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量基金:“新基建”上位,7大核心領域或存在投資機會?

近日,“新基建”成為熱門詞彙。與此相關的行業,如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因此受到投資者格外的聚焦和關注。與鋼筋混凝土築起的“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究竟新在哪裡?又意味著怎樣的投資機會呢?今天本文將對此進行簡單梳理。


長量基金:“新基建”上位,7大核心領域或存在投資機會?

頻頻被政策點名的“新基建”

自今年1月開始,新基建變開始頻頻被點名。通過對此簡單的梳理,我們便可以看出,“新基建”的背後其實是中國經濟順應結構優化、創新發展的一次系統性自我迭代。

長量基金:“新基建”上位,7大核心領域或存在投資機會?

“新基建”被提出有深刻現實原因。

短時期來看,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其在消費和出口方面,均可能對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衝擊。因此,為了熨平這種經濟的短期波動,需要藉助“新基建”的建設來為目前的經濟增添動力。

長量基金:“新基建”上位,7大核心領域或存在投資機會?

中長期來看,由於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等因素,過度依靠發展低端製造業的粗放式發展已經不可持續。為了順應時代變化,推進經濟的結構轉型,發展創新經濟。這就必然需要對支持創新經濟的各種基礎設施,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新基建”進行必要的投入。唯有如此,未來新經濟的潛能才能夠真正釋放。

“新基建”:7大核心領域或存機會

所謂新基建,是相對傳統基建的一種說法,其重心不再是工業時代的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鐵公基)等,而是信息化經濟的基礎設施。根據國常會的提法,新基建共有7個主要領域,分別是:1、5G基建;2、特高壓;3、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4、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大數據中心;6、人工智能;7、工業互聯網。

長量基金:“新基建”上位,7大核心領域或存在投資機會?

以上這些“新基建”領域,投資潛力巨大,且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據任澤平最新關於新基建的研究報告統計,以5G為例,未來5G網絡建設投資將達到1萬億以上,帶動的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將超過數萬億投資,更重要的,5G網絡建設將有助於培育繁榮互聯網經濟、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等新技術新產業,帶動十幾萬億產值的新經濟,為搶佔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奠定堅實的基礎設施。

這七大領域也是新基建的重點方向,這將會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投資熱點,未來也會蘊藏較大的機會。建議投資者可以積極進行關注。通過新基建不僅可以對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而且可以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促進相關行業的技術發展。在具體的基金投資方面,可以關注005224廣發中證基建指數,260112景順長城能源基建,001410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001071華安媒體互聯網等相關的基金產品。


風險提示:產品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應仔細閱讀基金產品的相關法律文件,瞭解產品風險和收益特徵。投資者應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本報告數據及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或經外部授權信息的分析和整理,長量發佈此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相關表述僅供參考,與長量立場無關,不代表任何確定性判斷,亦不構成長量的任何推薦或投資建議。長量不保證本網站相關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