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3月10日,長安汽車旗下新車UNI-T在公開道路進行了一場L3級自動駕駛體驗直播,並且長安汽車掌門人朱華榮還親自出鏡擔當主播。

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雖然說這次L3級自動駕駛“含金量”受到了不少媒體的質疑,他們認為長安UNI-T的這次自動駕駛體驗算不上中國首個量產L3車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長安的這次秀已經拉開了2020年L3級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帷幕。

除了長安汽車之外,根據目前各大車企公佈的自動駕駛規劃和調研,2020年或是各大車企L3級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的元年。

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實際上,在L3甚至更高級的無人駕駛過程中,除了需要硬件的支持之外,還有一座大山是註定繞不過去的,它就是高精度地圖。甚至在自動駕駛領域有這樣一個說法:關注自動駕駛的進展,就看高精地圖的動態,因為他們才是加速自動駕駛汽車落地的幕後推手。

  • 高精地圖和傳統地圖有什麼不同?

高精度地圖,通俗來講就是精度更高、數據維度更多的電子地圖。精度更高體現在精確到釐米級別,數據維度更多體現在其包括了除道路信息之外的與交通相關的周圍靜態信息。

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不同於傳統的導航地圖,高精地圖除了對於車道、道路和周邊建築物的測量外,還需要能夠精確獲取到各類交通標誌以及地面的標誌線,包括車道線、車道中心線、車道屬性變化。此外還需要將道路的曲率、坡度、航向、橫坡等數學參數一併進行測量,這樣自動駕駛的汽車才可以對於什麼區域可以變道、什麼區域可以停車、什麼彎道可以高速過彎等作出一個明確的判斷。

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高精度地圖採集測繪數據的方式,全球主要有兩大技術路線。一種是通過自己的測繪車來採集數據(比如谷歌和HERE);另一種是利用已經在路上跑的汽車,把測繪任務“眾包”給它們,並通過雲技術上傳到中央數據庫,最終每一輛車都是地圖數據貢獻者(比如特斯拉的“車隊學習網絡”)。第二種方法相對來說成本叫低許多,並且它還彌補了由於測繪車數量不足,而造成的數據實時更新緩慢的缺點。

  • 高精地圖目前的競爭格局

對於國外來說,高精地圖的供應商被幾家寡頭壟斷,主要的玩家有Here和Waymo。其中Waymo的前身便是谷歌地圖,主要用於谷歌自己的無人駕駛項目。Here則來源於諾基亞,目前Here的地圖數據覆蓋200個國家,累計里程超過4600萬公里。無論是在北美大陸還是在歐洲市場,Here地圖都是導航功能車型的首選。

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對於國內市場來說,由於地圖行業涉及國家機密,政策壁壘將各類國外圖商擋於門外,為國內高精地圖企業創造了穩定發展的契機(禁止外資企業開展地圖採集工作;針對互聯網服務和信息服務業務,外資比例必須低於50%)。與此同時,國家越來越重視地圖產業的發展,制定嚴格的市場準入政策,對圖商資質進行審查,並將不符合資質的圖商踢出市場。

根據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2016年發佈的《關於加強自動駕駛地圖生產測試與應用管理的通知》: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屬於導航電子地圖的新型種類和重要組成部分,其數據採集、編輯加工和生產製作必須由具有導航電子地圖製作測繪資質的單位承擔。因此在我國,只有獲得導航電子地圖製作甲級資質的廠商,才能夠製作並且售賣高精度地圖,該項測繪資質成為含金量最高的甲級測繪資質之一。

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截止目前,共有四維圖新、高德、靈圖、長地萬方、凱立德、易圖通、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立得空間、騰訊大地通途、江蘇省測繪工程院、浙江省第一測繪院、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武漢光庭、滴圖科技、武漢中海庭、貴州寬凳、北京初速度、江蘇晶眾、江蘇智途、華為、順豐等21家單位獲得了這個資質。

  • 高精地圖實則BAT的新戰場

需要強調的是,高精地圖涉及的工作都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含量,尤其是採集數據處理方面,需要利用深度學習,把路燈、車道線、路牌、限速標誌等等數據自動化提取;數據採集和處理以及地圖的生產,都需要耗費巨大的資金,動輒數億甚至數十億元的投入。

所以放眼全局,覬覦這個賽道的絕非僅是初創公司,除了滴滴、京東、美團等掌握場景的小巨頭,以及地圖行業客戶的主機廠以外,老資格的一派當屬百度、高德、四維圖新三大公司。

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百度地圖不用說,細數高德地圖和四維圖新背後的資本我們就會發現,高精地圖實際上是互聯網巨頭BAT的另一個戰場。

三種當中最早涉足高精地圖的是百度,早在2013年,百度就開始了高精地圖的自研之路。當年百度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宣佈百度地圖手機版永久免費;另一件事是收購了老牌圖商長地萬方,啟動高精地圖的數據採集。

實際上,除了百度地圖具有互聯網性質之外,高德地圖與四維圖新等傳統圖商,在2009年之前的主營業務是給車企和互聯網企業提供車載電子導航地圖和PC端地圖,彼時的地圖圈和互聯網圈一度井水不犯河水。

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但是這短暫的寧靜被2013年百度地圖的“永久免費”打破了,在這個衝擊下,高德、四維圖新等一眾傳統圖商們呈現出哀鴻遍野的慘淡業績。一年後的2014年,阿里以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虧損嚴重的高德,同年,騰訊以超過1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四維圖新11.28%的股份。至此,對於2025年市場預估將達到 94億美元的高精地圖,BAT已經完成了搶先佈局。

  • 高德、百度完成“搶跑”

與導航地圖時代不同的是,高德率先打響高精地圖量產落地的第一槍。2016年8月,高德宣佈拿下第一張高精地圖商業化訂單,當時高德宣佈將為通用旗下搭載超級智能駕駛系統(Super CruiseTM)的凱迪拉克CT6 40T鉑金版車型提供高精地圖數據和後續的技術升級、雲端更新服務。

第二個宣佈獲得高精地圖量產訂單的是百度,2018年8月,百度宣佈與長城汽車達成合作協議,百度的高精地圖方案將在2020年下半年通過長城的WEY品牌落地。為了與高德的落地成果有所區分,百度在當時的新聞稿中特別標註,“是國內首個實現L3級自動駕駛高精地圖商業化量產的地圖提供商”。

然而世事難料,原本將在WEY品牌上落地的“國內首個實現L3級自動駕駛高精地圖”,卻被人搶先一步。今年3月4日,廣汽新能源官微發佈消息稱,Aion LX將成為全球首個搭載高精地圖並實現L3自動駕駛的可交付車型。3月10日,長安汽車緊接著進行了中國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

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者的背後有百度Apollo的身影。廣汽新能源Aion LX搭載的自動駕駛功能正是百度Apollo和廣汽新能源合作的最新成果;而長安L3自動駕駛體驗直播的背後,也離不開百度Apollo高精地圖的賦能。

雖然說,去年7月,四維圖新與寶馬中國共同宣佈雙方達成合作,四維圖新將為寶馬中國提供用於自動駕駛的高精度地圖服務。量產落地的時間是2021年(四維圖新還特別強調這是“國內第一個L3及以上自動駕駛地圖量產訂單”)。但是相比之下,四維圖新的速度似乎已經滯後於其他兩者。

沒有高精地圖自動駕駛都是“空中樓閣”,那麼國內圖商哪家強?

無論是傳統車載導航還是無人駕駛時代的高精地圖,都是整車不可獲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不管是OEM、零部件公司還是科技互聯網公司,都愈發認識到高精度地圖在自動駕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目前來看,絕大多數所謂的具備“L3自動駕駛高精地圖”的車企都是依託百度、高德這樣的高精地圖寡頭。

當然,除了與圖商開展合作外,部分主機廠已有了自己的佈局,比如吉利呼籲政府授予一部分車廠地圖測繪資質;上汽集團收購中海庭這樣的圖商。但是對於技術要求和工作量巨大的高精地圖來說,它並不是一家圖商或者幾家公司就能完成的大命題,而是需要行業內的各大玩家抱團一起來推動向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