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多數人都對名利趨之若鶩。

尤其是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恨不得一窩蜂的把你的價值壓榨乾淨,迫不及待地揠苗助長。

貪婪、擔憂、茫然、焦慮,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在追逐這條路上眼裡只有終點。

不論感懷了多少遍的“在乎的只是沿途風景”,到頭來,始終不會去“慢下來,等一等靈魂”。

而汪涵,似乎在這個名利場裡活得很慢。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他是國學家、書法家虞逸夫先生門下最後一位關門弟子。

慢下來,是他的老師告訴他的箴言,畢竟人生寥寥數十年,倘若行色匆匆,必然會失去很多沉澱。

就像他的筆名澡雪先生一樣,“澡雪”出自《莊子·知北遊》:“汝齊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

意思是清除掉意念中庸俗的東西,以求淨化心靈,使自己的心志保持一個精神飽滿的狀態。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敬業,是他身上最顯著的標籤之一。

有一期《天天向上》,汪涵因為痛風,導演勸說他休息一段時間,以身體為重,自己去跟觀眾解釋。

可汪涵反問到:“那怎麼行,要對得起觀眾”,於是,我們便在節目上看到汪涵拄著黑色雨傘。

不明真相的觀眾還以為是別樣的設計,其實,一整期節目他都在硬撐著微笑。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不止如此。

2007年,由於連軸轉的工作導致他患上了肝病,甚至在節目現場流鼻血,眼睛總是佈滿血絲。

那段時間的汪涵,身體極其憔悴,每週要打三次干擾素,吃30粒藥丸,一個月瘦了12斤,幸好病情好轉。

但是他沒有急於休息,而是再次投入到節目錄制,因為工作人員看到他在身邊,就覺得天不會塌下來。

他是大家的“定心丸”。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高情商是他身上的另一個標籤。

身為湖南衛視的“臺柱子”,他和何炅一直以來都被人們比較,糾結於他倆到底誰才是一哥。

面對這個問題,汪涵說:“何炅是一哥,我是他大哥,而湖南衛視是一所深宅大院,自己和何炅就是兩隻石獅子。

我希望何炅的《快樂大本營》和自己的《天天向上》,一個收視率,一個美譽度,讓這兩頭石獅子就這麼十年二十年的蹲下去。”

一個簡單的比喻,輕鬆化解難堪,既給足對方面子,也讓自己不失尷尬。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這樣的高光時刻還有很多。

如在第三季《我是歌手》舞臺上,對孫楠臨時退賽的救場;在金鷹節上,關於“危機感”的發言。

以及《天天向上》吳京、謝楠那一期,表演推手時對歐弟說”臺灣我們不推,拉回來“。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除了會說話,人脈關係也是他為人樂道的一部分。

《天天向上》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當我們要請一些難搞定的嘉賓,最常用的辦法就是跟他說,涵哥特別喜歡您,一定要我們邀請到您。對方一聽,就很少有人會拒絕。”

還有他一個電話就能幫遠在哥本哈根的劉濤追回400萬,與捷克總統嘮家常,和馬雲稱兄道弟,同陳道明是知己,陳丹青、梁文道等人是他的座上賓。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可他最看重的不是這些。

藉助自己的影響力名利雙收的同時,他在誠惶誠恐的活著,時刻言行斟酌,要求自己放下濁,摒棄欲,走的踏實一點。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長沙的鬧市之中,有一個叫做培榮書屋的地方。

房間裡有三個閱讀區,屋內窗明几淨,有古樸的桌椅、老舊的蒲團、雅緻的書架。

在書屋的一面牆壁上掛著汪涵的詩稿:“離離山間樹,灼灼陌上花。驟雨息人跡,犬吠見農家。蓬草引門徑,粗陶盛淡茶。老婦笑問客,何來話桑麻。”

他很低調,從不為書屋做宣傳,也不會商業化,只希望有人到這安心讀書,就夠了。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距長沙十幾公里外的靖港,有一個叫做澡雪山房的私塾。

這座山房是虞逸夫先生所贈,並告誡他好生用作,汪涵將其改為私塾,教授傳統文化和手工藝,旨在傳道授業解惑。

這是他夢想之一,把全國鄉村裡的空置山房利用起來,聚少成多,讓教育不再變得遙遠。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他的第二個夢想,即保護方言。

我們總會在節目中聽到汪涵熟絡的用各地方言和嘉賓們聊天,如蘇北話、上海話、重慶話、廣東話等等。

這得益於他小時候在多語言的環境下長大,家裡有天南地北的親戚朋友,耳濡目染下,便對方言駕輕就熟。

他堅信,人不能忘根,而方言就是讓人記住自己從哪裡來的載體。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他在湖南省博物館建立了一個館中館,裡邊有大大小小的方言,有耄耋老人,也有咿呀小孩。

他組建了一個課題組,組員全是研究漢語的博士,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學生,把湖南劃分成57個片區,計劃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將這些語言全都記錄下來。

最終的成果全都無償捐給湖南省博物館,至於開銷方面,大都由汪涵一人承擔,先期資金就投了500萬。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汪涵說:“其實方言很浪漫。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語言、方言正在一天天隨著人們向前的腳步漸行漸遠,他能夠感受到這種緊迫感。”

他希望更多的年輕人也能感受到,並參與到語言保護中來,讓他們有更多的信心去講家鄉話。

說白了方言就是“我說,你懂,他不明白”,這不就是愛人之間的情話嘛。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他做這些自然會有質疑。

第一個便是他的妻子楊樂樂,曾問他:“別人都用名聲賺錢,你卻幹著花錢的事兒。”

汪涵笑著回答道:“有錢,任性。”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曾有人提過這樣一個問題,你見過最成熟的男人是什麼樣子的?

有個高贊回答是,像汪涵,面目清和,心有乾坤,做人做事總是恰到好處,不會鋒芒畢露也不用盡斂才華。

乍聽像吹捧,可仔細一品,汪涵確實如此。

對恩人,心懷感激;對愛人,痴心如初;對兄弟,不離不棄;對師長,程門立雪;對工作,一絲不苟;對社交,浪裡淘沙。

在聲色犬馬的娛樂圈,汪涵活得像一個「異類」

“他是雅味悠遊之光,溫文儒雅,以卓爾不群尋跡光陰;他是清風爽朗之光,得失方寸,以榮辱不驚遊弋光影。

他歷經滄桑八面玲瓏,卻以獨立的人格、淵博的學識在世俗中活的像個世外的高人,遺世而獨立。”

這都是汪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