年出生在朝鮮咸鏡北道鏡城郡,在漢城長大,他的真名叫金武亭。由於家境不好,他在漢城一直是半工半讀,以微薄的工薪來維持學業和生活,1923年3月,為了尋求復國的途徑,他渡過鴨綠江來到中國,1924年進入東北陸軍講武黨學習炮兵,成為公認的炮兵專家,1925年他加入共產黨,後來他在紅三軍團當炮兵營長,深得彭德懷的信任,在張國燾分裂紅軍時,他作為彭德懷最信任的人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這樣記載:

軍委第1縱隊4位隊長,有一位成朝鮮炮兵總司令,被朝鮮授銜中將

“根據彭德懷的獄中自述,那時人們愈來愈擔心兩支紅軍隊伍之間會發生衝突。他擔心會和第一軍團失去聯繫。據他說,由於沒有嚮導,第一軍團在俄界附近被困了。因為密碼已經更換,他無法進行聯絡。他編了一本新密碼,交給了武亭——一個可靠的朝鮮族黨員,還給了他一個指南針,讓他去同林彪和聶榮臻去聯繫。聶榮臻記得,當時第一軍團根本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接到的唯一電報就是原地待命。後來武亭順利完成了任務”。

抗戰勝利後,武亭回到了朝鮮,1948年2月,朝鮮人民軍成立,武亭正式擔任炮兵總司令,授中將軍銜。同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武亭被任命為民族保衛省副相(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仍兼任人民軍炮兵司令。武亭是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人才,但卻非是政治人才,因為他為人剛直,而且脾氣急躁,非常缺乏政治鬥爭的技巧,或者準確地說,他並不擅長爭權奪利,所以很快被調職,擔任一個預備軍團——第七軍團的軍團長。

軍委第1縱隊4位隊長,有一位成朝鮮炮兵總司令,被朝鮮授銜中將

抗美援朝期間,第七軍團駐紮在滿浦,一天,武亭帶著一位受傷的軍官來到醫務所,這位受傷的軍官是武亭在八路軍時期的部下,武亭要求正在忙碌的醫生立即來照顧他的朋友,卻被要求排隊等候,這使武亭非常憤怒,他掏出手槍當即把醫生打死。因為當時武亭受到排擠,又被一個軍醫傷了面子,所以盛怒之下做了過火的事,他被立即解除了指揮權,又被開除軍職,心情鬱悶加上舊疾胃潰瘍劇烈發作,於1952年底在一間普通的軍人醫院裡去世,他死後,朝鮮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軍委第1縱隊4位隊長,有一位成朝鮮炮兵總司令,被朝鮮授銜中將

第4梯隊,由幹部團、醫務所、運輸1排組成,隊長是陳賡,他於1903年2月27日出生於湖南湘鄉市龍洞鄉泉湖村,他家是當地的名門,家境非常富裕,他的祖父為湘軍將領,所以陳賡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先在本村讀私塾,1915年進入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

他1916年投筆從軍,進入湘軍魯滌平部第6團2營當兵。到1920年時,他由2等兵升至上士。也就是說陳賡用了4年時間,才由2等兵升至上士,由此可見舊軍隊的黑暗,沒有關係是很難得到提升的。

軍委第1縱隊4位隊長,有一位成朝鮮炮兵總司令,被朝鮮授銜中將

因看不慣舊軍隊的黑暗,1921年他離開部隊,1922年進入毛主席倡導開辦的自修大學,並參加革命活動,192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曾經武漢沿長江到上海,並在上海大學旁聽,1923年12月在長沙秘密考入程潛創辦的廣州陸軍講武學校,後來陳賡知道黃埔軍校創辦後,首先退出了廣州陸軍講武學校,這一下引起了連鎖反應,很多同學退學投考黃埔,後來廣州陸軍講武學校乾脆併入了黃埔軍校,所以陳賡也就成了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員。

陳賡在黃埔軍校表現突出,很受蔣介石器重,但是陳賡不為所動,後來回到了紅軍隊伍中,他在紅一和紅四方面軍都任過職,直羅鎮戰役後的1935年12月,他被任命為紅軍第一師師長。抗戰開始後他任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旅長,深受劉伯承的器重,解放戰爭後期的1949年2月7日,他被任命為第2野戰軍第4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1年4月25日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61年3月16日上午8時45分在上海病逝,享年58歲。

軍委第1縱隊4位隊長,有一位成朝鮮炮兵總司令,被朝鮮授銜中將

1934年12月13日,軍委第1縱隊、第2縱隊合編為軍委縱隊,軍委第1縱的番號存在僅2個多月,這主要是由於紅軍大量減員造成的,由此也可見當時革命鬥爭的殘酷性。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