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坦克型號多但產量不多,德軍裝備到連,被盟軍轟炸機打怕了

從1943年開始,德軍在東線就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雖然也有哈爾科夫反擊戰的榮光,但在盟軍看來,這也只是德軍的迴光返照。畢竟在失去了羅馬尼亞油田之後,德國人的戰機就很難再飛起來了。

該坦克型號多但產量不多,德軍裝備到連,被盟軍轟炸機打怕了

"缺油少藥"是德軍後期面臨的主要問題,但相比於其他兵種,空軍一旦缺少油料,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空中掩護和打擊,也就逐步喪失了制空權。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德軍不得不在防空裝備上多做文章,以求在地空防禦上取得突破。從如今的角度來分析,德軍內部一些防空武器還是非常可圈可點的。

該坦克型號多但產量不多,德軍裝備到連,被盟軍轟炸機打怕了

首先要說的是一款造型非常奇特的防空坦克:傢俱車式防空坦克。該坦克採用四號坦克的底盤,安裝20mm四聯裝防空機炮,幾乎與飛機的火力持平。但德軍武器局發現,盟軍的飛機也在不斷提高飛行高度,20mm機炮已經無法滿足實際作戰需求。所以,在1944年7月以後生產的四號防空坦克都取消了20mm四聯裝機炮,而是採用更為強勁的37毫米高射。

該坦克型號多但產量不多,德軍裝備到連,被盟軍轟炸機打怕了

制空權幾乎等同於勝利,是戰場決勝的一大要素,面對盟軍的節節勝利和制空權的絕對把控,德軍也尋求戰機以外的防控措施,比如防空車輛。1944年以後,德軍在西線節節敗退,面對日益嚴重的空中威脅,陸軍武器局設法將捷克式38T坦克改裝成防空戰車,這款戰車為履帶式推進,上方安置20mm毫米高射炮,可以對2.2公里內的目標進行殺傷。這款戰車被命名為38T自行高射炮,然而截止到1944年卻只生產了141輛,智能裝備一些非常有需要的部隊。

該坦克型號多但產量不多,德軍裝備到連,被盟軍轟炸機打怕了

玩過育碧公司出品的二戰經典即時戰略遊戲《英雄連》的朋友應該對東風37毫米自行高炮不會陌生,這款戰車擁有非常好的防空能力,同時也可作為地面打擊之用,對一般工事、輕裝甲車輛、步兵都有很好的壓制效果,是1944年末期,德軍最寶貝的一款武器。首批訂單隻有100輛,而直到戰爭結束,東風自行高炮也只不過生產了44輛。

該坦克型號多但產量不多,德軍裝備到連,被盟軍轟炸機打怕了

西線戰場是英美聯軍的主戰場,得益於美國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該地區的德軍常常要蒙受非常高昂的戰鬥損失。所以,產量稀少的防空武器根本無法為德軍帶來有效的防空效果,針對次情況,陸軍武器局又研製出更為可靠的武器:球形閃電30mm對空坦克。這款坦克計劃月產30輛,使用30毫米炮彈,擊落一架飛機只需要3-4彈。然而直到1945年3月,該武器只交付5輛,據說參加了西線最後的戰鬥。

該坦克型號多但產量不多,德軍裝備到連,被盟軍轟炸機打怕了

雖然球形閃電足夠強悍,也體現了德國科技的前瞻性,但戰局的惡化、生產能力的不足,也制約著德軍獲取武器的方式。

該坦克型號多但產量不多,德軍裝備到連,被盟軍轟炸機打怕了

德軍在二戰後期,雖然急於製造更高效、更管用的科技武器,以減緩第三帝國的敗亡。然而歷史的洪流卻隨著諾曼底登陸、蘇軍的絕地反擊而悄然發生著改變。等到球形閃電確認並生產的時候,德國已經"病入膏肓",四號坦克也基本停產,除了戰敗,已無力迴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