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思路:凱恩斯的選美理論


閱讀引語

金融投資如同選美,在有眾多美女參加的選美比賽中,如果猜中了誰能夠得冠軍,你就可以得到大獎。你應該怎麼猜?


凱恩斯告訴我們,別猜你認為最漂亮的美女能夠拿冠軍,而應該猜大家會選哪個美女做冠軍。


投資思路:凱恩斯的選美理論


《對沖基金風雲錄》把最後一章留給了凱恩斯,“經濟學家、對沖基金經理、魅力人物,這才是一個傳奇!”今天,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說主導著全球經濟政策,但我們不能忘記了一個事實是,這位偉大的經濟學家還曾是他所處時代最活躍的投資人之一。


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對投資的理解作了論述,最為有名的是“選美理論”。金融投資如同選美,在有眾多美女參加的選美比賽中,如果猜中了誰能夠得冠軍,你就可以得到大獎。你應該怎麼猜?凱恩斯告訴我們,別猜你認為最漂亮的美女能夠拿冠軍,而應該猜大家會選哪個美女做冠軍。


敬畏市場,尊重市場,讓市場告訴我們答案。選美理論常被斥責為投機甚至博傻。但是它揭示了市場的本質特徵。股票天生就帶有期權和泡沫的性質,股票投資就是個博弈的遊戲。無論何種門派,對凱恩斯選美理論的掌握都大有裨益。


如果我們還原自己為一個新進入者,趨勢派會選擇當前最美的強勢股。成長派會選擇自己認為最美同時相信未來將被市場認可的,既然註定是昂貴,那麼選擇最美的。價值派喜歡便宜貨,首先會看跌幅巨大的股票,但一方面要判斷是否真便宜,另一方面,跌的多隻是上漲的理由之一,還得有人跟進,同樣是選美法則。


經過長期的學以致用和投資實踐,凱恩斯為他本人、母校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積累了不少財富,也曾有三次幾乎傾家蕩產。投資過程歷經辛酸,難怪他會留下振聾發聵的警句。“市場處於非理性狀態比你財政狀況穩健的時間還長”。“在長期,我們都將死去。”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年6月5日,生於英國劍橋,1902年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數學,1905年畢業後師從A.馬歇爾.A.C庇古學習經濟學。1906年進英ZF印度事務部任職。1909年人劍橋國王學院研究員,講授經濟學。1913-1914年人英國皇家印度貨幣與財政委員會委員,兼任皇家經濟學會秘書。1929-1933年主持英國財政經濟顧問委員會工作。1942年晉封為勳爵。1946年4月21日,因心臟病猝發去世。


凱恩斯一生著述甚豐。著有《印度的通貨和財政》、《貨幣改革論》、《貨幣論》、《1930的嚴重蕭條》、《勸說集》、《獲致繁榮的方法》、《一個自我調節的經濟制度》、《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的經濟思想主要體現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它為ZF干涉經濟以擺脫經濟蕭條和防止經濟過熱提供了理論依據,創立了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框架。


受凱恩斯理論的影響,二戰結束後,英、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宣告以實現“充分就業”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目標,迅速擺脫了二戰的影響,並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繁榮。凱恩斯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後繁榮之父”。


三大心理規律


凱恩斯在其經典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用了大量篇幅討論人們的心理對有效需求的影響(亦即人們通常說的行為金融學)。在凱恩斯的邏輯裡,資本主義發生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從而生產過剩,爆發危機。為什麼出現有效需求不足呢?因為有三大心理規律影響人們的消費與投資: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


人們的收入增加可以刺激消費的增加,在收入增加的初期、中期,收入增加與消費增加成正比,即收入增加,消費增加,消費熱情較高,但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在中後期,收入增加的幅度大過消費增加的幅度,收入與消費不成正比,消費熱情減少。


2、資本(投資)的邊際效率遞減規律


與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相類似,投資初期、中期收益與投資比例成正比,投資收益較高,投資熱情高漲,中後期,投資比例不與收益成正比,投資收益率下降,投資熱情減少。


3、流動性偏好規律


所謂流動性偏好,就是人們在心理上,對持有現金存在偏好。人們心理上偏好現金是因為三個動機:(1)交易動機。方便日常生活開支;(2)謹慎動機。預防意外,存留現金;(3)投機動機。為了尋求更大的收益,留現金,以備隨時調用。


按照凱恩斯的分析,這三大心理規律的存在,使宏觀經濟在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中無法得到平衡,其結果就會出現經濟危機。要解決經濟危機,就需要ZF出面對經濟運行進行干預,增加全社會的有效需求,抵消三大心理規律對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


兩個短期投機理論,一個長期投資理論


另外,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對人們的心理與投資的關係作了大量論述,歸納起來有兩個短期投機理論,一個長期投資理論。


1、選美理論


在股票投資操作中,凱恩斯將經濟學放在了次要地位,而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心理學和行為學。他認為股票市場的運動不是基於價值,而是基於群體心理。凱恩斯用餐家報紙選美比賽的比喻通俗地表明瞭股票投資中分析和把握群體心理的重要性。他把選股比做報紙上的選美比賽:“報紙上刊出一百幀相片,有讀者從中選出幾名大家認為最漂亮的美女;


誰的選擇結果若與其他參加競猜者之平均愛好接近,誰就得獎;在這種情形下,每名競猜者都不選他自己認為最漂亮的人,而選其他人認為最美麗的人。每個競猜者都持此想法,於是都不選他們本身認為最美麗者,亦不選選一般人認為最美麗者,而是運用智力,推測參與競猜者認為最漂亮者。”這樣的選美結果是,選出了“大眾情人”,選出了大多數參賽者都會喜歡的臉蛋。


這種理論用於選股,就是研究大眾的投資行為,從中獲利。其精髓在於“他人願支付乃一物之價值也”。馬爾基爾(Malkiel)把凱恩斯的這一看法歸納為博傻理論。比如說,我傻,用高價買入高出其真實價值的股票,但我預計,還有人比我更傻,他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買下我手中剛買入的股票,以此類推。


2、空中樓閣理論


凱恩斯認為,股票價格是虛擬經濟的表現,股票價格並不是由其內在價值決定的,而是有投資者心裡決定的,故此理論被稱為空中樓閣理論,以示其虛幻的一面。


他認為,股票價格雖然在理論上取決於其未來的收益,但由於長期預期相當困難和不準確,故大眾投資應把長期預測劃分為一連串的短期預測。大眾通過對一連串的短期預測,修改判斷,變換投資,以獲得短期內的相對安全,這些短期投資造成了股票價格的波動。


空中樓閣理論完全拋棄股票的內在價值,強調心裡構造出來的空中樓閣。凱恩斯認為,與其花精力估算並不可靠的“內在價值”,不如信心分析大眾投資未來可能的投資行為,搶先在大眾之前,買進或賣出。


如果說“選美理論、空中樓閣理論”是短期投機的理論基礎的話,那麼,凱恩斯的“長期友好理論”則是長期投資的理論基礎


3、長期友好理論


凱恩斯認為,世界經濟只會越來越繁榮,一路向前而不會倒退,人們生活水平總體趨勢向上,物價指數亦會越來越高。


按照凱恩斯的經濟不斷繁榮理論,經濟形式總體向好的方向發展,股市趨勢保持向上,股價指數總體趨勢不斷走高。因此,堅持“長期投資,長期持股,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原則,靠時間積累財富,從長線而言能穩定獲利。


投資思路:凱恩斯的選美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