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传奇国度。

自三皇五帝到宋元明清,这期间虽历经战乱分割和朝代更迭,中国却凭着智慧依然柔韧而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依然孕育和保持着数千年不变的文明。

从诗经辞赋到明清小说,这些经典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炎黄精神尚在,孔孟思想犹存,都化作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引领华夏子女奋斗新时代。

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宋代以前我们一直是世界强国,南宋虽然军力较弱,但是GDP还是占全国世界的50%以上。

可是,原本一个万国来朝的先进文明为何衰落?鸦片战争以来为何我们屡受侵害?如此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现代社会的贡献在哪里?为何我们会落后于历史短暂的欧美?

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孩子教育需要摆脱历史桎梏迈向现代化


教育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无疑是一重要因素。

我们曾经有世界上最公平最有效的教育系统与人才选拔机制:科举考试制度。科举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是千百年以来读书人受教育的几乎唯一目的。

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共经历1300百多年。考试内容主要是策试,既国学经典、诗赋和时务。

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篇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传布天下,迷醉天下士子者,几近千年激励着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以求高中状元而“大魁天下”。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鱼跃龙门雁塔提名,贵为天子门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我们流传下来的历史小说和典故很多都以科举赶考为线索或转折,可见科举制的影响和影子。

家境贫穷点不起灯,白天采集柴草,夜晚点燃用来看书的马怀素,苦读经史,考取进士,因擅长写文章,极为玄宗所尊敬;

幼儿丧父、母亲改嫁的范仲淹,宋真宗时参加科举,考中进士,官做到参知政事(国务委员),能文能武;

李怀远,幼年就成了孤儿,虽贫穷,但是好学不倦,善做文,他应四科考试中举,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从隋朝大业年间开设进士科到清末光绪年间废除科举,科举制度在农业文明发展的一千多年间,从初设到逐渐完善直至成熟,其间屡经改革,成为了中国古代体系最完整、规制最完备的人才选拔制度,为历代朝廷提供了无数人材,其中包括众多名垂青史、对中国历史起重大影响的精英级人物。

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但是教育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教育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来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与工业文明的出现与发展,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再能满足工商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终于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明告:“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自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宣告废除,可见其流弊之所长。

而今共和国已迈过了七十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止已过百年,我们现在的教育却是延续科举制的大一统教育考试系统,甚至发展得越来越精细:从师资培养、课程编写、一直到考试组织、阅卷系统……涵盖了人才培养的所有细节。

可以说,“精细教育”在中国很是流行,是一种主流的教育方式。越是好的学校,越是精细化。

放眼看去,被家长们追捧的“好学校”,校园设施,硬件标准、学习与生活条件越来越“豪华超五星”。

课程与课堂也设计组织得越来越精细完整。孩子的教育环境也尽可能地“去污化”,纯洁干净“无菌化”;孩子的一言一行、规范行为,在表面上也要齐齐整整,不能越轨逾矩,要专注读书学习。

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除了学校的精细化教育,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更加精致。

首先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着孩子读书、做手工艺品、带孩子上辅导课、参加孩子演出、协助孩子做作业……

其次是会投入大量的金钱,一节一个小时的辅导课,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价位,最简单的课程最少的也要150元一个小时。

这种以孩子为中心、专家指导、情感投入、劳动密集、经济昂贵”的“精细教育”的背后,是同质化的现象极其严重。

从此,私人订制、DIY之类的方式倒成了罕见品。

这种古老科举制度的延伸,根本不能做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容易造成了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从当前众多的中国家庭耗尽财力,把心智都还未成熟的小留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送出国外,就可以说明大家已经是拿脚为我们的教育系统投票了。

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如何挖掘孩子个体天性做到人尽其用?


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2020年,无论是对自然、历史、人类自身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我们认识到多元化是普遍存在的,只有用多元化的方法去描述、去认知、去处理这些问题才得到最有效解决。

多元化,指的是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物种群与个体的多样性、社会中价值观的多样化。纷繁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结构中,任何一个个体的功能与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功能与价值取向。

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所以调整教育系统,适应社会需求是十分迫切的。由于此话题太过庞大,笔者仅从广大社会群众关心的中学教学来畅想自己的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一.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 引进学分制

引入学分制,把中学阶段课程划分成必修课与选修课。

把教育部教学大纲的基础要求列入必修课,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同时每门课程也都从广度、深度上拓展,把提高内容列入选修课以满足学有余力特别是有专业倾向和兴趣的同学需求。

每个年级都有完成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要求。只要完成相应学分要求就可以毕业,不再设置固定的班级共同升学。注意选修课也是总学分要求,这样学生们可以倾向于自己喜爱的学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学生的在校学习过程不再是完成每学期课程按部就班的跟着走了。每个年级的升学是完成相应的必修课学分与选修课学分。

这样既达到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升学目的和基础知识的培养,又满足了学生们的个性化要求。同时也把屡禁不止的各种补习班纳入了制度化的框架内。

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举个例子,中学的必修课可以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政治;完成这些必修课后,还有百分之六十的选修课学分要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职业规划,从高阶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集里选择课程,完成总学分要求就可以毕业。

这样毕业生既完成中学基础学科的学习又能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提供较有个性化的教育机会。


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中学课程总学分表说明

比如对一位有爱好数学的学生,他在完成基础的语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必修课课程的基础上就可以多选修一些数学方面的课程,如提前选修高年级的数学课或者奥数竞赛课程,甚至大学预修课。

在这样的学分制框架下,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更有效地的去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与时间,同时也为以后大学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适应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分制下学生选课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阶段的选修课。对于较早确定自己大学专业方向的同学也可以更早地接触专业知识,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笔者认为引进学分制,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是教育多元化个性化结合的最好模式。

如一位有志于学习英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完成了学习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数理化、生物等要求后,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高阶课程或专注于世界历史地理等与英语言文学有关的课程或背景知识。

真正做到了个性化学习。


三.学校、老师考核与分数脱钩

学校不再是单方向的教学,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可以转变成学生导师,他们的责任是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学习进度,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于他们个性与理想的教学计划并负责监督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随时的调整。

由于细分了学生、多元化教学,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考核必须与分数脱钩,与课程达标率挂钩。

彻底改变当前唯分数论。让学校老师们更加专注于学生个体的教学计划与实施情况,真正做到“因类施教,顺天致性,以人为本”,满足多元化的教育改革方向。



孩子:如果有一天,我再也不用为‘偏科’发愁了

教育是中华民族最广泛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影响每个家庭最注重的决策点。

如何让教育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和未来的社会发展是从国家层面到每个家庭一直追求的目标。

大一统的教育理念和实施方式肯定是不能满足日益繁荣的地球村多元化需求的。只有坚定的探索基于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才能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做好人才培养,只有多方位的服务于每个受教育者才能挖掘个体天性,做到人尽其用。


来源:安徽经典诵读(ID: anhuijingdiansongd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