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強迫症患者,你們吃米飯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liujinda22


強迫症這一詞近些年來用的很廣泛。常常用於執著行為以及完美主義性格的調侃。但是在這嬉笑怒罵中有幾人能知道真正強迫症患者是多麼的痛苦。

強迫症其各種奇怪的行為和想法背後到底是何玄機?

強迫症表現千奇百怪。同樣是強迫症在對待米飯這一件事情上就有著千差萬別的態度和表現。傳統心理學力圖進行歸類。諸如儀式強迫症,窮思竭慮強迫症 潔癖 等等好多類型不勝枚舉。每遇到五例患者就又可以標定出另外一種強迫症的名稱。其實強迫症本質是一模一樣的及焦慮。一種無法剋制的焦慮。一種無法忘記如影隨形的焦慮。這一點很多心理諮詢師並不能深刻理解。甚至把強迫症想法定論為強迫性妄想。

強迫症的行為和想法看似謊言怪誕。其實有著清晰的邏輯章法。並非真的妄想幻覺。就拿反覆洗手來說。有人歸類潔癖。有人歸類儀式強迫症。其實反覆重複的行為是為了解決心中的焦慮及擔心手上還有沒有洗乾淨的細菌汙物。

有強迫症患者每每路過醫院。墳地。以及馬路上燒紙過的痕跡。就要反覆的抖動身體。甩頭吐痰。這類看似“病的不輕”的行為。其實是一種為了擺脫晦氣的儀式。

人類為了避免最危險的的事情發生。往往會把和危險的事情有聯繫的事物也賦予其危險性。這並非不是變態心理。而是對最為危險的事物進行萬無一失的防範。因為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我們無法解釋和預料包括傳染病在內的各種危險的機理。進化中自然會選擇了會對危險進行過度聯想的人種繁衍。

對和死亡相關的事情進行防禦性焦慮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把危險性進行誇張。也就是焦慮會導致人們有奇怪的想法。但是長期過度的焦慮就不對了。

2說到這裡我們就把問題的交點集中到焦慮上了。傳統心理學就為啥容易焦慮做了各自不同的解釋。有認為是童年心理創傷所導致。有認為認知錯誤所導致。有認為行為反射習慣習得等等解釋的五花八門。這些心理學派只是提供瞭解釋。說到具體療效和不做任何干預的治癒率是一樣的。

這裡我介紹一個全新的心理學派_內能心理學。聽聽它是如何解釋的吧。內能心理學認為大腦出現疲乏等功能失調後容易生成焦慮情緒。因為腦功能暫時的失調會不可控會過度生成焦慮激素。。。。。

也就是說解決焦慮的交點不在如何說服患者別擔心某件事情。而致力於如何恢復暫時的腦功能上了。 內能心理學蔑視通過說教改變性格。它提供了形形色色的修養大腦尤其是調節交感神經養生功法。這裡我就不具體描述。內能心理學的基本觀點是科學的唯物的。這和現代醫學不謀而合。但是資料手段不夠先進。雖然治癒率比所謂精神分析之類的要好。但是遜色與現代醫學治療。

下面重點推薦現代醫學。就診於正規醫院精神心理科。別找心理諮詢師,原因我會闡述。正規醫院會使用現代醫療技術的成果。各類抗焦慮的藥物。服用藥物的患者是有明顯的療效的。有些效果不好的患者換幾次藥後也會找到救命的法寶。可悲的是提到藥物治療很多患者採取敵視態度。說什麼副作用啥的一直企圖通過單純的心理治療解決問題。藥物的副作用是有限的對於強迫症對生命的影響來說是小得多的。特別是年輕患者藥物的副作用等同沒有。我接觸過服用藥物的患者沒有一例出現什麼肝腎功能問題的。

拒絕藥物治療的各種身心疾病中最屬強迫症和焦慮症換者的比例高。這類人完美主義人格或者說容不下一點點危險的性格導致他們有很多人被病症折磨的死去活來確不服藥。除了自身性格使然。還有就是一些心理諮詢師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誇張宣傳藥物的副作用。 心理諮詢師是經過職業訓練,有一整套與人交流的態度和方法,極容易和患者建立起信任感他們在患者心目中播撒藥物恐懼論對患者影響很大。所以我不贊同強迫症患者去搞心理諮詢。當然那些教授森田療法同時也支持藥物治療的心理諮詢師還是可以信賴的。


環宇思維


米飯好香,生活好香


星玥環境策劃


吃個飯,我能數一中午


用戶103744289051


額,你到底是在問強迫症患者還是在問腦殘,只有腦殘才會對米飯有奇怪的心理。強迫症是由於事物沒達到其心裡的預期值,才會強迫自己去修正它,但米飯一般人對其的預期就是能填飽肚子,這個它已經實現了,所以就算強迫症患者對它也沒多少意見。


購萌吧


吃米飯我就還好,但吃玉米我就一定要一排一排的吃,吃第一排還不能咬到第二排不然心理不難受😷這應該也算是一種強迫症吧!


不卡先生


我10年強迫症,吃米飯感覺沒什麼不同,就是嘴巴有點淡淡的!


木奔VS綠汁


這個到沒有什麼感覺 就是有些細節會很注意 比如說擺碗和盤子都會要擺的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