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學生停課、八萬員工待業,疫情期間俞敏洪靠什麼拯救了新東方

百萬學生停課、八萬員工待業,疫情期間俞敏洪靠什麼拯救了新東方

  本文來源:騰訊深網(ID:qqshengwang)

  出品|深網·騰訊小滿工作室

  俞敏洪春節後“戒酒”了。

  2月初的一個晚上,心事重重的他喝完酒後產生了一種無力感。面對突發的疫情、面對新東方地面課堂全面停課、面對自己,俞敏洪感覺內心的堅強逐漸崩潰,一種想要放棄努力的感覺油然而生。俞敏洪知道,不能再讓這種感覺持續下去,現在不是軟弱的時候。俞敏洪做了個決定,疫情期間一個人獨處時不再喝酒了。

  2020年開局,病毒疫情給所有線下教培機構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新東方地面課堂上百萬寒假班的學生不能上課,如果新東方全部停課退費,新東方就只能關門大吉,七八萬老師員工的生計就成了問題。

  面對生死危機,作為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必須帶新東方員工走出困境。“解決危機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課堂搬到線上,讓願意的學生在家裡上課”,俞敏洪在日記裡寫道。但對於以地面課堂業務為主的新東方集團來說,將課堂搬到線上並非易事。

  此時,擺在俞敏洪眼前的有三大難題:一是新東方自主研發的在線系統能否承載百萬師生使用,二是新東方的老師大部分沒有在線授課經驗,三是家長和學生是不是願意在線上課。

  “從年前到2月13日的近20天的時間,新東方人幾乎一天都沒休息,把近百萬學生從地面轉移到線上上課。所有的老師都要熟悉在線教學系統,系統本身也要承受重大的壓力”,俞敏洪說。

  為了鼓勵大家的士氣,俞敏洪會跟所有員工一樣工作到深夜,並在工作群裡給系統及研發人員發微信紅包。

  被雪藏的“火種”

  看到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傳人”的消息後,朱宇第二天一大早給俞敏洪和新東方北京學校校長李亮分別發了一條微信,諮詢北京學校寒假班學生上課問題。

  2020年之前,新東方的線上業務主要分為兩條線,一是純在線教育平臺新東方在線,主要以大班直播課為主;二是深耕四五線城市的東方優播,以在線小班課為主。而新東方雲教室尚在研發實驗階段。

  朱宇是東方優播CEO,新東方北京學校中學業務本地部總監。他想採取線上小班的模式上寒假課。“當時集團內部還沒有做出統一的部署,但為了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我們1月22日就做了兩手準備。如果疫情得到合理控制,仍舊選擇線下方式行課;如果疫情繼續發展,將轉到線上行課”,朱宇對《深網》表示。

  1月23日,“新東方雲教室”的產品研發及運營維護團隊負責人施也有些“頭疼”。擺在他面前最棘手的難題是如何在7天內將系統的穩定承載量從5-10萬人提高到100萬人。

  隨著新東方全國學校全面停課,雲教室將承載新東方百萬寒假班學生線上上課。施也打個比方,“本來雲教室就只是一座5層樓的建築,它的地基、結構,材料設施都是按5層樓配置的,但是突然要在幾天之內,擴容改建成一座50層的建築”。

  要提高承載量,騰訊雲年前就預備了,資源充足,但涉及到擴容,需要有專門的技術團隊保證系統的穩定性。經過討論之後,雲教室產品研發及運營維護團隊、基礎運維團隊、ERP團隊立即組建了技術攻堅團隊。

  其中,雲教室產品研發及運營維護團隊負責對雲教室產品的每一個功能每一個細節進行持續迭代和優化,並對接全國學校和機構的所有直播需求,在最短時間內培訓用戶使用產品;基礎運維團隊負責調度全網流量和計算資源,不斷監測和優化系統,及時迅速完成擴容,保障大規模用戶湧入時系統能穩定運轉不崩盤;核心ERP團隊負責將線下複雜的課程體系數據、班級學員數據提前備好,確保用戶秒級登錄、獲取準確課表、順利進入線上課堂。

  經過兩天緊鑼密鼓的籌備,大年初一(1月25日)新東方全國學校在2020農曆新年的第一堂課上線。

  “當天SVC服務器擴容20臺,有2萬名新東方老師,40多萬學生同時上線”,新東方內部人員對《深網》表示。

  在此後的4天內,產品、技術、運營團隊所有成員都進入了24小時待命的工作狀態。2月1日,雲教室的用戶突破100萬。這座短短几日內強行突圍建成的50層大樓,在這一天走過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疫情將雲教室測試、升級、應用等規劃提前了兩到三年”,新東方內部人員對《深網》表示。如果沒有疫情,雲教室的研發或許還會在新東方內部有條不紊的進行,它作為新東方OMO(Online Merge Offline)發展戰略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要經過兩到三年反覆的試點、反饋、完善後才能正式轉正,應用到全國各地的學校教學中。

  誰也沒有想到,這款當初並沒有大量投入使用的直播教學平臺會在這種情景下,如此倉促的進入“戰場”。

  2018年下半年,新東方雲教室在公司內部正式立項。“在正式立項之前,公司內部對是否要自己開發一個類似雲教室的直播系統存在爭議,因為當時學校的地面教學還基本用不到線上課的班級系統,即使需要用也可以藉助第三方的系統,比如新東方自己投資的教學直播系統,但出於戰略考慮,最終俞老師等高管還是堅持新東方自己研發”,有新東方員工對《深網》透露。

  2018年末,新東方雲教室在比鄰外教進行試點,因為比鄰外教本身就是在線小班課,效果超出預期。2019年開始,雲教室開始在新東方天津學校等部分分校開始試點。“當時在全國其他分校試點主要是因為一些學校的課程由於排班困難、教室裝修等特殊情況沒法在實體課堂上課,暫時需要將班課搬到線上,但這也讓技術團隊收到了很多應用反饋,並逐一進行改進。這些都為此次線上轉型比較好的體驗打下了基礎”,施也對《深網》解釋。

  線下老師轉線上痛點之一是板書問題。老師們平時習慣在黑板上寫字,而線上教學都是用電腦上課,不少老師會外接手寫闆闆書,但寫字、畫圖仍感覺不夠順暢。“瞭解老師的需求後,我們快速研發了系統外接ipad來進行板書,ipad手寫效果相對更細膩、流暢,一定程度解決了老師線上上課板書的問題”,施也說。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月31日早上8:00多,本應該出現在望京桔子校區教室裡的趙老師在家裡桌子打開電腦。8:20時, 她這節課所帶的28個學生陸續進入自己所建立的線上教室。同學們先後用英文相互打過招呼後,8:30趙老師正式開啟了其教學生涯的第一次網上授課。

  “Where can you read books? ”提問後的趙老師點開“雲教室”中的魔法棒工具,並將一個魔法棒發給了一位學生,收到魔法棒的學生開始在屏幕上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圈出library。

百萬學生停課、八萬員工待業,疫情期間俞敏洪靠什麼拯救了新東方

  趙老師用“新東方雲教室”上課視頻截圖

  趙老師是新東方北京學校青少班的英語老師,“我們的課程原封不動從教室授課轉到了線上”,趙老師對《深網》表示。

  之所以說“原封不動”,是因為趙老師的這節課只是物理空間發生了變化,從之前的教室裡被搬到了“雲教室”。“老師還是原來的老師,學生還是原來班上那幾十張熟悉的面孔,上課的時間、內容及進度等都還是按照之前線下學校的進度來”,趙老師對《深網》說。

  為了這次線上課,趙老師及其所在的英語項目組成員1月22日就開始熟悉雲教室系統、與家長溝通、磨課。“準備的這7天中,每位老師都處於精神緊繃狀態”,趙老師說。

  據趙老師回憶,1月22日下午4點多,新東方北京學校中學和小學寒假班二三期的老師都收到了群通知,其中小學的老師需要提前熟悉新東方雲教室系統,中學的老師需要提前熟悉ClassIn系統,為北京新東方寒假班整體線上遷移做準備。

  “東方優播的在線小班課與線下教室上課情景較為貼近,上課系統我也非常熟悉,讓北京學校中學本地部學生用ClassIn系統上課也可以分擔雲教室的用戶承載量。除中學本地部學生外,北京學校小學業務及新東方其他校區的所有寒假班學生都轉移到了新東方雲教室系統行課”,東方優播CEO、北京學校中學業務本地部總監朱宇對《深網》表示。

  收到通知後,小學的所有老師除了下載新東方雲教室APP、檢查電腦、攝像頭、iPad(手寫板)等硬件設備外,還於當天17:00統一接受線上培訓雲教室系統的操作和使用規則。

  1月23日下午,北京新東方所有老師都收到正式通知:疫情期間,所有學生的寒假上課模式改為“新東方線上互動直播模式”,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進入了“戰備”狀態。

  “那段時間,我們每天郵寄的教材就有近萬份,看著順豐小哥都覺得挺辛苦的”,負責教務的張老師對《深網》表示。

  對於主講老師來說,除了熟悉線上教學系統外,正式開課前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自己所教的學生和家長溝通。“前期我們助教老師已經給所有的家長髮了寒假班遷移線上的通知,但為了能直接瞭解家長和學生真實的想法,1月30日當天,我又統一給班上孩子的家長在線上開了半個小時的家長會,解答家長們的各種問題和顧慮”,趙老師對《深網》表示。

  據趙老師介紹,經過溝通後,她所帶的6個班(每個班平均28個學生)中,只有個別家長不能接受線上課堂,申請退費。“退課的家長主要擔心孩子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還有一個學生的家長退課是因為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那位家長在家裡都不讓孩子接觸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趙老師說。

  家長和學生同意寒假課程往線上遷移只是第一步,如何保證線上課程的效果,才是授課老師、家長、學生最關心的問題。據趙老師介紹,新東方小學業務分為幼少班(一、二年級)和青少班(三至六年級)。因為孩子年齡小,為了提高孩子上課時的積極性和注意力,在線下教室上課時,老師們會在課堂設置一些互動小遊戲。

  “現在所有課程需要平移到線上,為了保證線上學習效果,小學英語項目組所有老師在開課前一週連續加班,把之前準備的教案、PPT等都推倒重來以滿足線上教學的需求,每天在線上磨課到大半夜。為了增加上課的趣味性,一位老師特意買來了木偶道具、墨鏡等來活躍課堂氣氛”,趙老師說。

  幾周課下來,趙老師發現她班級的孩子比教室上課更活躍,課上互動及答題的積極性更高了。“為了得到更多的小星星,在課程結束時登上頒獎臺,課上所有的孩子都會積極的跟著我的課程和思路走”,趙老師說。

百萬學生停課、八萬員工待業,疫情期間俞敏洪靠什麼拯救了新東方

  每節課結束,新東方雲教室系統會根據學生所得星星的多少設置頒獎臺

  一位北京學校小學業務的教務老師介紹,除了正課外,學校還給小學春季班的學生免費增加了“收心課”和“公益課”,其中公益課主要為孩子同步複習公校的課程,為期四周。“公益課和收心課都是大班課,一個班有150多位學生”,趙老師補充說。

  趙老師及學生上課形式的遷移只是新東方全國87所分校寒假上課的一個縮影。整個寒假,新東方100多萬寒假班的學生都轉到了線上,整體退課率控制在了 3% 左右。

  意料之外的收穫

  目前,北京新東方的春季班已陸續開課。上課時,中學數學部的修老師發現寒假班退課的兩位學生又重現出現在自己的線上教室裡。下課後,那兩位學生跟修老師反饋,父母當初給自己退了寒假班,是對線上教學效果及自己自律性存疑,本想等疫情過去後,再報名線下的春季班。但沒想到因為疫情春季班還在線上,於是家長就給自己報名了修老師的線上春季班。

  “幾節課下來,發現線上課堂和線下教室上課沒啥大區別,反而是線上課堂經常被您點名回答問題”,一位復課的學生跟修老師反饋。

  據修老師反饋,將線下教室平移到線上課堂後,自己提問學生的機會確實更多了。“之前線下上課,為了節省時間,每節課會有一半的學生被提問到。現在線上上課後,一節課30個學生我可以隨機提問,只要把學生的頭像拖下來就行,還可以防止學生上課開小差”。

百萬學生停課、八萬員工待業,疫情期間俞敏洪靠什麼拯救了新東方

  左側為修老師上課視頻截圖,右下側為課後修老師單獨為學生開小教室答疑

  為了確保學習效果,正課之外的時間,作為授課教師的修老師會和有疑問的學生在線上開通一對一的線上小教室,針對性的1對1解答。“一對一的小教室,學生都可以自己申請開通,不用向教務老師彙報,每次15分鐘”,修老師解釋。

  春季班正式開課之前,修老師向教務老師又額外申請了週二和週三晚上1個半小時的免費複習和答疑時間,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自願參與。“週二晚上帶初一的學生,週三帶初二學生”,修老師說。

  疫情過後,還會堅持週二和週三的額外線上課堂嗎?對於《深網》的疑問,修老師說,“疫情過後,春季班的正課肯定還是會迴歸線下,但週二、週三的線上課堂還會延續。這類線上教室我一共申請了15周,一直會持續到6月14日春季班結束”。

  “線下教培機構週末正常上課,週中利用直播系統線上上課、做題和答疑,這是OMO模式在教培領域最直觀的體現”,某在線教育公司高管對《深網》表示。

  修老師說自己選擇週二、週三額外建立線上課堂只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至於這種模式是否會在北京新東方學校乃至整個集團擴展開來,修老師並不確定。

  對此,一位新東方高管對《深網》透露,未來整個疫情結束後,新東方肯定會總體往OMO方向轉變。在未來,會有更多的線下老師會在週中通過雲教室給學生提供課前和課後的答疑等服務,OMO模式在未來會成為新東方業務的常態,地面課程可以解決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信任問題,線上課程則保證時間的靈活性。

  新東方集團OMO模式中的線上課程未來或全部都由新東方自主研發的雲教室承載,同為在線小班課的東方優播會不會逐漸棄用現在的系統,改用新東方雲教室?對於《深網》的疑問,朱宇表示,“目前來看,東方優播還會繼續用現在的系統,因為新東方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公司,既要有自己研發的直播系統,又能與更多的技術公司合作,開放性的競爭會讓雲教室的迭代動力更強”。

百萬學生停課、八萬員工待業,疫情期間俞敏洪靠什麼拯救了新東方

  線上業務變局

  “現在增加了新東方雲教室系統,新東方的線上業務是三條線同時作戰”,俞敏洪表示。依託雲教室系統,新東方OMO模式在未來跑通後,“新東方系”的在線業務將迎來變局。

  不僅是新東方,這次疫情給所有線下教培機構按了線上佈局的快進鍵,包括精銳、中公等在內的眾多線下培訓機構都在探索如何將課程轉到線上。而在班型的探索上,不少機構都在嘗試在線小班課。

  “僅大年三十這一天就有近一千家機構進行註冊,而其中大多選擇的都是直接轉型在線小班”,在線直播解決方案提供商翼鷗教育創始人宋軍波介紹。

  截至目前,國內在線教育培訓市場主要有大班雙師模式、在線小班模式及在線一對一模式。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雙師大班模式是 K12 線上課外培訓市場中最主流的方式,佔市場規模的一半以上,學而思網校、作業幫、猿輔導、新東方在線、跟誰學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教育機構都以大班雙師模式為主。

  “大班雙師課可以提高名師的覆蓋效率,但不容忽視的是,不少雙師大班的招生過度依賴頭部名師,這不是個好苗頭,因為名師有另起爐灶的風險。此外,大班雙師課要形成規模和氣候需要資本的加持,所以對於本土化的教培機構來說,在線小班模式更適合低線城市的中小教培機構”,一位在線教育公司高管對《深網》表示。

  “經過這一波事件後會有更多學生適應和習慣線上小班模式,所以未來還會有很多公司持續保持一定體量的線上小班業務”,朱宇對《深網》表示。小班課業務的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在線教育三大班課形態的市場規模比例。

  “線上小班課並非萬能藥,中小教培機構線下轉線上一定要符合商業規律,量力而行。如果沒有充分的實力不要對線上引流給予很大的希望。從長遠看,只有保證課程內容的針對性、課程內容信息傳達的有效性、學生課後能夠複習和強化,才能帶動轉型線上的效果”,朱宇補充說。

  對於這場疫情帶來的考驗,“新東方在這個過程中間完成了一個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使命)的事情。真的體現了新東方最初的口號: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俞敏洪如此價這場all in線上的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