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你為什麼總被忽悠?


買保險,你為什麼總被忽悠?


買保險,你為什麼總被忽悠?

攝於2016年6月,我喜歡在兩個城市拍路牌,一個是香港,一個是北京

因為工作性質,關哥這十年沒幹別的事,除了投資,淨跟不同的人聊保險了。不多,大幾千個有了,如果算上那種幾百人的群聊,可能都過萬了。

大部分時間我是一個喜歡信息輸出的人,兩小時的課,四小時的客戶溝通,都是經常的事兒,慢性咽炎就是這麼來的。

包括現在,除了寫號,這麼多的留言和後臺問題,哪怕忙成狗,我也會盡量回復。如果你非要問我為什麼?大概是一點點好為人師的虛榮心,和一點點減少信息不對等的社會責任感。

也許我的幾句話,你就可以少走一些彎路,省掉很多力氣。能幫到人的感覺,很有成就感。

買保險,你為什麼總被忽悠?


但是有兩類人,我完全不想溝通。而這兩類人,恰恰是最容易被忽悠的。

現在這個時代,收集信息的能力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競爭力和生活能力。前段時間某銀行「番茄炒蛋」的廣告為什麼被罵的那麼慘?不就是因為男主角明明在網上敲幾個字,就可以得到幾百個不同版本的圖文並茂的做菜流程,卻偏偏要打擾半夜正在睡覺的父母,連 12 小時的時差都不記得。

什麼?你不知道這個廣告?來,自己去搜搜看,剛好檢驗一下你自己的能力。我給的信息絕對充足。

不懂沒關係,問我也沒關係,但是把我當成搜索引擎的萬能回覆機器人,我只能說你是剪牡丹喂牛——暴殄天物。

為什麼很多人會感覺,總也遇不到真正專業又資深的保險顧問。我告訴你們一個很殘酷的事實,這些人,大部分都在服務高端客戶,規劃的都是幾十萬上百萬的保費,談的也不是醫療怎麼賠,重疾哪個便宜這種基本保障。

怎麼辦,人窮就得多讀書。

很多基本的概念,隨手上網搜搜,大把的資料可以參考。為什麼自己不查?就倆原因,第一懶,第二根本不是在認真考慮保險這件事情,完全沒想付出精力。什麼都問別人,能不被忽悠嗎?

昨天有個讀者在後臺留言,要給爸爸媽媽選險種,雖然還是有很多概念不清楚,但明顯是做過功課的,這種溝通,就非常的有效率,有效果。

保險,不能做伸手黨。

第二類,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長期險短期險、返還型消費型、重疾險年金險……每一種產品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功能。你覺得沒用,要麼是不適合你,要麼是你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方面的需求。

但有些人說:「返還型的就是坑!」 「教育金千萬不要買!」這種言論關哥稱之為「懂個屁啊你就出來得瑟」。

買保險,本質是為了解決問題,然而人生很多事情沒有十全十美的解決方案。舉個最淺顯的例子:

你要乘船出海,去買救生艇。

你走進第一家店問,老闆,我要買個救生艇,船翻了能保我命的那種。

老闆說,你的船什麼噸量?去什麼海域?打魚還是潛水?去多久?這個救生艇啊,有一些使用條件,還有一些安全須知,來來來我教教你。

結果你聽得很煩,大手一揮,這麼麻煩,還不一定能保命,不要了!

然後你走進第二家店,問了同樣的問題。老闆說,沒問題,我這個救生艇是市面上最合算的!關鍵時候一定能保命!

於是你很高興,買了第二家的救生艇。

有時候你想要簡單的明確的答案,然而,該不該給你呢?

你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和我先幫你搞清楚你到底需要什麼。其實兩種都沒問題。就怕你自己其實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很多人就是利用了人民群眾這種心態,先旗幟鮮明地附和你,你想要什麼就承諾給你什麼,獲取你的信任,然後再悄悄的忽悠你。

這哪是保險的坑,這是銷售套路的坑好嗎?水深著呢。

還有一種,大家一聽賣保險的就下意識排斥,可是又有需求,好了,跳出來一個人跟你說,全天下的代理人都是騙子,我來給你推薦吧。

都是賣保險的,誰看不起誰呢。

買保險,你為什麼總被忽悠?


說來說去,行業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

買保險和買其他東西都一樣,擦亮自己的眼睛,做點功課,有個清醒的判斷,不要被小恩小惠和人情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