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由宮崎駿大師導演,吉卜力工作室和華特迪士尼公司合作發行的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於1989年7月29在日本上映,一如既往的展現了宮老想象與現實交融的世界。上映票房為43億日元,而發行收入為21.7億日元。這部電影也是日本1989年票房最高的電影。在豆瓣上以8.6的分數擠進了top250強的席位。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豆瓣評分8.6

電影中13歲的小魔女琪琪離開家獨立修行,開啟了一場自我成長之旅。整部電影非常的溫馨,情節也很簡單。不僅僅是闡述了自我成長的真諦,也展示了宮老一貫的“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更深入了揭示了“迷失與迴歸”的真正意義。讓我們普羅大眾,在觀看溫馨的電影的同時,也能引發真正的思考。

接下來,我將從文章的明暗線的配合,價值導向作用和對成長的思考這三個方面來詳細的解讀一下這部電影。

明暗線的配合:是對崇尚天空,追求自由的主題的完美呈現

嚮往天空,追求自由是宮崎駿的動畫裡從不曾缺少的主題。那麼,在這部電影裡,到底是怎麼來表現的呢?

(1)琪琪的天賦--飛翔,以及她做為魔女必須要完成的離家修行-明主題

琪琪作為魔女,她的天賦是飛翔,她其實是人們飛翔的想象力的化身。作為人類,是無法像魔女一樣,有一個掃把就可以飛向天空的,所以她也是代表了人類對自由飛翔的渴望。就像蜻蜓第一次看到琪琪,就被她吸引住了,因為琪琪會飛。

但琪琪畢竟是想象中存在的,她也只能停留在神話中,很無奈也很遺憾。為了彌補這種無奈和遺憾,所以電影安排了另一條暗線來減輕這種遺憾。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琪琪的天賦-飛翔

(2)以蜻蜓為例的普通人對飛翔的渴望和嚮往-暗主線 

一開始琪琪離家的那個晚上,當她在廣闊的天空中飛翔的時候,一架飛機從頭頂上飛過。這代表了人類對天空的征服,也表現出了人類的想象與現實。

小男孩蜻蜓,他會不斷的靠近琪琪,就是因為他迷戀天空,而琪琪恰好會飛,滿足了他所有的好奇心。

蜻蜓同時也是一個飛行俱樂部的成員,而這個組織的存在也表示了普通人對於天空和飛翔的追求。無論是他自制的帶有螺旋槳的自行車,還是那個龐大的熱氣球飛艇都代表了人類對於探索天空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蜻蜓對琪琪的喜歡源自於她會飛

還有畫家姐姐,當琪琪失去魔法後,當她走進畫家姐姐的小木屋時,看到的是一幅畫:美麗的少女騎著長著翅膀的白馬和烏鴉,還有一隻可愛的獨角獸一起在森林的上空飛翔。這無疑也是代表的普通人類對天空和飛翔的嚮往。

作為普通人,她不能像小鳥一樣有翅膀,也沒有與生俱來的魔女血統可以讓飛翔。但她有畫筆,這隻畫筆讓她完成了飛翔的理想。

這條條暗線表明,每個人都有夢想,也都有滿足實現自己夢想的方法。大家對自由的解讀和表達或許不盡相同,但嚮往本身就已經很難得可貴了。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人們對琪琪會飛感到非常驚訝

價值導向作用: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

無論是《龍貓》還是《千與千尋》亦或是《天空之城》,都有一個不變的主題,就是保護環境。

2020年一開年,澳洲大火,新冠肺炎,肯尼亞蝗蟲等等,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在提醒著我們要保護大自然。我們都是地球上的生命共同體,少了誰,存活的那一方,生活都不會太好過。

在宮崎駿的作品裡,對於環境,他始終有一個觀點: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相處的。這不僅僅是他一貫的思想,我想,這也應該是全人類的共同奮鬥目標。

電影中,所有的動物都擬人化了,他們有思想,純真可愛,樂於幫助。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吉吉很單純可愛

貓在我們的印象中,一向都是高冷孤傲的象徵。但黑貓吉吉不是,雖然外表平平無奇,但它同時又非常可愛。它會生氣,但又很理解琪琪。想法非常的單純,但又一直不離不棄。在陪伴著琪琪成長的同時,它也真正的成長起來。

還有火車上的奶牛,天空下自由飛翔的海鷗,護子同時又親人的烏鴉,小男孩家裡的老狗。

特別是那隻老狗,我在看到它叼起吉吉的時候,我還以為要傷害吉吉,但沒想到是來交換布偶黑貓的。我想,如果家裡有小狗的話,看到這裡,應該都會會心一笑。

而我們印象中從不近人的烏鴉,也乖乖的站在那裡當畫家的模特。如果沒有畫家姐姐的善待,我想,烏鴉們也不會如此的親近人類。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這句話從來就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動物用行動證明了,它們真的愛我們。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相處的

《主持人大賽》中董卿說過一句話:“在人和大自然的關係中,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即使人類在一段時間內取得了勝利,也不會是永久。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

這並不是信口開河,17年前的非典,原宿主是蝙蝠。試想如果人類不吃蝙蝠,還會不會出現非典呢?我想,還是會的。因為,即使不吃蝙蝠,也會吃其他野味。

黨的十八大提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說明環境保護主題已經是全人類必須要重視的問題了,而我們做的還不夠,是因為我們認識的還不夠深刻。

網絡上常常會把動物擬人化,以此來警醒人們:不要再破壞大自然,也不要再濫殺動物了。

假如動物和植物也和我們人一樣具有高等智商,會說話,會使用武器,那人類和動物之間會發生什麼呢?是和諧共處?還是弱肉強食,互相殘殺?誰又會是最後的勝利者呢?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人與自然是利益共同體

對成長的思考:即使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迷失了自己,也要永遠別忘了笑容和純真

之前第一次看,我覺得這是一部關於自我成長的電影。後來我又仔細分析了一下,我發覺這也是一部關於迷失與迴歸的較量的電影。

成長通常是一列單行列車,就像《千與千尋》裡那列無迴路的海上列車一樣。人們所以為的成長都是在現實生活的影響下,開始擺脫一些自認為是幼稚或者不成熟的表現,來實現自我成長以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同,這或許就是現世社會的生存法則。但宮崎駿則不這麼想,他認為恰恰是成長使人們丟掉了最寶貴的純真。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激情的開始

一開始,琪琪來到這個海邊小鎮,是開心的,興奮的,充滿幹勁的。第一次送貨成功讓她的信心大增,和每個人交談都很熱情。但一段時間之後,她變得鬱鬱寡歡以致於失去了魔法。

那麼,是什麼讓她開始迷失在這座小鎮呢?

(1)無聊單調的工作

作為魔女,她一開始除了飛翔沒有別的能力,所以,她選擇了運送貨物的工作。但長時間的單調乏味的工作讓她漸漸失去了興趣,沒有客人的時候又百無聊賴。看著其他的女孩子穿著光鮮亮麗的衣服出去玩耍,自己卻只能守在櫃檯前,還要運送著沉重的貨物。

這種沉悶的工作讓她開始思考:我除了送快遞還能幹什麼?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單調的工作

(2)小女孩的愛美之心得不到滿足

13歲的年齡,正是青春期開始愛美的時候。出發前,琪琪就曾向媽媽抱怨過:不想再穿著這件既難看又沉悶的魔女裙。在她停下的城鎮裡,女孩子們都穿著漂亮的衣服,這讓她愛美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開始自卑起來。

在別的女孩子可以穿的漂漂亮亮的出去玩耍時,自己卻只能守在店裡等待工作的到來,這讓她非常的羨慕。

當蜻蜓邀約她去參加派對時,她因為沒有好看的衣服參加派對而苦惱。之後因為送鯡魚餅而淋溼衣服,更是極大的傷害了琪琪的虛榮心。最後,她只能疲憊又沮喪的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作為魔女,她不能像普通的女孩子一樣在13歲的年紀可以出門自由的玩耍,註定會失去很多美好的東西。但她同時又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這種愛美之心和魔女的身份發生了衝突,讓她開始迷茫:我這是怎麼了?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琪琪嚮往漂亮的衣服

(3)固有的偏見讓她的心靈有了隔膜

首先,先入為主的觀念讓她覺得像蜻蜓這樣的孩子就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所以她來的第一天就自動的將自己與其他的孩子們劃開了界限。雖然她和成年人都交談的很好,但畢竟和同齡人更有話題可聊。然而琪琪一開始就將心靈封閉了,導致她無法交到真心的朋友,這讓她十分的孤獨。

雖然她最後開始慢慢的接受蜻蜓的示好,但一旦她看到他的那些朋友,馬上又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回憶。最後,氣憤的離開。

其次,每天都穿著土氣的衣服讓她非常的自卑,這讓她非常害怕與同齡的孩子們交往。害怕被嘲笑,害怕被看不起。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固有的偏見造成心靈的隔膜

這種自卑心理在我們大多數普通人身上其實都很常見。青春期大家都很愛美,但很害怕別人嘲笑自己,看不起自己。這種人,通常被別人稱為“高冷”。而高冷,常常是自卑的代名詞。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生存的壓力,渴望被他人認同以及固有偏見造成的心靈隔膜,讓很多人都開始迷失,像琪琪一樣常常會問自己:那個天真的琪琪到哪去了?

人活一世間,是物質世界的節奏太快了,以致於無心欣賞路上的風景?還是外在的東西太多,讓我們迷失了本心,從而離我們內心的純淨越來越遠?

我想,這個問題,不只是值得琪琪反思,也值得我們反思。

琪琪最後失去了飛翔的魔力,我想,關鍵原因並不在那場雨,而是原本了無雜念的心開始充滿了自卑和虛榮,所以她飛不起來了。

我們的眼睛和心靈,總是看見了太多外在的東西,而看內心的太少。在成長的道路上,唯有不失本心,才能夠走得更遠。

《魔女宅急便》:人生是一場苦旅,我們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唯有不失本心,才能走得更遠

結語:

現代社會,高度壓抑的生活重壓不僅壓在成年人身上,也壓在孩子們身上。而《魔女宅急便》也十分明瞭的表達了宮崎駿對這個社會的反思與同情。

在琪琪失去魔法之後,她來到了畫家姐姐寧靜的小屋裡,她問道:“要是還是沒法飛呢?”畫家姐姐回答:“那就停下來,出去散散步看看風景睡個午覺什麼事也別做。”

我想,宮崎駿通過這部影片不僅僅想要告訴我們成長的真諦。也是在警醒我們,要注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更是在告訴我們:即使這個社會如何的紛繁複雜,我們也不要丟掉我們最初的純真。

當我們迷茫時,不如停下腳步,享受當下,仔細的思考下:我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我是 ,左手寫作,右手帶娃,專注情感與育兒。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交流,感恩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