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美食之—— 酸菜賦

酸菜賦

西北美食之——   酸菜賦

夫人有飲食厭忌油膩者,多喜食酸,而北方農村之酸飯,各家婦孺皆能,大小餐館必備,做來簡單快捷,食用清爽可口,品味悠長,當為君薦。

酸飯之本,在於其酸,而酸味之源,則在於酸菜。

西北美食之——   酸菜賦


在隴上天水一帶,酸菜較為普及。其製作過程,與東北、四川、陝北等地用整朵白菜醃製或用椒鹽泡菜不同,叫“鍤(cha)酸菜”或“鈄(tou)酸菜”。

鍤酸菜時間,約在清明之後,霜降以前。酸菜之原料,往往由村婦村姑採集,她們相攜相挽,挎個竹籃或斜背個揹簍,拿個小鐵鏟,輕衣便鞋,山歌引路,於漫山遍野之間,越農田,翻地埂,穿小道,過溪澗,採以苦苣、苜蓿,再配以芹菜、蘿蔔、芥菜,包菜葉之屬。然後,切成絲、條、塊等形狀,反覆淘洗,水要寬裕,再適度烹煮,以潔淨熱水沃之,同時將椄(jie)子(從上次酸菜中留)攪成麵漿灌入,後以麥草、舊衣服等物苫住瓦缸即成。經一兩日,揭其蓋,上浮之湯汁為漿水,而下沉之者則曰酸菜。也有立冬後用乾菜鍤的,還需在冰天雪地裡將菜凍住後方能拾掇,此曰冬菜,非勤快之女人難能為之。


西北美食之——   酸菜賦


酸菜既成,啜而品之,冰涼沁肌,其味酸醇,竟能清香入脾也。醫者曰:酸味入肝,有滋陰之功。俗人云:酸菜夏可解暑,秋可潤肺,春則解躁,冬能清心。終年食之,可令腸道通暢,有降壓脫脂之效。遂使養生者趨之而不厭,經綸者食之而超俗!

然酸菜製作雖小技,而非巧手者不足達其境。故酸菜多家有之,然操持者不同,其味迥殊矣,或淡雅味正,清新爽口,令人食而不厭者,也有混混沌沌,味如殘羹,人慾作嘔者。似乎一個女人廚灶本事之高低,不在烹魚炒肉,而在於能否做好一手雜飯。

西北美食之——   酸菜賦


酸菜尤喜潔淨,菜缸裡一旦誤入雜物,或撈酸菜時筷子帶有面汁,則起泡沫,女人們避諱,便稱酸菜“發了”,實乃酸菜已腐爛矣。即使平常,一旦缸裡泛起白花,須及時掠起撇掉,否則,也會“發”掉。

西北美食之——   酸菜賦


酸飯種類繁多,以形別之,曰一鍋煮、漿水面、饊飯、攪團、拌湯、色蘭兒(音)等;以面料別之,則有蕎麵酸飯、包穀酸飯、高粱酸飯、燕麥酸飯、雜麵(豆類)酸飯等,種類繁多,不一而足。此為,還有機器面,手擀麵之分。漿水面操作簡單,沸水,下面,加酸菜即可 ;一鍋煮較為常見,也為多數人所青睞,其關鍵在於三要素:酸菜、洋芋,手擀麵。再將酸菜以胡麻油熗了,加韭、辣、醬佐之,其味更足,更見其神。食之者多忘其形,更有甚者,此餐未畢已思下頓矣。人有高檔宴席不享,而垂涎一鍋煮者,非鮮也。久居外地之人,提起“一鍋煮”就能勾起一股濃濃的鄉愁,經久不散。

西北美食之——   酸菜賦


酸菜之妙用,最數豔陽酷暑之際,若從麥田豆壠歸來,丟下扁擔,小憩場圃,一手揮汗,一手從南牆根端起媽媽或妻子備好之酸菜漿水,一陣豪飲狂嚼,頓覺周身舒泰,不禁暑熱立退,倦意全消。或若燥熱上火,口舌潰爛,清油調酸菜,頗見功效。

若在大雪紛紛之際,架起火爐,煮些洋芋,燦爛如花,或烤些洋芋,其色金黃,配以酸菜大蔥,可令食慾大增;焐餑兒就酸菜,也算美味;若欲食饊飯,佐料再盛,缺了酸菜,則趣味泯然矣。

臘月年關時節,竟有以酸菜就豬肉而食者,與餐館之酸菜魚有異曲同工之妙。

嘗因故,餘居西安做租客兩年之久。其暑之烈、秋之燥,令人難以排遣,不禁情思楚楚,百無聊賴。長夜難眠之際,所思有三:親情、友情、一鍋煮。


西北美食之——   酸菜賦


有朋相約來訪,不畏遠途,攜帶酸菜、手擀蕎麥麵、韭菜、蘿蔔、大蔥、辣醬諸料。吾妻甚喜,一時間,一盆一鍋煮,四個佐菜,擺在床頭,那久違之酸飯,色鮮味醇,清香襲人,一陣虎咽浪吞,頃之食畢,啜而品之,只覺三味具矣。雖斗轉星移,倏忽數載,至今思來,濃濃其味,泛自心頭,難以忘懷。

酸菜曰:“慚也愧也!吾自民間野地市井而來,貌不驚人,形單味只,難登大雅之堂,無有誘人之姿,唯君鍾愛而譽之有加矣。祈君無以為念,休落世人之垢病歟。”

西北美食之——   酸菜賦


答曰:“君勿自卑耳,世間有人,能將君與親情友情比肩相重,則見君之生命力源遠流長矣;君勿自謙耳,今之世人崇尚飲食之天然清香雅潔,青睞綠色食品之安全無害,君能吸日月之精華,飲自然之甘露,若好自為之,勿為汙水所染,勿為農藥所傷,則世人所羨之而逐也。

倘若有人於陽春三月,著春服,舞春風,執鐵鏟,挎竹籃,逡巡于田間地頭,以效陶潛採菊東籬,挖點苦苣,採些野菜,品君之美味,其怡然自得之狀,豈非桃花源之樂乎?”

王善來,男,家居清溪河畔,甘谷三中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