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了“高薪”,球員能否擺脫“低能”,網友:1000萬薪酬!配麼?

一個人的薪水多寡,可以代其身價,但財富榜單絕不是社會貢獻的價值榜單

足協大招來了?來了!

20號中國足協官方發佈了一則《中國足球協會關於各職業俱樂部暫緩簽署球員工作合同的通知》引發關注

通知要求:各職業俱樂部暫緩與國內球員簽署工作合同。

各中超俱樂部、中甲俱樂部和中乙俱樂部暫緩與國內球員簽署個人工作合同,包括但不限於草簽協議、新籤合同和續約合同。暫緩簽署個人工作合同的對象為各職業俱樂部一線隊和預備隊的國內球員。

同時公佈的還有限薪細則:中超俱樂部依然不能超過1000萬人民幣,中甲和中乙聯賽,下賽季的頂薪分別是500萬元和300萬元。

控制了“高薪”,球员能否摆脱“低能”,网友:1000万薪酬!配么?

對於一紙限薪令,廣大球迷並不感到意外,多少還覺得此令來的太晚。

近期國人心理一直不爽的國足輸給敘利亞,取得了“最差成績“,這件事又產生了“連鎖反應”,首先國足主帥意大利人裡皮,寧可不要近2億元的年薪,也要辭職保住老臉;另一邊是網上有人捕風捉影,說國足門將一擲7474萬元在上海購買頂級豪宅。當然,這件事情網上最後說是謠言,造謠者還道歉了。

但可以想象,如果在國家隊和俱樂部能踢上主力的球員,花這7474萬元買房,一定是買得起的。

控制了“高薪”,球员能否摆脱“低能”,网友:1000万薪酬!配么?

甭管是謠言還是真的,可以說明一點,咱們國足球隊員的年薪是不低的,且高得驚人。

足協這一通知發佈後,立即引發網友關注

控制了“高薪”,球员能否摆脱“低能”,网友:1000万薪酬!配么?

還有很多人表示,支持為球員限薪

控制了“高薪”,球员能否摆脱“低能”,网友:1000万薪酬!配么?

當天,同樣一則關於國足的話題上熱搜:

控制了“高薪”,球员能否摆脱“低能”,网友:1000万薪酬!配么?

14日,世預賽第5輪,國足客場1-2不敵敘利亞隊。賽後敘利亞隊長、前河南建業外援薩利赫談到贏下比賽的原因。薩利赫表示:

敘利亞球員們更加“飢渴”,比賽熱情不會因收入而改變,而中國球員比較安逸,容易滿足,缺乏一點向上的動力。

敘利亞隊長為何會有此番言論?也是因為球員薪水問題。

據錢江晚報報道,德國轉會市場中國區管理員朱藝查到了敘利亞球員的年薪,在此前比賽中頭球攻破國足球門的敘利亞球員奧馬裡,27歲正值當打之年,在國內的大馬士革統一隊踢球。他的月薪只有10萬敘利亞磅,約合人民幣1600元,甚至大幅低於我國工薪階層的收入水平。

而裡皮宣佈辭職不久,薪水便被曝光,此次“二進宮”下課共計工作175天,拿走8544萬;算上第一期裡皮任職國足主帥,總計從中國共拿走薪水超過4億!

據一份報告顯示,中超球員平均年薪約為人民幣700餘萬,歸化球員的年薪達到千萬歐元級別,這幾個數字可謂天壤之別。

控制了“高薪”,球员能否摆脱“低能”,网友:1000万薪酬!配么?

(與中國足球的現狀正好相反,武磊留洋,是降薪的)

現實情況是很多在外留洋的小將,也都抵不住國內高薪的誘惑,選擇回國。

1000萬多麼?多!

限薪令出臺後,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人發佈消息,某球員說:1000萬元真不多。

到底多不多,還是要看整個社會的價值分配,如果與范冰冰9秒戲就掙3000萬元來比,的確是不多。

可與中國各大行業的收入分配來比較,以及與現在國內聯賽的水平來對比,1000萬元好像有點多。

控制了“高薪”,球员能否摆脱“低能”,网友:1000万薪酬!配么?

(這是調查機構Sporting Intelligence公佈的2018年全球體育俱樂部球員薪資情況)

這份調查數據顯示中超球員平均年薪高達105萬美元(約724萬人民幣),在世界足球聯賽中僅次於英超、西甲、意甲、德甲和法甲這五大聯賽。

亞洲方面,日本J聯賽球員平均年薪只有31.5萬美元(約217萬人民幣),還不到中超球員的1/3。韓國K聯賽更是隻有13.3萬美元(約91.7萬人民幣),只有中超球員年薪的約1/8,澳超球員年薪比韓國K聯賽稍低,約為13.2萬美元(約91萬人民幣)。

中國足球,錢是真敢給,技術是真跟不上。

限薪可能並不能提高國足水平!

現在看看足協的限薪措施,除了可以稍稍為俱樂部省下一點錢外,對中國足球的進步能有多大幫助呢?

其實就算限薪,千萬這樣的薪酬,也足夠運動員們瀟灑了。更何況,比賽中還有這個那個獎金,還有廣告代言等。依舊可以想怎麼瀟灑就怎麼瀟灑。

當然,足球這事兒咱畢竟不是專家,頂多看個熱鬧,聽聽球員怎麼說

之前范志毅在參加一個電視節目中曾經透露,最早的時候甲A聯賽的球隊都是賺錢的,當時在上海申花踢球的時候范志毅和徐導年薪是最高的,但也僅僅是月薪3500元人民幣,但是現在的球員年輕動輒幾百萬,有的是上千萬。

控制了“高薪”,球员能否摆脱“低能”,网友:1000万薪酬!配么?

不過范志毅說,我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畢竟很多球員也就是踢10來年,踢球有很大的風險,收入高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覺得現在需要理清的是,高收益的前提是什麼?

高收益就等於高技術、好成績麼?低收益就能把技術提升麼?現在這幾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也不是;另一方面,回頭看看初心,當初大家能“成事兒”的時候是因為什麼,絕對不是為了錢。

向“錢”看,也得向“前”看,畢竟支撐事業行穩致遠的靠內心的一股勁頭兒、一種使命感成就感,不然靠錢能彌補的窟窿,也可能因為錢亡羊補牢,也許你身邊就有那種不給錢就不幹活的人,或者出工不出力的人。

為什麼敢這麼說,因為擺在眼前的一支連自己的主場都沒有,還差點成為連足協和主教練都沒有的三無球隊——敘利亞足球都能踢出成績,靠的又是什麼呢?

控制了“高薪”,球员能否摆脱“低能”,网友:1000万薪酬!配么?

在敘利亞街頭踢球的少年

監製:王俊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