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教科書式老賴’,債權人如何保障自身權益?

自古以來口耳相傳‘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而近些年,關於‘老賴’的各類報導事件頻頻登上頭版頭條,追債無門已經成了一個社會性問題。而令債權人深惡痛絕的地方在於‘老賴們’刻意逃債,具備履行能力卻不履行法律生效文書確定的義務。如今國內昔日風光無限的一些商界大佬也淪為‘老賴’行列,讓人不由唏噓感慨,市場變化風雲莫測,禍福就在旦夕之間。而在此次疫情衝擊之下,更多的人也在因為外界不可抗力因素,面臨企業破產和個人信用破產的險境。


作為局外人,雖說老賴是經由法律判定的事實,但是也應該清楚有些老賴或許是迫於無奈,只是企業經營不善或者由於某些意外事件而被列為失信執行人的行列,對此並不能一杆子打死,保持理智審慎地看待。而也不是所有‘欠錢不還’的人就是老賴,成為老賴的前提條件是債務人被起訴,法院判決成立並強制執行,且被執行人拒絕遵從法官的判決,就是有錢不還。老賴年年有,這之中最可恨的當屬失聯的老賴,既不出面解決問題,也不同債權人協商,就是一走了之,毫無責任感可言。


為此國家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常見的有限行限購禁止高消費,列入失信黑名單等等,但是實際上那些老賴早已不在乎名譽受損會怎麼樣,而且他們總能通過各種灰色手段逃避法律的制裁和約束。比如有些老賴雖然身份受限,但是護照信息並不在聯網範圍之內,也能通過護照或其它有效證件順利購票。老賴生活好像並不因‘老賴’身份而受到任何影響,甚至比債權人過得還更舒服,這能找誰說理去?


之前筆者看過一個‘教科書式的耍賴’案例,當事人父親車禍被撞成植物人狀態,但是肇事者一直拖賴賠償,也未按要求申報財產,拒不履行生效判決,法院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受害者家庭因為籌錢治病被拖垮,最後當事人父親兩年後搶救無效去世, 而在這期間肇事者家庭“事發第二個月就買房買車,成功轉移財產,總價超過百萬”。更是理直氣壯地拒絕法院判決,甚至爆出一系列驚人之語,比如“我就是人品有問題”,還有“乾脆讓法院判我幾年得了,這錢我也不用還了”等等,簡直堪稱“教科書級”的耍賴,而這中還有說法老賴是在等被撞傷者去世,這樣可以極盡可能的減少賠償。


史詩級‘教科書式老賴’,債權人如何保障自身權益?

當事人其實只要能找到老賴可執行資產或者轉移資產的證據,那也就能夠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也許就不至於釀成生命的悲劇。現今是一個網絡社會,許多信息都會在互聯網上留下蛛絲馬跡,通過一些技術手段溯源便能查實真相,也就能以此捍衛個人的合法權益。


單憑自己或傳統催收公司也許不能做到,但是利用開源網絡技術,進行分析調查求證就可以,現今市面上已經形成了十分成熟的產業鏈,有國內首家開源網絡情報商之稱的福韻數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術業有專攻,運用情報思維及方法,專業情報師就能在有限線索中挖掘受調者更多有效信息,提供決策及司法判定依據。


還有一些民間私人借貸行為,沒想到要催收或者覺得催收不回來就乾脆不催收了,這也就更加助漲了老賴的囂張氣焰,或者對方就是像上面的老賴一樣,對於常見的方法都知根知底,也知道怎麼去應對,就是要耍賴不理不還。遇到這種情況,一方面類似‘借條’都有訴訟時效,一旦過了限定時間,法院可以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到時就算是想要也要不回來了。另一方面,作為私人其實大可以找平臺發佈,或者找專業公司合作,他們有更多途徑追回債務或者找到失聯人。


中國是一個信用社會,也許有些人可以對信用置若罔聞,棄之如敝屣,但中國更是一個法制社會,每一個國民都有法可依,違法必究。面對老賴,採用法律手段,仍然是最合適的方式。


但正如前文所述,法院判決下了,對方卻拒不執行怎麼辦?


這種情況一般是債務人失聯或者找不到對方可執行財產,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找專業的公司合作,債權越拖就越難,通過專業人士來做往往事倍功半。


以上文章所說的福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近日會開設線上沙龍活動,分享講解商債清收新思路、新手段和人格混同證據調查等。用開源網絡情報分析技術的實戰案例,為大家揭秘那些年的天價欠債都是怎麼追回來的。


如果你也遇到債務人拒不履行法律判決文書的情況,如果你也需要查實債務人背後的隱匿資產和可執行資產等,屆時歡迎觀看,感興趣可私信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