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重病 村民發起水滴籌

村支書重病 村民發起水滴籌

張文波工作照

文·攝/劉峰 郭樹雙 全媒體記者 宋一楓

村黨總支書記身患重病,村民紛紛發來微信紅包,村支書拒收後,村民又主動為其在手機上發起水滴籌;身插掛袋膽管,在病床上還不忘與村委會班子成員研究部署全村貧困戶泥草房改造事宜;感念村黨總支書記克己奉公、一心為民,村民自發送來了“辦實事一言九鼎,路燈明點亮民心”“風清氣正楷模書記,心繫百姓廉潔村官”兩面錦旗……

走進北林區東富鎮腰房村,提起黨總支書記張文波,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說:“他,是我們的好書記!”

足跡踏遍村裡的角角落落

張文波今年49歲,是土生土長的腰房村人,他深愛著養育了他的這片黑土地,先後擔任過村治保主任、民兵連長、團支部書記、組織委員、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村黨總支書記等職務。群眾事,無小事;排障礙,不畏難。每到一個崗位,他都滿腔熱情,盡職盡責,真心真意為村民排憂解難。

1989年,家境貧寒的張文波通過考試,成為腰房村治安聯防隊員。從此,他的青春夢想就刻滿了腰房村的印記。

任村治保主任時,他先後抓獲3名通緝犯,破獲1起搶劫火車物資案,救下1名欲上吊自殺村民,成功打掉一個詐騙團伙,為百姓挽回幾千元經濟損失。任團書記時,他組織和帶領團員修建了一條“青年路”,多次舉辦慰問軍屬、扶貧幫困活動。

2002年,張文波出任完達山哈爾濱乳品有限公司腰房分廠廠長。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分廠由一無所有的空廠,發展成600多頭牛、每天出產五六噸鮮奶的養殖小區,張文波榮獲優秀站長稱號。

腰房村盛產馬鈴薯,2009年,時任民兵連長的張文波主動作為,引領村民種植馬鈴薯,率先成立了腰房村“金土豆”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先後引進推廣早大白、303、尤金(885)、荷蘭系列等新品種。跑遼寧、闖山東、赴吉林,為找銷路,他率合作社成員跑遍了幾十個城市和幾百個銷售點,建起了一張龐大的訂單銷售網,合作社年收入達到130萬元,入社百姓年均增收1.5萬元。

2015年開始,張文波任村黨支部副書記,主持工作。腰房村位於城鄉接合部,環境衛生髒、亂、差由來已久。他成立了專職垃圾清理隊,當年就清運出多年沉積的垃圾50萬立方米。他又組織在村裡種植丁香、金錢榆8000棵,花苗6萬株,植樹造林2萬棵,安裝路燈191盞。全村主路及4條出村路全部實現亮化,百姓終於擺脫了多年摸黑行路的難題,腰房村實現了美化、香化、亮化。

腰房村村級辦公場所年久失修、破舊不堪,張文波多方籌措資金,花費21萬餘元,村委會煥然一新。成立了一站式辦事大廳,統一設置民政、計生等便民服務窗口,方便百姓辦事,解決了百姓辦事難問題。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張文波多次召開群眾、兩委成員、村民代表大會,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精準識別精準扶貧戶46戶101人,未因精準扶貧工作發生一例上訪事件。先後為貧困戶新建安全住房16座、維修住房10戶。為讓貧困戶早日實現脫貧“摘帽”,2017年,張文波發動村裡的成功企業、優秀個人、種地大戶等成立了精準扶貧互助會,成立當天就募集扶貧資金8.6萬餘元,張文波本人也捐助5000元。建檔立卡貧困戶趙學生患有尿毒症,媳婦要鬧離婚,張文波反覆說和調解,並多方協調危房改造資金,為趙學生翻建了房屋。張文波全程參與督工建造,超出資金部分全部由村委會承擔。同時,還通過扶貧聯合體、光伏、產業扶貧等多種形式,助其脫貧解困。現在趙學生對戰勝病魔、脫貧致富重新樹立了信心,他的妻子也表示要夫妻同心、共渡難關。

31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張文波初心未改,始終與腰房村百姓心手相牽,在他的追夢路上堅定前行。

為村中事務加班加點

去年6月15日,張文波被任命為腰房村黨總支書記。春耕秋收、精準脫貧、防汛抗洪、秸稈禁燒、糾紛調解、河湖治理、美麗鄉村建設……使命在肩,他就像一個旋轉的陀螺,每日加班加點地為村中事務忙個不停。

鐵打的漢子也有累的時候。去年冬,連續堅守一個多月秸稈禁燒工作後,張文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憊。實在堅持不住了,才在村幹部強烈要求下去醫院體檢,誰知竟被查出患上了肝癌,已是中晚期。

妻子邢忠娟前些年患有胃癌,發現及時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現在自己又患上了肝癌,真如晴天霹靂,讓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病情發展很快,張文波先後在哈爾濱、上海等地進行了8次手術。為治病,張文波夫婦賣了房子和車子,還欠下了20餘萬元的外債。

即使病魔纏身,張文波心裡仍牽掛著腰房的村民和村務。這種病怕累,要多休息,主治醫生多次勸說他住院治療,可他怕自己時日無多,在膽汁外流、體外掛袋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工作。今年初,張文波通過協調爭取到全區第一個改水項目,從打井、過管到安裝,全部免費,並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決定自2020年起不收水費,所有費用由村集體承擔。為保證自來水改造質量,張文波多次拖著病體來到改造現場,進行查看指揮,站累了就坐會,然後繼續指揮現場工作。

為了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張文波今年帶病推進“清化收”工作,加大村級集體資產資源清查力度。原來閒置的5萬平方米二手車市場以公開招標的形式發包出去,租金為每年30萬元。原來相對租金較低的草原發包費用提高到了每年27萬元,腰房村集體一下子有了每年57萬元的穩定收入。

如何有效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增強黨員幹部在群眾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一直是他的“心病”。今年北林區委大力推進基層黨建“鑄魂、健骨、強基”工程,加大基層黨建支持力度,他帶病從上海趕回來,主持建設了3000平方米的黨建主題村民廣場。他積極對上爭取了健身路徑和音響等設備,並發動各方面力量,尋來多塊百年以上的老磨盤、老碾盤、石磙、城門柱、石碑、石條、石鼓、石錘等懷舊石器,進行有序安置,讓記憶深處的老時光在這裡緩緩流淌。同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入黨誓詞”等多塊醒目的黨建石刻,又為廣場營造出積極向上的莊重氛圍。功能齊備的廣場一建成,就成了全村人氣最旺的場所,農閒時200多人聚集在這裡休閒健身、扭秧歌跳舞,原有村民陋習一掃而空,村容民風煥然一新,黨群關係也更加和諧密切了。

9月29日至30日,全市基層黨建工作現場推進會議在北林區召開,腰房村作為重點觀摩的典型,張文波在身插掛袋膽管的情況下,堅持進行現場解說。腰房村的優秀黨建成果,贏得了與會人員的高度認可,張文波的典型事蹟及良好口碑,更是讓大家交口稱讚。

延續生命只為再多幹點實事

“任期內不以村集體名義辦任何企業;不以村集體名義做任何形式的投資入股;不搞任何形式的大額投資;不外賣腰房村現有的任何資產資源;凡是有大額資金入賬,必須通過鎮經管站,在銀行間完成,村集體積累所得利息全部用於民生事業。”為避免盲目投資,給村集體財產和百姓利益造成損失,張文波向全體村民做出了鄭重承諾。

瞭解張文波的人,都知道他是村裡的“守財奴”和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一門心思增加村集體積累。從不亂花一分錢,從不公款吃喝,從未在村裡報銷過油票子和手機費,張文波以身作則,克己奉公,幹部村民交口稱讚。

村支書重病 村民發起水滴籌

村民為張文波送來兩面錦旗

患病後,一些計劃中的工作進展受到影響,張文波非常著急,病情稍一轉好,他就像患病前那樣瘋狂工作。為解決歷史上遺留的“新村”徵地產生的債務問題、2000年建大市場借村民28本房照未還的問題,及市執法局佔用百姓耕地過管補償問題,他多次在市、區、鎮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之間往返奔波,協調關係。他說這三大問題是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關係到黨在百姓心中形象的問題,臨死前必須給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經過不懈努力,這些問題現已達成初步意見,均有望在今年底前得到圓滿解決。

為配合掃黑除惡工作,張文波率領村幹部實名舉報作惡多年、禍亂一方的村霸馬XX,馬XX懷恨在心,蓄意報復。今年6月18日,馬XX突然持刀闖進村委會,二話不說,對正在辦公的張文波亂砍亂刺,致使張文波身體多處受傷。馬XX被以涉嫌殺人未遂、致人重傷、尋釁滋事等罪行收押待審。掃除了村霸,村民無不拍手稱快。

31年來,在張文波的參與和帶領下,腰房村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村級產業發展,從百姓日常生活到村容村貌,無不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集體經濟積累到3000餘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萬元。

張文波並未就此滿足,他還有很多願望和夢想。“如果老天能再給我一年時間,我想再建一個村級文體活動場所,將現有的村委會再向西拓寬,一樓放置跑步機等健身器材,二樓作為文化休閒室,房屋前面建羽毛球場和籃球場……”

張文波生性樂觀,看淡生死,只想多為村民謀取更多的福利,為村裡留下更多的積累。為實現心中許多未盡的夢想,他與時間賽跑,只爭朝夕地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他的病情牽動著廣大幹部群眾的心,許多村民通過微信給張文波發來愛心紅包,張文波一概拒收,並謝絕了鎮政府的捐助。村民劉玉闊和幾位村民情急之下,在手機上為張文波發起了水滴籌,現已籌集愛心錢款兩萬餘元。

東富鎮黨委書記李景民說,張文波工作不打折扣不縮水,急難險重的任務從來都作表率走在前,工作能力在全鎮村黨總支書記中首屈一指。

村黨總支副書記杜鳳林說,張文波多才多藝,喜詩詞,愛朗誦,有思想,勇擔當。前段時間,在全省第二屆社區藝術節“美麗家園·幸福生活”朗誦比賽中,他朗誦的《岳陽樓記》獲得了全省三等獎。在他的影響和帶領下,我們班子非常團結,戰鬥力凝聚力空前提高。

50歲的村民張學是腰房村廣場舞的組織者和發起人,他說,我們村裡的環境好了,現在的日子好了,老百姓的精氣神也變了,這都要感謝張文波,他是我們的好書記,我們都盼望他早日好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