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的十全武功雖然有些水分,但那段期間清軍真的很強嗎?

勞倫斯602


乾隆時,當時軍隊的主要力量由八旗軍和綠營軍組成。八旗軍源自關外,屬於兵民合一的組織。士兵平日從事生產,戰時披甲上陣。

而兵源則是來自八旗,曾弓馬射箭見長。不過,八旗軍中,不僅有冷兵器,也有當時很多精銳熱武器,如鳥槍、紅衣大炮等,並組建有專門的鳥槍隊。

綠營軍來源於明朝降軍,數量較多。但是,康熙時,朝廷曾對當時上百萬明朝降軍進行裁撤,最後挑出57萬精銳,編入綠營軍中。此後,綠營軍中士兵數量,基本維持在60萬上下的水平線,時有高低。

跟八旗相似,綠營軍中同樣採取世兵制補充兵源。也就是說,綠營軍中,士兵可以把自己的崗位傳給子孫後代。這種做法的好處在於,朝廷可以有長期穩定的兵源。而壞處也很明顯,軍隊中容易滋生驕惰的習起。

綠營軍內部,原本就不注重訓練,士兵俸祿又低。很多士兵都在當兵的同時,兼任其他營生。雖然乾隆繼位後,曾主動提高綠營軍待遇,但假冒名冊的情況,依然不斷髮生。

也就是說,很多花名冊上的士兵,只有名字,軍隊中根本沒有這個人。以乾隆二十三年為例,當時綠營軍在花名冊上有648345人,但經過徹查,實際人數只有58萬人左右。中間相差大約6萬人。

綠營軍有缺額的情況,八旗軍也是類似。八旗軍的兵源都只從八旗中挑選,兵員數量更低。總體大概只有綠營軍三分之一左右。八旗軍的數量,除去空額,也大概在二十萬上下。

除了八旗和綠營外,乾隆時還有一支有黑龍江流域土著民族組建的索倫營。這支軍隊數量雖然不多,但戰鬥力極為強悍。在乾隆時多次戰爭中,立下大功。所以,乾隆時期的軍隊數量,大概在70、80萬之間。

當然,對於軍隊而言,重要的還是戰鬥力,而不是簡單的數量。八旗軍和綠營軍在乾隆繼位後,其實都出現戰鬥力衰退的情況。

尤其是八旗軍,衰敗得更早。當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亂時,八旗軍就已經難以擔負重任,只能讓綠營軍擔任主力。

儘管乾隆曾多次下旨,訓斥八旗,讓他們戒除驕惰,勤加訓練,讓他們回到先祖尚武的風氣。但效果依然不大。

乾隆也曾採取一些措施,比如加強八旗的旗務管理,嚴格八旗內部的等級制度,核查檔案,又增派查旗御史進行普查。不過,效果極差。八旗依然無法擔當重任。

當然,遇到戰事,依然需要上場。而在戰場上,綠營兵因為有數量優勢,仍是主力。在清朝平定天山南路時,就曾有一場八旗兵、索倫兵、綠營兵互相配合的戰鬥。


翹楚歷史社


非常感謝參與這次問答,希望自己寫的東西對你有點幫助。

乾隆之所以自稱十全老人,是因為他“平定”了十次戰亂。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二次),合為十

我們來看看其中三場戰役的戰果:大小金川戰役清軍總投入六十萬兵力,耗資七千萬,歷時七年,死亡士兵三萬多,換了五任總督,其中死二任,另有兩位大將戰死,敵方死亡兩萬,最後總督阿桂圍而不打,耗國力才讓金川土司投降。

清朝四次對緬作戰,三敗一和,第一任雲貴總督劉藻自殺謝罪,第二任總督楊應琚慘敗,被乾隆下旨自盡。第三任雲貴總督明瑞戰敗自殺謝罪,耗資一千多萬,耗時七年,士兵死亡五六萬。最後雙方握手言和。連乾隆自己晚年都說“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

平安南戰役相對規模比較小一點,安南內部叛亂,請求宗主國派兵平亂,結果兩廣總督孫士毅接連敗仗,最後逃回國內,當時安南新國王不想和清朝關係惡化,有意請和,三次向乾隆請封,最後在乾隆八十大壽的時候脫掉明服換上清官服像乾隆祝壽,乾隆大悅,於是承認了他的新國王身份。

從上面可以知道,清朝雖然坐擁全國人力物力,國庫充盈,戰力卻遠不如努爾哈赤時代,努爾哈赤能佔領中原也是因為中原內亂,被他鑽了空子。乾隆時期,光十次戰役就耗時45年,耗費白銀上億輛,國庫漸漸空虛,導致白蓮教興起,直到乾隆晚年,白蓮教還未消滅。八旗子弟漸漸腐化,平三蕃尚且全靠綠營漢旗,漢旗俸祿又低,缺少訓練,缺額嚴重,武器落後,士兵意志又不夠堅定,一期得勝還好,一敗則潰,只能說當時清軍相對於晚清來說稍微強大一點。






hello隔壁王叔


你看看他打的都是誰,都是同一個裝備水平的,但是清朝國力碾壓他們才贏得,後來英國人來了不就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