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恐龍時代的翼龍究竟有多重?它是怎麼可以在天上飛的?

1滴雨



翼龍屬於生活在大約2.28億到6.6億年前的一個已經滅絕的飛行爬行動物群體。儘管許多人稱它們為“飛行恐龍”,但這是一種誤解,因為與恐龍不同,翼龍不是恐龍。



翼龍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喙嘴龍亞目以及翼手龍亞目。喙嘴龍亞目體型相對較小,翅膀寬,脖子短,頭骨短而結實,翼膜非常大。 另一方面,翼手龍亞目體型巨大,翅膀窄,頭骨長(大多沒有牙齒),後翅小,尾巴短。它們都有嵴骨,但翼手龍亞目的嵴骨非常大且複雜。 翼龍家族中體型最大的風神翼龍體重250公斤,翼展達到10米以上,身高相當於長頸鹿。

翼龍的重量非常輕,因為它們骨骼中空且充滿空氣,這種進化特徵有助於飛行。頭骨有延伸的下顎,看起來像長喙,有針狀牙齒。區別翼龍的特徵是它們頭上的冠。它們中的一些人有骨嵴,而另一些有肉,沒有骨頭。 翼龍的翅膀是由皮膚和其他組織的膜形成的,分佈在肩膀和手腕之間。它們中的一些人的兩腿之間有第三層膜,就像一條合併的尾巴。



像其他飛行動物一樣,翼龍用翅膀產生升力。它們需要像鳥和蝙蝠一樣做同樣的運動,但是它們的翅膀是獨立進化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空氣動力學結構。 翼龍用前肢飛行。它們長而尖的翅膀是從和我們手臂相同的身體部位進化而來的。隨著翼龍的手臂和手骨進化為飛行,它們變長了,一個手指的骨頭——相當於我們的無名指——變得格外長。就像船上的桅杆一樣,這些骨頭支撐著機翼表面,這是一片形狀像帆的薄薄的皮膚。


雖然許多動物可以在空中滑行,但翼龍、鳥類和蝙蝠是唯一通過拍打翅膀來飛行的脊椎動物。這三類動物都是生活在地面上動物的後代,它們的翅膀也以類似的方式進化:它們的前肢逐漸變長,像刀片一樣,並且具有空氣動力學特性。 大型翼龍需要強壯的四肢才能離開地面,但是厚厚的骨頭會讓它們太重。所以翼龍的翼骨是空心管,骨壁不比撲克牌厚。像鳥骨一樣,它們靈活輕便,同時由內部支柱加強。

最近的發現表明翼龍的翼膜不僅僅是簡單的皮瓣。長纖維從翅膀的前部延伸到後部,形成一系列的穩定支撐,因此薄膜可以被拉緊,或者像扇子一樣摺疊起來。獨立的肌肉纖維幫助翼龍調整翅膀的張力和形狀,靜脈和動脈使翅膀保持血液營養。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如果“穿越”回恐龍時代,您很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天上有一頭長頸鹿在展翅翱翔!這不是錯覺,恐龍時代最大的翼龍真就這麼大個兒,它叫風神翼龍。
圖: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本龍。

風神翼龍的翼展近13米,體重大約250公斤(體重是通過腳印化石估算的),四肢著地站直了6米多,跟長頸鹿一樣高。它們瘦長的腦袋有1米長,嘴巴像放大的鶴嘴,裡面排列著針狀的牙齒。它的眼睛有多大?反正眼窩直徑足夠把兩升的可樂瓶子懟進去。

風神翼龍能蹲在岸邊用長嘴捕魚,不過它們的主食不是魚類,而是中小型恐龍和大型恐龍的幼崽。標題黨總愛說:“驚!風神翼龍竟以霸王龍為主食……”,扯!!!風神翼龍只是會偷吃霸王龍巢穴中的幼崽而已。


奇葩飛行者。

說它是個奇葩,是因為對風神翼龍而言,飛行只是一種移動方式,它們並不在飛行中捕獵,而是在地面“爬”著捕獵的(畢竟0.25噸呢)。以前的研究者普遍認為風神翼龍能象軍艦鳥那樣掠海飛行捕食魚類,但隨著對化石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它根本做不來這個——它們的頸部太僵硬了,掠海捕魚的話很可能直接扎進水裡,冒泡沉底。
圖:爬行捕獵的史前飛行家。

風神翼龍前肢並不長,第五指退化,第四指玩命加長,變成了飛行指,其上附著的翼膜一直延伸到“後肢膝蓋”上。瞧,它們6米多長的翅膀竟有2/3以上是由一根手指頭撐著的,好厲害的無名指!

其實我更好奇它們是怎麼起飛的。

與鳥類相似,風神翼龍的骨骼也是薄而中空的,骨壁僅跟一張CD一樣厚,裡面有好多氣體。為了更好地飛行嘛。可它們是怎麼起飛的呢?
圖:風神翼龍強大的前肢骨骼。

像鳥類一樣雙腿跳著起飛?拜託,250公斤呢,您瞧它那兩條小短腿兒,像會跳的樣子嗎?

像蝙蝠一樣掛高處起飛?更扯,後腿那倆小爪子也不給力呀。

最近的研究表明,風神翼龍很可能是用前後肢共同發力彈跳起飛的。因為它們骨骼內部有大量柱狀支撐,骨表面還有一條縱向溝槽,這些特徵明顯是用來加固骨骼的,而骨骼如此的堅固程度已經遠超它們飛行的需要了。再有它們前肢分佈的大量肌腱,其力量也是超過飛行需要的。

所以,風神翼龍起飛時很可能是迎著風,來一個“超級大力俯臥撐”,用前肢把自己“彈”到兩米來高,再振翅起飛的。
圖:假想的風神翼龍起飛過程。


要是起飛失敗的話,應該挺疼的吧……

迎風起飛後,它會藉助上升氣流到達高空,開始馭風滑翔,用巨大的雙眼巡視大地。發現合適的獵物後,風神翼龍便降落在附近,摺疊翅膀爬行接近獵物,然用近一米長的喙狀硬嘴將獵物啄擊斃命。

說明一下。

別把它跟恐龍弄混了,它不是“會飛的恐龍”,而是單獨一種爬行動物。其實“恐龍”在範圍上相當於“靈長類動物”。恐龍、翼龍的關係,就好比靈長類和蝙蝠間的關係一樣。恐龍的後代學會飛行是在白堊紀晚期,那時翼龍已經飛了快兩億年了。

如有謬誤,煩請指正。歡迎喜歡科學的朋友們關注:純野生科學家。專業化繁為簡,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學小知識。

純野生科學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76,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5bda834c5384281be97645e99e81bd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