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美國鮰魚安家宿遷的故事

春“曉”|美國鮰魚安家宿遷的故事

剛捕撈的美國鮰魚

(速新聞記者 汪學飛 通訊員 張影)近年來,原產於美國密西西比河的“魚中貴族”——美國斑點叉尾鮰魚(簡稱“美國鮰魚”),因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沒有細刺,逐漸成為市民餐桌上的“新寵”。據瞭解,在市湖濱新區黃墩鎮,有一家在全國很有影響力的美國鮰魚養殖基地——江蘇蘇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流水槽養殖鮰魚基地。3月13日,記者慕名前往,聆聽美國鮰魚安家宿遷的故事。

步入養殖基地,南面三個新挖的塘口散發出陣陣泥土的氣息。“這是放養魚苗用的。”養殖基地技術總監李國祥告訴記者,魚苗在這裡長到二三兩重,再移入北面的大塘口裡,在大塘口長到2公斤以上才捕撈出售。

春“晓”|美国鮰鱼安家宿迁的故事

自動化投餵

記者發現,在每個養殖塘口旁,都有幾個體型巨大的罐子。據瞭解,這些罐子是存放魚飼料用的。基地目前所有養殖塘口都實行自動化投餵。

採訪時,工人啟動按鈕,魚飼料從大罐子裡通過管道運送到自動投料機,再從自動投料機裡噴灑出來,落入水中。成群的大魚從水底竄出來,搶奪魚食。

“我們基地共有7個養殖塘口,面積超過4000畝,每年出產美國鮰魚5000噸。無論是養殖面積還是年產量,在全國都是數得著的。”養殖基地負責人王委自豪地告訴記者。

春“晓”|美国鮰鱼安家宿迁的故事

新挖的塘口

王委今年30多歲,是宿城區王官集鎮人。因為出生漁家且從小愛吃魚,上大學時,他選擇了水產專業。大學畢業後,他就在這一領域摸爬滾打,通過幾年的小打小鬧,賺取了第一桶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隨後,王委開始琢磨如何把業務做大做強。經過考察,他發現黃墩鎮緊鄰駱馬湖,地勢低窪、水域資源豐富,非常適合水產養殖、加工。

於是,在2009年,王委在黃墩鎮投資建設一個年加工能力達兩萬噸的魚產品深加工企業——魚糜加工廠。由於訂單多,加工量大,每到生產旺季,他的一個加工廠就能把周邊地區的白鰱“吃”光,讓眾多的養殖戶跟著賺錢。

春“晓”|美国鮰鱼安家宿迁的故事

魚料儲存罐

幾年後,王委打算延長產業鏈,上馬水產養殖項目。

養啥魚好呢?王委考察了很久,最終選中了“魚中貴族”——美國鮰魚。那時候,中國不少地方都開始人工養殖美國鮰魚。

2017年,王委在黃墩鎮政府的幫助下,投資近億元建設了江蘇蘇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流水槽養殖鮰魚基地。同時,他不斷摸索新技術,上了自動增氧機、自動投料機。通過安裝推水曝氣設備,形成動態循環流水式生態養殖模式。

春“晓”|美国鮰鱼安家宿迁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