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有哪些核心科技?

觀成哥哥


很榮幸回答此題:

說到格力這個品牌,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個廣告詞“我更喜歡,好空調,格力造”。暫且不說核心技術,其營銷手法真的是一絕。有那麼一句話就足以說明其厲害(董明珠是搞營銷的,卻搞起了技術創新的格力。雷軍是搞技術的,卻搞起了營銷策略的小米。)。


那麼格力究竟有哪些核心技術呢?

格力確實掌握了核心科技,廣告是廣告,核心科技確實也掌握了,並且是世界領先水平,格力雙槓三級壓縮機實現了零下35℃-零上54℃之間寬範圍運行,並且技術是國際獨創,全球能做到這個水平的只有格力。不僅僅這些,還是全球第三個可以製造核空調的廠商。


不僅僅在空調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電機領域也是。國內只有格力能造全系列的磁懸浮離心機,國產品牌空調中格力空調是可靠性最高的。全世界中格力的光伏空調是最先進的,三缸變頻變容壓縮機是同類型低溫制熱不衰減效果最好的。

另外格力家用空調噪音最低可以在40分貝左右,非常安靜,這點值得表揚,屬於一流水平,松下大金也不過這樣。


還有一個就是外型設計,也就是外殼,這裡面還包括了一些掃風方式的創新等等,因為這一塊在家用空調裡,格力的投入比例是最多的,但內裡的部件基本一樣,所以算是換湯不換藥,而外殼這部份看的主要是產品設計和模具開發的功力,可以說在行業裡和中國裡算是不錯的水平,但和行業頂業水平還是有相當的距離,然而這一塊基於上述的惡性循環的原因也是越走越差了,很多設計根本不附合量產條件。

總的來說,格力掌握了的科技別人沒有,但格力掌握的科技並不比別人優秀。


鬱金香G


我們都知道,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好空調格力造的宣傳標語簡直深入人心,那麼問題來了,格力究竟掌握了哪些核心技術呢?

格力往來都是以中國造自居,把格力塑造成民族英雄般的形象,這點與華為和當初的聯想如出一轍。當然不可否認格力、華為、聯想都有其核心技術,聯想的漢卡,華為的通信,格力的無風製冷都是其較為領先的技術,但是並非獨一無二的。具體有以下幾點:

1、格力“智能化霜”技術:第十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行業內唯一獲得中國專利獎優秀獎的技術。格力電器“智能化霜”技術解決了眾多世界級難題,大大提高了空調的舒適性,使制熱效果比傳統空調提高了30%。

2、壓縮機、電機和冷凝機:這三大部分格力幾乎都是自產自足的,旗下的全資公司凌達產壓縮機,旗下全資公司凱邦產電機,格力自己的一個廠生產冷凝機。

3、近十年格力的生產自動化提高了很多,在國內可以說是一流的自動化,在珠海的總部,建成了全自動化的廠房。其中最核心的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和智能物流倉儲等等都是格力自主研發的。特別是數控機床,董明珠在位的這幾年最大的貢獻應該就是數控機床。

所以說,格力是有自給自足的一套生產系統,並且擁有數控機床這種核心技術的。格力掌握核心科技還是有底氣的。


泰瑞聊科技


最近格力成為新聞焦點,最要就是舉報了奧克斯質量跟能耗問題。

就很多人疑問,天天說格力掌握核心技術,但有哪些?

格力三大品牌 格力 TOSOT 晶弘。

旗下的子公司很多,凌達壓縮機,凱邦電機,新元電子,格力精密模具,格力智能裝備專門研發生產機械手,等等,可以看出格力有自己的一套很完善的產業鏈。



格力還有很龐大的研發體系,分別,製冷研究院,機電研究院,家電研究院,智能裝備研究院,新能源環境研究院,還有52個研究所,727個先進實驗室等等。

最核心技術,大型中央空調,智能裝備這部分。


家用空調,技術含量較少格力擁有一套從壓縮機,電機產業鏈,製造工藝的提升就等於核心技術的提升。所以格力敢十年包換,壞了不修直接換。

格力擁有8間黑燈工廠,直接不用開燈,全智能無人流水線生產。

所以說格力還是配得起它這個口號的,格力掌握核心技術。


蝦丸遊戲解說


據格力官方介紹,格力擁有約9萬名員工,其中有約1.2萬名研究人員,有14個研究院,分別是:製冷技術、機電技術、家電技術、新能源環境技術、健康技術、通信技術、智能裝備技術、機器人、數控機床、物聯網、裝備動力技術、電機系統技術、洗滌技術、冷凍冷藏技術等研究院。共有94個研究所、929個實驗室、2個院士工作站(電機與控制、建築節能),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各1個,同時成為國家通報諮詢中心研究評議基地。坦率講,格力在技術研發上還是下了點功夫的,沒有可靠的技術支撐和穩定的質量保證格力不可能在早期競爭中擠掉當時的霸主春蘭、華寶等品牌並長時間和其他品牌取得巨大的市場優勢。很多人講格力靠營銷取得的成就,但是僅靠營銷不足以維持那麼長時間的優勢。

數據統計,格力目前申請國內專利51664項,其中發明專利24116項,國際專利1706項,在201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排行榜中,格力電器排名全國第六,家電行業第一。現擁有24項“國際領先”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中國專利獎金獎4項。這些研發成果既有用到了現在的商品中的技術,也有對未來空調行業發展的技術研究。這和其他頭部玩家美的海爾(空調領域)形成了一定差距,更別說那些二線品牌了。

其實真正讓格力打出掌握核心科技的廣告是在格力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之後,這個廣告打的好,並且深入人心了。那麼格力所獲得的國家科技進步獎到底是什麼呢?2011年度的“變頻空調關鍵技術的研究及應用”、2013年度的“夏熱冬冷地區建築冷熱溼一體化高效處理技術與裝備”、2014年度的“基於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主創新工程體系建設”,四年內,格力電器連續三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所謂變頻空調的關鍵技術應用及研究是國務院頒發的,具有一定含金量,格力宣稱格力“變頻空調關鍵技術的研究及運用”項目有四個創新點,分別是自動轉矩控制技術、軟件全程功率因數校正技術、單芯片集成模塊、自制變頻壓縮機,1赫茲低頻穩定運行是自動轉矩控制技術所達到的空調運轉的最佳狀, 其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超高效定頻壓縮機、1赫茲低頻技術等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這類技術可以理解為類似於手機的系統優化技術,是臺空調都需要壓縮機、冷凝器等硬件,但是如果你去探究就會發現,各個品牌的壓縮機什麼的都用的差不多,但是電路板卻各個品牌不一樣,就和手機一樣,現在的手機早已不是靠硬件的堆砌,同樣像素的攝像頭不同品牌的效果最終還是有差別。空調也一樣,應該接受這個事實。

當然,任何技術都無法完美,比如格力為了追求高效率使用R29冷媒,而多數廠家包括三菱電機等合資廠商都還在用R410a冷媒,格力用的冷媒相當於410a冷媒的1.4-1.6倍效率,但是有一個弱點就是易爆,對安裝工要求很高,同時對安裝環境也有要求,所以格力很多款空調都貼有防火防爆標誌,並且也確實出過事。

總之,空調行業技術已經成熟,各個廠家有技術差距,但不是很大,你家某方面比較優秀,可能另一家其他方面又比你優秀。就是這樣。


繡鐵的秀


由格力電器自主研發的、填補了國內空調行業空白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三大核心科技日前在北京發佈。格力自主研發的“新一代G10低頻控制技術”、“高效離心式冷水機組”和“新型超高效定速壓縮機”這三項核心技術,分別被格力應用在變頻空調、中央空調和定頻空調領域。這代表著中國製造業在新一輪的競爭當中佔據了制高點。格力給我們展現了一條不同的道路。雖然這家全球最大的空調巨頭已經擁有中國空調領域最多的研發人員、實驗室和專利技術,但其在研發方面,仍然繼續大量的投入,尤其是基礎和核心科技領域。據瞭解,目前格力已累積專利技術3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300多項,開發產品品種規格則超過7000款,在同行業中遠遠領先。不僅如此,其在最近三年內的科技轉化成果越來越快,對核心科技的突破也越來越多。三年裡,格力電器取得的技術專利多達1431項,相繼攻克熱回收數碼多聯、超低溫數碼多聯、離心式冷水機等纏繞空調業多年的技術難題,其中超高效離心式冷水機組、低頻轉矩控制技術等多項技術被國家權威部門鑑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梅蘭竹菊之小梅梅


家裡的空調和電器大都是格力,比較喜歡這個牌子。


目前,公司獲批建設“空調設備及系統運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國家節能環保製冷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等2個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製冷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究院、通信技術研究院等7個研究院、52個研究所、632個先進實驗室,開發出超低溫數碼多聯機組、高效離心式冷水機組、1赫茲低頻控制技術、變頻空調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超高效定速壓縮機、R290環保冷媒空調、多功能地暖戶式中央空調、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無稀土磁阻變頻壓縮機、雙級變頻壓縮機、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系統、磁懸浮變頻離心式製冷壓縮機及冷水機組、高效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冰蓄冷雙工況機組共13項“國際領先”級技術,累計申請專利22597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8310項,生產出20個大類、400個系列、12700多種規格的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超過3億。


2005年至今,格力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11年領跑全球,2006年榮獲“世界名牌”稱號。

相片故事


感謝閱讀!


格力廣告語:“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是真的還是吹牛噓頭?很多人也不瞭解。其實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現在就簡單說一下,在空調領域,格力算是自主研發比較高的企業了,確實掌握了很多核心科技,下面具體說說。

1.自主生產空調三大件,防止被卡脖子。

汽車有三大件,空調也是有三大件的,分別是電機、冷凝機、壓縮機。很多空調廠商基本這三大件都是購買別家來組裝的,而格力基本都是自產的,只有少數壓縮機購買的別的廠家。其旗下的三個子公司凱邦、凌達、和一個工廠分別負責生產電機、壓縮機、冷凝機,做到了三大件幾乎“自己自足”,別人無法突然卡脖子。


2.自研關鍵性製造設備,提高生產技術。

製造業需要高效率的生產產品,因此工廠的製造設備非常關鍵。很多空調企業的關鍵性製造設備差不多都是購買別家的,格力則很多都是自研的。比如數控機床、智能化物流倉儲、工業機器人等。格力能做到研發關鍵性製造設備,大大提高了空調的生產效率和質量。特別是格力自研的數控機床,科技含量非常高,這就是實打實的掌握核心科技。


3.行業內領先的一些核心技術

1)“智能化霜技術”

格力自研的“智能化霜技術”讓制熱效率比傳統空調提高了30%,還大大提高了空調的舒適性,為用戶節省了電費。這個技術是世界先進的,還獲得了業內唯一的“中國專利優秀獎”

2)新型高效離心機技術

這個技術比國家一級能效標準還節能40%以上,能效比更是高達9.18(COP)。並且該技術世界領先,國際上也沒有。


3)GPd直流變頻技術

GPd直流變頻技術能很容易達到國家一級節能能效比標準。

可以看出格力在業內還是有很多自研領先的核心技術,很多還填補了國際上的空白,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不是吹牛的。

4.格力每年有很多核心專利,其中可授權專利也非常多。

就拿2018年來說,專利申請完成13686項,可授權專利達到1834項,所以格力還真不是組裝廠,而是掌握了核心專利的。

格力有1.2萬名研發人員,幾個國家級研發中心,900多個實驗室、14個研究所,甚至還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工作站。可見,格力擁有的科研實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科研體系,來維護自己掌握核心科技。


最後總結:這篇文章只是簡單敘述格力擁有的核心科技能力,其實還有很多沒寫到,不過管中窺豹,格力的卻是一家掌握核心科技的中國企業。中國需要這種自主研發實力強悍的公司,才能走向世界,不會被外國欺負卡脖子。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原創不易,順便不要忘了關注和點贊哦。

解悟科技諸葛慕


格力智能化霜技術、自動滑板門技術、G10變頻技術、新型超高定速成壓縮機、高效離心式冷水機組、-25度超低溫制熱技術、……

不過據說這些技術大部分都是大金提供的,不知真假。

格力電器在科研投入方面不設上限,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格力電器以消費者的需求為標準,在研發上追求極致,厚積薄發。公司累計申請技術專利35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5000餘項,2017年共完成發明專利申請4182件,授權發明專利1273件,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列全國第七。公司擁有19項“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其中,2017年新增“分佈式送風技術在熱泵空調上的研究及應用”、“基於大小容積切換壓縮機技術的高效多聯機”、“面向多聯機的CAN+通訊技術研究及應用”、“格力車用尿素智能機”4項國際領先技術。公司累計獲得國家級獎勵、省級獎勵、行業獎勵17項。2017年,“空氣源熱泵空調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三缸變容積比的研究及應用”獲得“中國製冷學會科技獎特等獎”,“空氣源熱泵採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獲得“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獎一等獎”,“自主創新發展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成果”獲得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授予的“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一等獎。

這累計的3萬5千項專利,和1萬5千項發明專利,表明格力掌握科技,至於是不是核心的,就不太好說了。而令人驚歎的是,2017年一年內,共完成發明專利申請4182件,授權發明專利1273件。這不是厚積厚發,就是某個專家講過的,中國申請的專利數很多,但大多不是核心項目,可能幾千項專利都不如人家一項。這話聽起來刻薄,但是卻中要害。要是一家企業能用專利來授權收錢了,我說,這專利就核心了。

而無獨有偶,在去年2018年年底在廣東省召開的改開40週年紀念大會上,格力前董事長朱江洪說了一句話,不是罔顧事實,就是扯破了格力的遮羞布。他說,企業應該靠科技,而不是靠營銷。這話是打臉董明珠的,也是往格力的那句廣告語: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上潑墨的。

格力是否掌握核心科技,我的認知很簡單,在中國大陸,有很多的科研是自娛自樂的。他們申請一筆科研資金,做完一個實驗,寫出一篇或者幾篇文章,然後科研成果評比。而像格力這樣規模的公司,每年有國家的一些研究基金注入是很正常的。但是再好的專利,我看它有在公報中提到了權利金收入了沒,它有沒有在自家掌握的核心科技產品上購買日本壓縮機。據我知道格力的中央空調一直是購買日本壓縮機的。


天山論見


很遺憾,沒有。

為什麼這麼說?從董明珠和雷軍的1億賭局說起。那時候,格力給大家的感覺是掌握核心技術,製造創新能力領先。小米是互聯網營銷厲害,沒有技術研發能力。其實錯了!


董明珠恰恰是營銷出身,格力的很多銷售模式都是董首創。經銷商和渠道對於格力至關重要。而雷軍才是真正產品出身。而這兩年的小米手機黑科技也印證了這一點。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以為格力技術領先呢?答案很簡單:道德綁架和虛假宣傳。


道德綁架就是以中國造自居,把格力塑造成民族英雄般的形象。格力空調全系列全國產化了嗎?各項指標全球領先了嗎?沒人敢公佈全面數據。

虛假宣傳是空調、冰箱等家電行業的通病。我們常看到類似的:比傳統空調省電30%,什麼叫傳統空調?沒有一個數據標準。更何況,各行各業都在進步,這是必然規律。但是這些卻被行業裡拿出來大書特書。其實,格力也好,美的也好,海爾也好,產品都差不多。最終比拼的是成本控制、渠道優化和售後服務。


在我看來,空調行業的技術突破應該跳出固有思維,往智能化發展。但是傳統的工業思維的企業很難真正轉變過來(不是去照搬概念)。

所以說,空調行業碰到行業天花板也是必然的了。


愛讀Ido科技


公司獲批建設“空調設備及系統運行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國家節能環保製冷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等2個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製冷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究院、通信技術研究院、機器人研究院、數控機床研究院等9個研究院、1個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52個研究所、727個先進實驗室、10000多名科研人員,共16項“國際領先”級技術,公司累計申請專利31633項,獲得授權專利18912項。生產出20個大類、400個系列、12700多種規格的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超過3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