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好多人處理掉大城市的房產,回老家生活,你怎麼看?

苟在深圳


現在很多人處理掉大城市的房產,回老家生活,我覺得這是件再好不過的事了!因為我也是農村人。在大城市打拼了十年,結婚五年,租房五年搬十次家,每次搬家因為孩子或者因為房子被賣了搬家時心裡那種心酸都無法形容,好像流浪狗一樣,在這裡為這個城市建設貢獻了十年,卻沒有自己的家,好在今年終於有自己的家了。但這種壓力也是很大的,有了家當然很開心,但是壓力也跟隨而來,感覺力不從心,活得很累。

每年過年回老家的時候其實是很開心的,喜歡在路上的感覺,就像旅遊(因為沒有錢旅遊)。喜歡在農村的生活,節奏慢,沒壓力,空氣好。蔬菜、水果、雞蛋、雞肉都是自家的,純天然的,怎麼煮都好吃。

在外打工一年才有幾天時間回家與親人相聚,時間總是不夠用,父母養我們一場,他們還有多少時間能等待和我們每年這幾天的相聚?我們還有多少時間能陪伴年邁的父母?我覺得我們在大城市活得也累,還不如回家發展。現在的農村不比以前了,農村也可以創業,附近也有很多工廠可以打工,錢雖然不比大城市賺得多,但賺了時間陪伴父母。乾點農活賺了健康,我很覺這是件再好不過的事了!

一輩子說長很長,說短很短,按自己的心意活著,趁現在美好的時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走自己喜歡走的路呢。





薇薇sunshine


只能說明財富聚集的速度加快了。我爺爺賣了老家的房子來上海打拼。終於有了一間老破小。老家的親戚基本都成陌生人了。現在回去已經沒有認識的人了。(大家報出名字以後,能從老家的族譜裡分析自己與他(她)的關係了)。那麼多人回去了還有認識的人,只能說明財富聚集速度越來越快了。而象我這種就要被拍死在沙灘上了。


王大仙2017


我是農村人,在外打過工,見識過城市的生活,但大城市的住行的確艱難,一個套房幾百上千萬,現在一般的年輕人安家很難,租房加上生活成本高,餘錢不多,有些會在當地小城買個房,有房了航會惦念回家就業生活,工資雖沒大城市高,但有房住有飯吃也定的下心,但一些專業在小城市難就業也得在大城市工作,想回也回來。另一種是年歲稍大的,他們闖大城市掙了錢,那時房價又沒這麼貴,有錢就買了房了,現在想休息了把房脫手,背個幾百萬回小城市再買個百把萬的房,悠閒吃老本也夠吃到死,也有回老家蓋樓房的,一百萬非常的氣派了,總之就是活的輕鬆自在些,也有說農村人情債多,一般的鄰居本家隨個禮就二百元,我這本家一百,好酒好菜吃幾頓,比上飯店划算,人際交往鄉下人嘴碎些,但也沒什麼惡意,串門閒聊免不了東家長西家短,愛說愛聽似乎成了農村的文化,但人不孤獨了,不過年輕的不怎麼聊閒天了,真正農村人青壯年打工免不了的,一畝地不到人均種的再好也維持不下現代的生活,離家不遠的城鎮也有工廠和服務業,就近上班是大家希望的,生存是第一位的。


伏草123321


我覺得這樣很不錯!等我老了的時候,我應該也是會這麼做的吧!畢竟農村裡的空氣啊,環境啊,景色啊都確實更適合老年人居住!(當然,有些一直住在城裡的老人可能不會喜歡農村的生活)

每年放假的時候都是在老家度過的,我的老家在湘西的一個小鄉村裡,交通不是很方便,網絡信號也不是那麼好,但是我很喜歡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特別是夏天的時候。早上六七點起床,聽聽鳥叫,看看遠處山上的霧氣,大口呼吸也不怕,沒有霧霾的空氣的確會清新很多。去菜地裡採摘當天的菜,每一個都掛著晶瑩的露珠,當然,路邊的小草會讓你的褲腳變得溼漉漉的。慢悠悠地弄完早飯,吃完後在菜地裡轉轉,或者去水井裡洗洗衣服,邊洗衣服還可以和鄰居們聊聊家常。井水很涼,很舒服。到了中午,可以睡睡午覺,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下午吃完晚飯後,在村裡散散步,看看夕陽,聽著村民的熟悉的鄉音,聞著隨風吹來的飯菜香味,看著遠處的夕陽與歸鳥,實在愜意。特別是農村的天空,白天是碧空如洗,晚上是滿眼星辰,美的無與倫比啊!以下都是家鄉的美景,沒有任何濾鏡哦!

況且,到了晚年,都會想落葉歸根嘛,老了會更眷念故土,所以我認為老了回到農村,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以後也會這麼做!








湖南小哥小妹


站在理性的角度上來講,現在有好多人處理掉大城市的房產回老家生活,顯示的是在城市中更多的無奈,但也不排除一部分出來的農民手裡有了一定的積蓄之後,自斷後路,回家創業的決心和勇氣。

一:無奈

樹挪死,人挪活。現在城市裡就業的機會越來越少,錢也越來越難掙。有很多從農村進入到城市,通過奮鬥已經購房置業紮根於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農民,隨著城市產業形式的調整,經濟發展方向的轉變,他們的能力和經濟實力已經無法再適應和支撐城市裡的社會環境和高消費的生活環境,被迫無奈地作出人生第二次選擇:重新回到農村繼續生活。

二:回鄉創業

這一部分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也迫於形式不得不作出重新的選擇。當他們看到國家和政府對三農經濟支持的力度越來越大,所以就看到了更大的希望,畢竟在本鄉本土幹什麼都比較容易一些,造福一方人的行為也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因此他們為了不心有所念,就賣掉城裡的房子再加上自己手裡的積蓄,目的就是為了回鄉後能夠更好的生活和創業。

總之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的哪一種抉擇,都是極其艱難的,也是極其寶貴的。從農村到城市候鳥般的遷徏,又從城市到農村的落葉歸巢,即是時代大變革中的順應,也是人類命運中的歸宿。其中的積極與希望,失敗與徘徊,前進與後退,都是人生中濃彩重墨的一筆,值得我們珍惜。

最後共勉――我若安在,花必盛開。


駱駝草的吟唱


我就是賣掉2005年在廈門購買的房子,今年3月到祖籍老家浙江杭州千島湖碧桂園全款購房一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7ff000e995a834c5e08\

任慧勇vlog


現在好多人在處理大城市的產業,想離開大城市,回農村老家去。

也許是城市壓力大,環境差,房租年年上漲,也許是在城市辦工廠難招到工人,也許是一年到頭累死累活卻掙不到錢,也許是城市拆遷導致,農民工又找不到合適的就業崗位,各行各業都不景氣,都在張貼轉讓信息,希望快點轉手,另謀生路,或者回老家種地去。



廣州海珠區康樂和鷺江正在拆遷中,到鷺江找工作越來越難了,一年到頭除掉房租和生活,打工掙的錢就沒有剩下多少了...

現在家鄉的變化也是日新月異,環境好,硬化了村村通公路...回家鄉創業也是理想的選擇。


人這輩子不可長期在外漂泊,畢竟是要葉落歸根的。


千好萬好,還是家鄉好!

今生隨緣感謝您的關注!


今生隨緣70322266168


我們這這種情況比較少,去大城市生活再回老家很難適應老家的生活!除非老家環境氣候或者經濟啥的也很好,願意處理掉大城市房產,回老家生活。特別歲數大的願意葉落歸根,不願意住水泥森林樓,迴環境氣候好的老家,可以過田園生活,修心養性,還可以和親朋好友沒時聚聚,慢慢渡過自己餘生;有的年青人不願壓力大,不願在大城市的高消費的生活,車多,人多,一天累得要命,孩子還沒人管,各種花費承受不起,還不如回老家在父母身邊,安穩過日子呢!


美36589


好事啊。十八大特別是十九大以後,全國各地一盤棋,再也不是以前那樣只是一味支持一線城市、省會城市,那樣造成大量四五六線城市地荒了、人走了,發展極度不平衡。你現在去三四五線城市看看,那裡的環境,那裡的交通,那裡的景點,那裡的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新型城鎮化,電商特色農業,都是別有一番風味的。而上一輪房地產紅利,造就了一批中產階級;而正在我們身邊不斷髮酵的移動互聯網、數字經濟更是產生了無數千萬億萬富豪。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讓這些人有機會富起來,但是他們也是付出了極大代價的,要麼學生時代比其他孩子付出得多、要麼工作時比其他同事努力得多、要麼經商時比其他人犧牲得多,現在有所收穫那麼就可以去享受生活,比如你說到這種回家鄉也是一種方式…


詠軍諮詢


人各有志,好男兒志在四方,話是這麼說,放棄大城市的生活,回到農村發展,想的是那樣美好,可真的能做到的恐怕沒幾個吧?就拿自己來說吧,當初十六歲孤身一人隨波逐流,懷著對城市的嚮往,滿腔熱血一干就快三十年,從快樂青年到中年大叔,從平淡的打工仔到擺攤小貶,從孑然一身到五口之家,一路走來,流出的汗水,付出的艱辛!只有默默的埋藏心底!在這裡從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城市,看著它們發展壯大,一座座高樓大廈亭亭玉立,在這裡一呆就是二十幾年的第二故鄉情,那捨得離開呀,只可惜要家沒有家,沒有容身之所呀?美麗的寧波,是你文明而美麗的碧山清水深深的吸引了我,讓我欲罷不能,欲離難捨,回家的路,我真的沒有勇氣呀?不是我不想家,而是家與城市的區別真的是天壤之別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