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我認慫,一個老股民的自白

導語

絕大多數投資者都認為科創板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但是,為什麼仍然有一部分本可以開通科創板的股民沒有去開通呢?少數派們到底在想些什麼?

為此,今天我們邀請了一位符合這一條件的股民朋友來談一談他的看法。一家之言,姑妄聽之。

好文:我認慫,一個老股民的自白


1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我不開通科創板不是因為我完全不知道有科創板這事兒。

其實,我的券商客服已經多次打電話給我,希望我開通科創板。那位聲音很好聽的客服妹子以為我是因為不會用手機操作才遲遲未開通的,她甚至還一再問我,需不需要她來手把手教我一下,但我還是婉拒了。

我告訴她,其實我會用APP操作,我也瞭解科創板目前的各種政策,但我更瞭解我自己,我覺得我根本不適合玩科創板。

客服妹子完全不認同我的觀點,她說:“不會呀!您怎麼會不合適投資科創板呢?您這股齡都快20年了,資金量也完全達標,當年創業板、融資融券、新三板,這些新事物您都是我們這裡第一批開通的老客戶呢!……”

我苦笑不已,長嘆一聲說:“妹子,對不起,我老了……”

我想她可能對我很失望。其實,我對自己也多少有一些失望的,有些青春逝去不再來的惆悵。

我今年41歲,股齡19年。2000年剛剛入市的時候,我意氣風發,風格激進,手法兇悍,膽識過人,不到一年就虧了70多萬。那時候騰訊還沒有發達,小馬哥因為缺錢差點把公司賣了,深圳的樓價一平米只要5000塊錢,很多人覺得貴,都在觀望,而那時候我一口氣虧完70多萬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簡直是個沒心沒肺的二逼青年。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太白的這幾句詩,就是我當年真實的內心寫照。

那時候我很年輕,家境又很不錯,對未來滿懷憧憬,總覺得自己沒準有一天也能成為一個超級富豪。我心想,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每天啥正事兒都不想幹,就在全國各地到處裝逼賣萌,告訴大家“有錢實在是太痛苦了,我明明只想炒一點小股票的。”

剛入市就虧了70多萬,我老爹罵我是敗家子,要把我手上的錢都扣住,我當場懟回去說:“我一定在股市賺個一千萬給你瞧瞧!”

我說到做到,後來股市還沒漲到6000點,我已經賺夠一千萬了。

那些年我在股市裡彪悍無比,天天打板。530一波腰斬,我身邊的許多人都慫了,要落袋為安,唯有我,去銀行貸款出來繼續血戰到底,一波反殺幹到5000多點。

那段時間我的現實生活簡直平淡得像白開水一樣,但是我每天都在股市裡出生入死。

我雖然交易頻繁,經常換股,但我內心裡堅信我是一個價值投資者。垃圾股我是看不上的,我只買那些財報特別好看,券商一致看多的白馬藍籌。

中字頭的股票最威風,中國鋁業、中國遠洋,都是那時候A股最當紅的炸子雞,我場外配資,一波就完成了一變四,四變八。

價值投資的滋味,真是好得不要不要的。

那時候我年少輕狂,不可一世,但運氣卻好得離譜。2007年高位的時候,恰好我要結婚成家,除了一部分底倉之外,賣了大部分股票,換了好車,買了大房,又去度蜜月。年少多金,鮮衣怒馬,醇酒美人,人生快意莫過於此。

2008年,股市暴跌,我當初留下的一點底倉從高位算下來,市值虧了80%多。錢雖然不算很多,但我在股票上投入了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內心的幻滅感不比那些崩盤跳樓的股民差多少。

所謂價值投資,不過如此。

好文:我認慫,一個老股民的自白

從此後,我再也沒買過藍籌股,而且我還養成了一個壞習慣,但凡券商研報一致看多的股,我就直接略過了,一眼都不想多看。我對中國的分析師們,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無論是新財富的大咖,還是電視上的大師,心中並無半分敬意。但我理解他們,大家都是為了生活。

再後來,我從職業股民變成了半職業股民。我是家裡的獨子,老爹年紀大了,家裡的生意還是必須要接手的。雖然生意上我也算是盡心盡力,但對於股市,我總是情有獨鍾。我總覺得股市才是我的事業,而公司的生意就像家裡包辦的婚姻,相敬如賓,卻終究沒有愛情的味道。

2

中國的價值投資在我眼裡簡直就是個笑話。

不要跟我提茅臺,在我看來,茅臺只是時候未到,但那一天總會到的。

我已經不是價投派了,我是純粹的交易投機派。在我看來,這個市場裡所有的股票都是一樣的,根本沒有什麼好股票壞股票之分。

在股民眼裡,漲的都是好股票,跌的都是壞股票,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真有壞股票,監管層為什麼不讓它們退市滾蛋呢?在我看來,那是因為在監管層看來,即便那隻股票做了一些壞事,都應該給它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沒有什麼壞股票是不能改過自新的,如果一次不行,那就兩次好了。只要有理想,扇貝都還有游回來的那一天呢!

易經有云,否極泰來。壞到極點就是好,壞股票爛到極點的時候,通常它就要好起來了。秉承這一思路,2008年以後我專買ST股。

這是一個水很深的領域,每一隻ST股票的背後,都有一個冗長的狗血劇,拍一個50集以上的國產電視劇綽綽有餘。

買ST股的邏輯和價值投資完全不同。

財報就不用看了,要是財報數據好,壓根不會ST。PE、PB什麼的全是浮雲,根本不用去想。但是,你要深入地瞭解ST的世界,會發現一個巨大的新世界。

大股東之間的博弈,你一定要看得懂,而且你得深諳中國社會的各種潛規則。有些看似兇險無比的舉措,實際上並無風險;有些看似平淡的抉擇,卻往往意味著博弈勢力的此消彼長,有時候它會讓一波如箭在弦的上漲戛然而止,推遲到幾年之後。

遊資們也會在這裡興風作浪,各種江湖傳言你要仔細地分析,裡面會有八九分假,但也有那麼一兩分是比較靠譜的。

我用這種邏輯玩了很多年,總體來看,戰績比當初的價值投資理念的結果要好很多,也許是因為它更契合那個時代A股的氣質。

這個路數的核心價值點在於博弈論,在A股市場裡,你可以不相信規則,但要相信人性。

不過這個玩法這幾年也越來越不行了。ST退市的股越來越多,做局做崩了的事情屢見不鮮,徐舵主都去吃牢飯了,遊資的江湖也沒有前途。這個模式正在死去,它和田園價值投資派一樣沒有前途。

水淺的池子裡養不出蛟龍,只有一群食人魚在池子裡互相撕咬,對方的血肉就是它們延緩死亡的補給。

機構抱團白馬,白馬紛紛爆雷,它們的日子一樣不好過。

散戶們一定要明白,這是當下市場的大環境,有或者沒有某種新事物都不會改變這個大環境,倒是這個大環境,它最終能決定新事物的走向。

3

客服妹子說:“您以前很喜歡嘗試新業務的呀!”

是的,以前我那麼二,當然很喜歡這類新玩意兒的。

創業板推出的當天我就開了,現在創業板一地雞毛。不過憑良心說,創業板我還是賺了一些錢的,我不能在這裡說它不好,現在樂視網是不行了,可當年樂視是牛過的,賈老闆是跑了,但我也念著他曾經的好。

新三板推出的當天我也開了,開戶門檻500萬,比科創板高,結果我現在新三板的市值已經快達不到科創板的開戶條件了。

新三板最大的問題是,根本沒人玩,交易量少得可憐。

在A股,流動性就是市場的命根子,沒有流動性就意味著市場要死。2015年股災的時候為什麼狂跌?因為市場流動性沒有了。後來救市資金不得不去買了許多垃圾股,造了一批“王的女人”,把流動性問題解決了,才終於救市成功。

好文:我認慫,一個老股民的自白

但是,沒有資金來救新三板,裡面的資金早就哭暈在廁所了。順便一提,新三板本來是為了救老三板市場才推出的,但現在,老三板都根本沒人提了,我想它可能和孔乙己一樣,大概是已經死了吧。

說來好笑,其實我開通新三板的時候,並沒有打算參與新三板。那時候新三板門檻高,我開的時候純粹是隨手裝逼,心想著,萬一將來有機會呢?

但後來就不斷有人來安利我,希望我去參與一把。2015年那會兒,我身邊一堆小夥伴的公司都準備上新三板,不少人說要低價轉給我一點股票,讓我參與一把。那時候新三板的股權就好像中秋的月餅,生意場上的人誰都不愛吃,但依然要互贈一下,這算禮尚往來。一來二去的,我就這麼入坑了。

2015年股災的時候,我心想,新三板可能還恰好躲過了股災。但事實證明我想錯了,全市場估值崩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新三板一樣崩,而且受流動性制約,它崩得還更慘烈一些。

主板崩的時候還有人叫喚,新三板崩的時候連叫喚的聲音都沒有。大家好歹都是能拿得出500萬來玩的人,打落牙合血吞,叫什麼叫呢?虧得起這錢,丟不起這人!

我以前還真是很喜歡擁抱新事物來著。P2P紅火的時候我也參與過呀,後來爆雷了,我也血本無歸了。比特幣紅火的時候我也參與過呀,現在雖然還有盈利,但好像也沒多大意思了,由它去吧,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但是這一次,科創板出來了,我卻沒興致去開戶了。

好文:我認慫,一個老股民的自白

據說,符合開戶條件的投資者有320萬戶,其中290萬戶已經開了,其中270萬戶在打新。這個數據讓我有點失落,本來我以為符合條件的至少有2000萬戶呢,沒想到我太樂觀了。

我一直以為中國股民們都很有錢,但沒想到50萬以上的賬戶才這麼點,按照這資金標準,我算中國前1%的股民了,然而我一直把自己當散戶韭菜看的。

當場子裡的韭菜濃度高於99%的時候,它就是金融領域的貧民窟啊!真正能通過股市賺大錢的人,又有幾個呢?

想到這一點,我就不想玩了,這個遊戲已經變得索然寡味,這才是意興闌珊的本質原因吧。

320萬戶的總量,開了290萬戶,說明像我這樣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

參與的人,我猜想啊,可能都是想去科創板收割韭菜的,只是沒有想到,原來場子裡只有鐮刀,沒有韭菜。當局面搞成這個樣子的時候,通常的結果是,自己變成了韭菜。

4、尾聲

我本來也可以開個科創板權限放著,或者打打新什麼的,但是我是瞭解我自己的,我這人定力不太行,不然新三板也不會虧成這個樣子。

所以我乾脆,連科創板的權限都懶得開通了。唯有如此,才能從源頭管住我自己的手。

人貴有自知之明。我這人如果說活到這歲數還有一點可取之處的話,大概也就是這點自知之明瞭。

當年我天天犯二的時候,我以為自己會成為超級富豪的呢,但是現在我不會這樣想了。2000年的時候馬化騰沒我有錢呢,但是現在我的身家跟他相比就是個笑話。我知道我自己,再也不會成為超級富豪了,那是一場夢,現在該醒了。

我也不想成為中國巴菲特了,我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

炒股19年,回首往事,我現在終於明白,我能在股市裡多少賺一些錢,完全是因為家底子厚,撐出了一個大心臟,所以才總是想玩心跳,僅此而已。

我在股市上賺了2000萬了,然而又如何呢?我特麼費了這麼大勁,花了這麼多時間精力,平均一年賺100萬出頭,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值得的事情,我要是當年聽老爹的話,專心好好地做實業,我這會兒至少也超越了現在的自己,獲利怎麼也不止這個數。

而如果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工薪階層,那麼,我曾經經歷的每一次回撤都足以家破人亡。

我現在經常勸我的員工別炒股,真的,我真心這麼想,我覺得大多數人要是好好工作,應該比他炒股賺得多。所以國家領導說,我們的經濟要脫虛向實,我雙手贊成。要是老玩虛的,普通中國人註定都是一輩子做韭菜的命。

如果你一定要炒股票呢,我就建議你,熊市裡千萬別炒,牛市裡撈一把就跑,長此以往你也就比大多數股民強了。

我也有我自負的地方,我覺得要是在牛市裡,我還是挺能賺錢的,比大多數散戶強。我知道這一點,所以我現在啥也不想炒,我就想等著牛市來。

牛市總會來的,每過一天,牛市就近了一天。但在此之前,我們要儘量管住手。

明天,科創板的新場子就要開業了,許多勇士都在磨鐮刀,準備好好收割一番。在這個時點上,我上面寫的這些話顯得特別消沉,有些不合時宜,但是沒辦法,我老了。

最後聲明,此文只為A股的韭菜們所寫,如果你自認為是一個天賦異稟的高手,那麼就當我沒說好了,真正的高手在什麼市場裡都能活下來。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樣,自認為只是一個普通韭菜,那麼我送你一句話:

“放開那個科創板,讓高手們來!”

好文:我認慫,一個老股民的自白


停止期望在任何一筆交易都能贏,你就可能成為一能贏的交易者...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在市場上持續賺錢但卻事與願違、麻煩不斷,最終歸結起來是他們期望太高了。大部分的交易者相當努力,想控制他們交易的所有的方面,不管是他們認識到了還沒有認識到。在現實中,市場是沒有辦法控制的,所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但是,控制我們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比起在交易中過度交易或過度風險更加困難,因為你確信你自己在這筆交易裡會成為贏家。人們相信他們的交易是對的,認為自己是對的感覺很好,的確,很多交易者實際上已經對他們進入一筆新交易的感覺已經上癮,儘管他們在市場上長期賠錢。

你已經瞭解到了要把自己看作是你出現交易問題的根源。不是別人的錯、也不是市場的錯,虧錢一定是自己的錯。你虧損一定是你的期望你的每一筆交易都能賺錢,所以你完全忽略了交易中的風險。人們趨向於把心思放到一筆交易潛在的收益,或對它的風險考慮得太少。

然而,正如我們已經考慮過的,對於任何一筆交易,潛在的贏還是輸都是相等的。這是因為,你的贏和輸都是隨機分佈的,你必須記住這一點。你可以指定你的長期的一系列的交易的總體上的贏的比例,但是,你不可能確定你的任何一個交易,特定的交易策略的贏的比例。

炒股要有好的心態,盈虧乃家常便飯,贏了不要昏昏然、飄飄然,虧了不要沮喪,不要罵罵咧咧。虧損有時能讓你更加成熟,成為你獲得最大財富的資本。不經歷失敗的痛苦與折磨,你絕不會進入優秀的投資者行列。

首先理解炒股賠錢、賺錢的真實含義。賠錢是為了買到“賺錢”而支付的價格;賺錢是已經支付了“賠錢”壓力(折磨代價)而得到的收穫;踏空又是為了防止損失而支付的代價。想要最終盈利,必須追逐虧損,有時虧損,並不是你看走眼或買錯了股票,它是通過你的買入來發現這個股票的真正走勢是上漲還是下跌。而買入就是為了防止踏空,賣出就是為了防止套牢。因此炒股的關鍵是看你能不能做到虧錢的時候虧的少,賺錢的時候賺的多,這才是真正的大贏家。例如當你每筆交易追逐到小虧損就平掉,不虧損就耐心“耗著”,如此“追逐虧損”的理念也許是獲勝的好方法。有些股票大師曾經建議,在上漲15%即賣出,下跌7%即止損,也許在股市盤整期間是一個賺錢的好思路。

在股票市場往往是悟性越高的人獲得金錢的機會越多。而有金錢的人,不一定能獲得悟性。有悟性的人,往往是那些可以從別人的經歷中得到益處的少數人。美國投資大師菲利普·費希爾有句名言,“一個傻瓜和一個聰明人的主要區別在於:聰明人能從錯誤中學到東西,傻瓜則永遠不能”。例如一個小孩把手伸在爐子上,他馬上就會知道不該這樣去做,會燒傷疼痛。但是自幼認為的道理也許是:不能把手伸在任何爐子上。這樣,他完全沒有從錯誤中學到真正的東西,反而得到了一個謬誤,若從中領悟到了真理,付出的代價也值得。那就是:把手伸在沒有點火的爐子上是沒關係的!

實際上,真正與主力對搏,你總是受傷害的配角。作為散戶,在分析、研究、資訊、資金上都不是莊家的對手,但莊家也有不為人知的死穴,你知道嗎?那就是‘莊家最怕你不看他’!因為莊家深知你的貪婪與恐懼,莊家的陰謀通過操盤手傳遞給你,他讓盤口別有洞天風起雲湧,他讓K線圖形青面獠牙,只要你睜開眼睛看它,你就會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終日。當你不看他的時候,當他沒有觀眾的時候,他真的好怕,因為他的錢是有成本的,你能耗的起而他們卻不能。面對一個不看、不聞、不問,不急的人,面對一個無知、無慾、無畏、無懼的人,他的一切表演都是徒勞的,這就是莊家的死穴。

而在股票市場,放手讓虧損持續擴大,這幾乎是所有投資人可能犯下的最可怕的錯誤。要明白沒有誰不曾虧錢,沒有誰是百發百中,因為要知道市場上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在股票交易中既要學會止盈更要懂得止損。必須在交易中設止損點,愛護你的貨幣如同愛子女一樣的心態。並牢牢記住一條最重要的鐵律:第一是保住本金;第二還是保住本金;第三是牢牢記住前兩條。


從主觀情緒型交易者質變到客觀系統型交易者

一個優秀的證券交易高手應該是,能夠連續多年獲得穩定的複利回報,經年累月地賺錢而不是一朝暴富,常賺而不是大賺。投資資本市場的高額利潤應來源於長期累積低風險下的持續利潤的結果。職業高手只追求最可靠的,只有業餘低手才只關注利潤最大化和滿足於短暫的輝煌中。這也是多數人易現短暫輝煌,難有長期成就的根本原因。

重倉和頻繁交易導致成績巨幅震盪是業餘低手的表現,且兩者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堅忍,耐心,信心並頑強執著地積累成功才是職業的交易態度。

是否能明確、定量、系統地從計劃、制度和紀律上限制住你的單次和總的操作風險,是區分贏家和輸家的分界點,隨後才是天賦,勤奮,運氣得到儘可能大的成績。而成績如何,其中相當大地取決於市場,即“成事在天”。至於輸家再怎麼輝煌都只是震盪而已,最終是逃不脫輸光的命運。從主觀情緒型交易者質變到客觀系統型交易者是長期積累沉澱昇華的結果:無意識→意識到→做到→做好→堅持→習慣→融會貫通→忘記→大成。

賺小錢靠技術(聰明),賺大錢靠意志(智慧)。長線(智慧)判方向,短線(聰明)找時機。智慧成大業,聰明只果腹。聰明過了頭就會喪失智慧(為自作聰明),所以我要智慧過人而放棄小聰明(為大智若愚)。這裡的意志應理解成為堅持自己的正確理念和有效的方法不動搖。

止損是以小損失避免大的致命的損失。它不一定是對行情的“否”判斷(即止損完成不一定就會朝反方向繼續甚至多數不會,但僅僅為那一次“真的”也有必要堅持,最多隻是反止損再介入),而只是超過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所以限定資金最大損失原則(必須絕對〈=資產的5%)必須嚴格遵守。至於可能止損太頻繁的損失需要從開倉手數和開倉位,止損位的設置合理性及耐心等待和必要的放棄上去改進。需不需要止損賣出的最簡單判斷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馬上賣出,毫不猶豫。

大行情更應輕倉慎加碼(因行情大震盪也大,由於貪心盲目加碼,不僅會在震盪中喪失利潤,更會因心理承重失去方向從而破壞節奏徹底失敗)。僅就單筆和局部而言,正確的方法不一定會有最好的結果,錯誤的方法也會有偶然的勝利甚至輝煌。但就長遠和全部來看,成功必然來自於堅持正確的習慣方法和不斷完善的性格修煉。

事物都具有規律性和隨機性(即必然性和偶然性)。任何想完全、徹底、精確地把握事物的想法,都是狂妄、無知和愚蠢的表現。追求完美就是其表現形式之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於人我們講是緣分而非最好,於事我們講究適應,能改變的是自己而非寄予外界提供。

利潤是風險的產物而非慾望的產物。風險永遠是第一位的,是可以自身控制和規避但不是逃避。因為任何利潤的獲得都是承擔一定風險才能獲取的回報,只要交易思想正確,對於應該承擔的風險我們要從容不迫。

正確分析預測只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成功投資的基礎更需要嚴格的風險管理(倉位管理和止損管理),和嚴謹的自我心理和情緒控制(寵辱不驚,處驚不變)。

心理控制第一,風險管理第二,分析技能的重要性再次之。

必須在交易中克服對帳戶資產總額的過度關注或攙雜進個人主觀需求原因,從而引發貪婪與恐懼的放大情緒,造成戰術混亂,戰略走樣,最終將本該能做好的事搞得徹底失敗。操作在無慾的狀態下才能有更多收穫,做好(按計劃、制度和紀律規定)該做的,而不是做(按個人情緒)最想做的。市場不是你尋求刺激的場所。也不是你的取款機器。

任何事物,對其定義越嚴格,它的內涵越少,實際的操作性才越強。在我們的操作規則和操作計劃的構成和制定中,也必須如此從本質和深處理解和執行,才能保證投資的長期成功率。

按計劃、制度和紀律的規定去做,止損(止贏)是自己能控制的(謀事在人);不要考慮利潤,因為利潤是由市場控制的(成事在天)!

在股市中,散戶能保持長期賺錢長勝不敗的基本原則:

(1)切切實實下苦功夫選好優質企業的股票,從戰略上長線持有;

(2)根據大盤行情時勢及個股走勢,從戰術上採取高拋低吸和倉位變化的操作;

(3)及時糾正戰術上的錯誤。

行業趨勢不好時,即使選的公司是行業老大、有著很好的管理、很好的成本控制,它的表現還是會遠遠落後於其他行業的龍頭公司甚至二線公司。在現階段的中國股市,行業不好,公司再好,也頂多是個事倍功半的效果。最怕就是選錯行。只從"選美標準"的角度來闡述,

"美"是市場投票選出來的,所以要符合大眾的標準,不能自己獨自創設一個"選美標準",然後以自己的這個標準選出股票,如果市場不認同,就說市場錯了,那是不行的。

堅定了一個信念:不熟悉的東西,不能碰;僥倖的賭博心理,不能有。

市場剛開始跌的時候,所有股票都一起跌,不管好壞,無論優劣。因為跌勢初期,左右市場的主要力量,是恐懼心理帶來的獲利回吐行為。這時,股市短期作為"投票器"的功能上升,大家都投拋售票,鼓勵下跌。猛跌幾天後,就開始分化了。

好股票止跌,壞股票繼續跌。恐慌情緒穩定之後,人馬雜踏的混亂局面結束,市場迴歸正常。股市沒有關閉,繼續開張,仍要按照其自身的規律來運行。這時,股市長期作為"稱重器"的功能上升,大家以"稱重器"的標準來重新衡量、劃分。過一段時間,回頭去看,會發現好股票只不過是一個長期上升通道中的小調整,屬於"虛驚一場",而壞股票則是一個長期下跌。

與同事討論不同行業給什麼樣的市盈率算合適、什麼樣的公司算好公司。在咖啡變涼之前,得出的結論是:行業的市盈率合適與否,主要看靜態市盈率與預期增長率的比較,也就是PEG。舉例來說,以05年業績測算行業的靜態PE是10倍,若預期06年行業增長率低於10%,10倍就不算便宜,如鋼鐵如汽車;若靜態PE是100倍,預期今年增長率是100%,那100倍就不算貴,如券商股,如部分復甦的科技股

。什麼樣的公司是好公司呢?簡單一句話,就是在市場競爭中建立起可持續的壟斷優勢公司。

股市是否有規律可循、是什麼規律、如何使用這些規律?一頓飯的功夫下來,結論只有寥寥幾句:股市是有規律可循的;規律就是"好公司的股票能漲";使用規律的方法就是先考慮經濟處於什麼狀態,能否保持快速增長;其次考慮哪些部門和行業,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和約束瓶頸,最能分享經濟的成長;最後考慮這些行業裡哪些公司能獲得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成長,這些公司就是好公司,買股票只買這些公司的股票。

喬木是大機構,灌木是小機構,茅草是個人投資者。不同種類有著不同的生命節奏。喬木長得慢,灌木快一點,茅草最快。喬木長得雖慢,但很紮實,高且久,能當棟樑,茅草長得快,卻柔弱速朽,一歲一枯榮,不過量大,更新快,春風吹又生,生生不息。枯死的茅草還肥沃著土地,為整片樹林提供營養。錯落的灌木,豐富著生態層次,填補空隙。喬木、灌木、茅草,大機構、小機構、個人,依著各自的生命節奏,在同一片土地上,努力生長。生為茅草,不必羨慕喬木的穩健挺拔,身為喬木,不必羨慕茅草的飄逸靈動。

克服了"頻繁換股"的惡習,下一個要面對的敵人就是"做波段"。談到做波段的問題,都對自己的操作進行了一番反省。自己這邊,好股票是抓了不少,組合裡進進出出,這兩年幾乎所有的牛股都搞過,但很少有從頭吃到尾的。但不少牛股卻在做波段中越做越少,有的甚至完全做丟。早期的有金融街、天地科技、五糧液等,近期的有生益、綜超、中信等,都是如此,教訓慘痛。胖子總結自己的操作,發現"所有的波段操作,都導致了負收益,無一例外全是失敗",慶幸自己"後來咬牙把所有做丟的股票都追回來了,雖然再次買入的價格比賣出價高出不少",而且"做丟之後又追回來的股票,都讓自己賺了大錢"、"股票追回之後所帶來的收益,遠遠大於做波段所增加的成本"。做波段是投資人一個根深蒂固的毛病。要控制做波段的慾望,如果實在控制不住非要做波段,必須堅持一個根本原則:股票千萬不能做丟!哪怕做錯了,一定要追回來。做波段時,越跌越賣,直賣到一根大陽線拉起,就轉身買入。如果賣了就漲,就不要再等回落,馬上買回。做波段很累,還經常是白辛苦。

頻繁換股是投資的一大忌。自己和別人的實際經驗、學術性的理論研究,都證明了這一點。一個簡單的問題:人為什麼要頻繁換股?解釋有很多種。自己覺得主要原因還在於"懶"的心理和"起點決定後果"的邏輯循環。因為懶,所以不做研究,不對投資對象進行跟蹤。不研究,還要投資股票,就會去尋找一些"捷徑"。比如聽一聽免費的股評、看看電視裡報紙上所謂的專家是怎麼看的、問一問周圍的人都買些啥。稍稍"好"一點的,還咬咬牙花錢買一兩份某某投資諮詢公司賣的傳真,每天收市了還坐在電腦前對著K線圖又畫又數的,以為看幾份諮詢公司的傳真、畫幾條線數幾個浪,就算是做研究了。可是,諮詢報告裡的觀點,常常三兩天一變,K線圖也像故意搗蛋,根本不聽話,忽上忽下變動不已。投資建立在這些"輕浮常變"的理由之上,投資行為於是也變得"輕浮常變"了。

因為對行業、公司不瞭解,股票在眼裡不過是一些代碼,沒什麼區別,買賣就很隨意。換一隻股票,僅僅是敲兩下鍵盤而已。買第一隻股票很隨意,錯了,就趕快換股,對了,就更加覺得隨意買賣沒什麼不對。後面的一系列買賣,於是就"隨意"起來。起點的隨意,決定了後面的無論改正還是堅持都是隨意的。

其實,行業和公司的基本面,在一段時間內是變化比較小的,趨勢的形成和扭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能把買賣股票的理由,建立在一定時間內變化不大的行業公司基本面之上,就能克服頻繁換股的壞習慣。當然,這需要具有一個根本性的理念前提,就是自己確實認為股價能夠反映公司基本面。買賣決定於行業和公司的基本面好轉或變壞,在基本面的趨勢沒有轉折之前,在股價沒有透支基本面之前,就握股不動,基本面趨勢變了,或股價透支了就賣。若自己不覺得股價與基本面有啥關係,非要認為股票就是一個"炒",那就只能繼續隨意下去了。股價是有人炒才漲起來的,但那些起主導作用的大機構為什麼要炒這個股票?只看到"炒"的表面行為,看不到支持"炒"的背後理由,就會容易受傷。


投資的資金管理與倉位控制

資金管理的水平高低往往決定著投資的成敗,由於股票市場風險莫測,正確的資金管理就顯得尤其重要。資金管理是指一切用於投資或者投機交易的現金和股票倉位的分配及組合行為總和。其根本目的在於通過對資金倉位及現金的管理,最大化地降低在投資失敗的情況下出現的風險。

有無良好的資金管理往往是區別成功者和失敗者的關鍵。無論你是什麼類型的投資者,也不管你採用何種投資理論和技術分析的方法,如果遵循嚴格的資金管理,就可能成功。很多投資者根本不進行資金的管理,即使有,可能也不會完全地去遵循管理規則。如果投資者不知道如何管理資金,總是靠運氣,那也沒有機會在金融市場最終賺到錢。

一般技術分析書籍經過忽略或不太重視資金管理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過討論技術分析、技術指標甚至交易心理學的著作,但很少看到專門討論資金管理的書籍。然而,資金管理經常是決定交易成敗的關鍵所在。即使投資者擁有全世界最好的交易策略,除非知道如何管理資金,否則很可能還是免不了失敗。反之,即使交易策略不是如何高明,但只要掌握資金管理的技巧,仍能維持盈利。換言之,只要有健全的資金管理計劃,任何一般的交易策略都能夠獲得成功。

所有的投資大師都在強調資金管理,控制風險的重要性。巴菲特說過自己的三大投資原則:第一是資金安全,第二是資金安全,第三是牢記第一條和第二條。索羅斯也說過,投資本身沒有風險,失去控制的投資才有風險。

想要在股票市場中生存,必須具備一套完善的資金管理辦法。即使對一個新手來說,剛開始可能會運氣很好,但最終仍有失手的時候。假如他在資金上不善於管理,不僅會還給市場所賺取的所有利潤,而且還會把老本賠進去!相反,一個初入市者,若能在資金管理方面謹慎從事,出現虧損時及時止損,他就能為以後的交易留下一定餘地。保存實力是股票市場中生存的關鍵,也是最終取得勝利的關鍵。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在投資初期,首當其衝的是保全自己的資金,而賺錢還在其次。

我們下面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如果我們有1000000元,但虧掉了其中的500000元,那麼虧損的比例是50%。現在我們需要增長多少個百分比才能回到原來的1000000元呢?現在不是50%了,我們需要增長100%才能回到以前的1000000元了。在這個例子中損失的500000元就是虧損額,也就是資金下降率為50%。這個例子要告訴大家的意思是虧損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賺錢卻是困難的。

讀者可能認為自己絕不會虧掉賬戶中的50%的資金。但是,你連續虧損三四筆甚至更多,那是完全有可能的。這裡假設你擁有一個勝率在70%以上的交易策略,這樣的交易策略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這意味著在每100筆交易中你將在30筆的交易中發生虧損,那麼會不會有連續7-10筆虧損發生呢?未必不可能,在股市中什麼都可能發生。你無法知道100筆交易中的哪70筆將是盈利的,你無法決定它們的分佈。所以你需要問問自己如果連續的虧損,你還能存活在市場中來繼續進行這個遊戲嗎?

這就是資金管理如此重要的原因。不管使用的是什麼投資策略,如果不借助資金管理,最終都可能失敗。一個成功的投資者無論經歷多大的虧損,最後他們還是能在市場中活下來,等到最終勝利的到來。成功的投資者有著完善的資金管理辦法,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可能也不必要每次都要贏(本身這就是不可能的),而且他們只承擔總資金的一個較小百分比的損失,以便能夠生存下來並取得最終的勝利。

請記住,如果嚴格執行資金管理的辦法,那麼我們就可以成為殘酷的股票市場的最終獲勝者,我們是可以贏的。

科學的資金管理包括了合理的建倉和平倉行為。合理的建倉、平倉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眾多的風險,使資金投入的風險係數最小化。雖然在理論上來講其負面的因素也可能帶來了利潤的降低,但股票市場是高風險投資市場,決定了資金投入必須考慮安全性問題。保障原始投入資金的安全性才是投資的根本。

一般來講建倉的行為分為三種主要資金投資方式:簡單投資模式,符合投資模式,組合資金投資模式。三種模式具體的使用方法如下:

(1)簡單投資模式。簡單投資模式一般來講是二分制,就是資金的投入始終是半倉操作,對於任何行情下的投入都保持必要的、最大限度的警惕,始終堅持半倉行為。

對於股票市場的風險投資首先要力爭做到立於不敗之地,始終堅持資金使用的積極主動的權利。在投資出現虧損的情況下,如果需要補倉,則所保留的資金的投資也是工分制,而不是一次性補倉。工分制是簡單投資法的基礎模式,簡單但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其缺點在於投資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積極性。

(2)複合投資模式。複合投資模式的投資方式是比較複雜的,嚴格講是有多種層次劃分的,主要有三分制和六分制。

①三分制。三分制將資金三等分,建倉的行為始終是分三次完成,逐次介入。三分制的建倉行為一般保留1/3的風險資金,相對二分制來講,三分制的建倉行為積極一些。在三分制已投入的2/3的資金建倉完畢並獲得一定利潤的情況下,所保留的剩餘的1/3的資金可以進行比較積極的投資。三分制的投資模式並不複雜,相較二分制來說更加科學一些。在投資態度上筆二分制更具積極性,但這種積極的建倉行為必須是建立在投資的主題資金獲得一定利潤的前提下。三分制的缺點在於風險控制相對二分制來講要低於二分制的風險控制能力。

②六分制。六分制是結合二分制和三分制的基本特點,積極發揮兩種模式的優點而形成的。六分制將整體投入資金六等分,即劃分為6個單位,形成a、b、c三個階梯。

a為第一階梯,1個單位,佔總資金的1/6

b為第二階梯,2個單位,佔總資金的1/3

c為第三階梯,3個單位,佔總資金的1/2

六分制的建倉行為相對比較靈活,可以根據行情的不同按照(a,b,c)(a,c,b)(b,a,c)(b,c,a)(c,a,b)(c,b,a)六種組合使用資金,但在使用過程中不論哪一種組合,最後的一組都是風險資金。六分制是一個相對靈活機動、安全可靠的資金投入模式,在投資行為上結合了二分制和三分制兩種方法的優點,缺點是在使用過程中的程序有些複雜。

(3)組合資金投資模式。組合資金投資模式與前面所論述的角度不完全一樣,嚴格講不是以資金量來劃分,而是以投資的週期來劃分資金。投資週期分為長期、中期、短期三種投資模式,因此,資金劃分為四等份,即長期、中期、短期三種資金以及風險控制資金四部分。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來每種不同的資金的劃分以及建倉模式應該是多角度的,科學的建倉行為可以控制決策風險,因此投資者的決策與科學的建倉行為是密不可分的。

股票買入後,就面臨著賣出的問題。股票的賣出行為是比較複雜的,完全按照投資者的決定一次性賣出的行為,可能帶來的負面因素較多,所以股票的賣出也是要具有嚴謹、科學的方法。賣出股票的總體原則包括:

(1)完成預計的利潤則堅決清倉

(2)提前完成預計的利潤,則賣出2/3的股票或賣出股票所得資金為投入的本金。

(3)沒有完成所預計的利潤則堅決清倉。特殊情況下如果認為有必要繼續持有,則先出場1/2倉位,以防止判斷失誤可能帶來的不利和被動情況,其餘的1/2倉位必須在計劃的價位清倉。

(4)如果產生虧損,但虧損情況沒有達到預計的止損位要求,則賣出2/3倉位,以防止進一步的虧損,同時用所賣出的資金來適當回補低價倉位。

(5)超額完成預計利潤則全部清倉。

以上為賣出股票的總體原則,但是具體的賣出行為在實際操作中是比較複雜的,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賣出行為,一般來講股票的賣出行為大都採用類似六分制買入法的(c,b,a)組合方式來賣出股票,即先賣出一半,再賣出1/3,最後全部清倉。

科學的建倉和賣出行為在整個投資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股票投資資金管理中關鍵的步驟和組成部分。對於建倉和賣出行為由於審視的角度不同,觀點也會不同,一旦確定了操作的步驟,在執行的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另外,即使再科學的投資手段和方法也有其缺點。因此,要靈活運用和把握。


堅持有效法則,為正確的交易而戰

有效法則指投機交易必須以交易行為準確有效為準則。不濫做交易,不輕舉妄動,不做沒有意義的交易和錯誤的交易。精確把握時機,正確操作交易,有效控制風險,切實保護贏利。

不濫做交易,不要為了交易而交易,要始終牢記第一法則,只做投機,只交易機會。不輕舉妄動,真正做到計劃交易,並交易計劃。不做無用之功,避免沒有意義的任何交易行為,不要在實戰中嘗試任何不成熟的交易策略和交易技巧,儘可能避免把資本金暴露在市場風險之中。

精確把握時機,指投機者只在最合適交易的時候才進場交易。投機者事先要悉心研究市場交易中各種機會形成的原因、呈現出來的特點、持續時間及趨勢強弱的信號特徵,以及機會消失的徵兆等各種因素,在交易之前就要做到心中有數。

正確操作交易,指投機者要把整個交易活動儘可能地做正確,做正確的交易,減少乃至避免交易中的失誤。正確的交易並不是指嫌錢的交易,而是指策略正確,處置得當,時機把握準確的交易。事實上,賺錢的交易未必是正確的交易;虧錢的交易也未必就是不正確的交易。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交易系統都是由賺錢的交易和虧錢的交易共同組成的,和賺錢一樣,虧錢也是市場交易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做投機交易只嫌不虧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最了不起的投機交易大師,也不能保證單單嫌錢。

只有明白虧損也是交易的一部分這樣-個淺顯的道理,投機者才能以一種平常之心容忍交易中的虧損,不會因為虧損而感到沮喪,影響做交易的情緒。事實上,一個成熟、優秀的職業投機者非但不會為交易中虧損的單子感到沮喪,反而會為自己漂亮的止損操作感到慶幸和得意。

投機者不僅要把賺錢的交易做得很精準到位,而且也要把虧損的交易也處理得非常正確,這才是投機贏利的關鍵所在。

有效控制風險,指投機者在任何時候都要將因交易而產生的各種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在任何時候都要確保控制風險的手段簡捷、快速、有效。

保護贏利,指投機者在投機得手之後,必須及時退出,以保證本金和利潤的安全。

投機交易有效法則的執行情況將決定投機交易總體的盈虧水平。有效、正確的交易產生總體上的盈利;無效、錯誤的交易導致總體上的虧損。投機者要重點研究如何提高交易的有效性,要像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那樣追求每一單交易操作上的完美無缺。如果說交易市場上真的存在技術派大師的話,那麼技術大師的真正本領就應該體現在對每一單交易的處理上,做到完美無缺,精準到位。而不在於預測市場行情的變化趨勢,喊單子,報點位,那只是江湖騙子們玩的低下勾當。

掌握並熟練運用有效法則是每一個投機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所謂正確的交易,不是指嫌錢的交易,而是指交易策略正確,整個交易過程處置得當,進場和出場時機把握準確的交易。所以賺錢的交易不一定是正確的交易,虧錢的交易也未必就是不正確的交易。

投機者要想在市場交易中取得贏利的最終結果,就一定要不斷積累正確的有效的交易,儘可能消除無效的不正確的交易。只有不斷重複正確的交易行為,才能累計贏利的概率,最終獲得贏利的成果。而無效的交易,即使僥倖贏利,最終也一定會輸回去。

我們把交易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現在的,一個是將來的。

在沒有進場之前交易者關注的都是過去的事情;一旦進場了就進入到現在的狀態,進入到現在狀態的情況下交易者所關心的不應該是利潤,而是應該關心怎麼把單子做好,做完美,做準確了。進場後的結果只有兩個:一個是機會被你抓住了,行情的發展趨勢如你所願,這時你就要把利潤最大化地抓在手裡,要把單子做準確,只要機會還在,你原來判斷的趨勢它還在發展,那就要讓它走完,你的時間尺度就要緊緊地跟著它走,一步一步地往外放。如果說你看反了,它走的方向和路徑跟你的想法不一樣,那麼你在規定的時間範圍裡,或者說你已經確定這個機會是判斷錯誤,那你就應該果斷平倉,立刻走人。不管這單是賺是虧,只要你把單子處理得正確就行,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因為我們靠的不是每一單都賺錢.而是靠累計下來的整體上的贏利。

如果我們要獲得整體上的贏利的話,那麼我們的目標一定不是在追求每一單的賺錢上面,而是追求對每一單交易處理的準確性上面。要做有效交易,不要做無效交易。

我們在做交易的時候有一句格言:“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

計劃是在交易之前就制定的,一旦你進場了,你就得按計劃交易,其他任何因素都不能影響到你。如果說你突然發現了一個以前沒考慮到的因素,那就說明你的計劃不周到,下一次你要考慮進去,這一次如果你當時能夠立刻想明白的,那也行,對你是一個參考。如果想不明白的,你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那你就趕快平倉出來,等想明白了再進去。沒關係,無非就是損失一點點差。要避免沒有任何意義的交易行為,不要做著做著脾氣上來了,說:不行,我要跟市場賭一把I或者說:我要試一下新的交易策略靈不靈。其實很多的虧損和

失控都是發生在這個時候,交易者輕易地放棄了自己的計劃和原則。

投機者不僅要把賺錢的交易做的精準到位,也要把虧損的交易處理的非常正確,兩者都要做到,把該嫌的錢賺到手,不該虧的錢儘量不虧,總體上就有很大的可能是賺到錢了。我們講這個有效性原則當中,你交易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是保證你賺錢的前提,有效性當中最後一個關鍵因素是控制風險。這個風險—定是你在制定交易計劃的時候把風險設定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而且在任何時候你都要確保你控制風險的手段,它是簡單、快速、有效。

要保護盈利,這也是你的一個很重要的交易策略,就是嫌到的錢你不要讓它跑掉。也就是回到第一條,我們是做投機交易,投機得手以後就必須及時全身而退,保證本金跟利潤的安全。

我們要明白我們是怎麼嫌錢的。從表面上看我們之所以嫌錢是跟盈利的單子有關,但從本質上講,它實際上是跟交易的整體性有關,就是跟交易的思維和交易的方法有關。如果經常做一些是無效的或是錯誤的交易,從整體上講,最終的結果肯定是要虧錢的。所以一些投機大師總是在講:“交易是一門藝術,它不是一門科學。”你們可以想象一下,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的時候,他肯定是精益求精,因為凡是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家一定要把這件作品做的完美無缺。這種精神在我們做投機交易當中也要有,就是我們每做一筆單子就等於像創作一件藝術作品一樣,都要追求它是完美無缺的,只有這樣,總體累計下來,留下的都是精品,整體上才能賺錢。


想學習方法炒股,充實知識的朋友,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解決選股思路,提高買賣點的把握,關注

筆者微信公眾號:深度看盤(ID:K6006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