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出生在平凡家庭,你有沒有抱怨過父母?

魅文字


誠邀!我就出生在非常平凡的家庭,從來沒有抱怨過父母。

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出身,從我出生到懂事都是看著父母 每天都辛苦的勞作,家裡非常困難,小時候媽媽平時帶我,爸爸去地裡幹活, 那個時候我家裡住的都是土房,媽媽還自己做鞋子穿呢,爸爸每天都早早就去地裡幹活了,直到很晚才回來,爸爸每次回來我都跑過去,爸爸每次怎麼累都開心的把我抱起來,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的。

時光流逝,我上學了,我們農村那個時候都是土路,不下雨還行一下雨走路非常泥濘,遇到下雨天爸爸都是揹著我把我送到學校,學校離家兩公里的距離,到了放學不是爸爸就是媽媽來接我,天天如此,後來我上中學了,離家裡更遠中午騎著自行車回家吃飯,那個時候家裡還很困難,生活也不好,也沒啥菜,但是每次中午回來媽媽都是想方設法給我弄點好吃的,家裡養了幾個母雞平時下蛋媽媽都捨不得吃,每次中午回來都給我炒雞蛋吃,現在想起來心裡都不是滋味,很感激父母,懂得了父母對自己的愛。這也是我從童年到少年時期的一段插曲,就是現在我成家立業了,父母還是怕我什麼都做不好,經常的幫我呢,現在經濟條件好了,父母也老了,有事候看著父母滿頭白髮心裡很難受,現在生活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是比上不如比下有餘吧,我要努力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在我心裡雖然我出生在平凡的家庭,但是我從沒有抱怨過父母,我只有感恩父母,我要好好的照顧好父母,讓他們晚年幸福!最後在這裡我祝所有的父母身體健康,晚年幸福!





天堂鳥111


我剛參加工作時也抱怨過父母,抱怨父母沒有本事,也沒有門路,幫我找一個好一些的工作,或者有認識幾個貴人,提攜一下我,教我走上升官之路;或者有雄厚的資本,可以作為我創業的基石。要創業,一窮二白;要鑽入上層,無人引薦,看來我註定要平凡窩囊一生了。

但是自從我有了孩子之後,我發現我以前的抱怨是多麼的無情和自私!“懷裡抱兒孫,才知父母恩。”我做為孩子的父親,對於改變家庭現狀,出了全力,但也沒有改變多少。我,一個平凡人,又能為孩子創造多麼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呢?我能不能像我的父母當年那樣全心全意地撫養孩子呢?

父親為了我們幾個孩子,拖著重病的身體,竭盡所能的操勞。他不到四十五歲,頭髮全白了,身體削瘦不堪,牙也差不多掉光了,稍微天一涼,咳嗽個不停;母親一年四季,風裡雨裡,泥裡水裡,揹著土熨斗、畫粉、剪子、針線,四里八鄉地奔波,給人做裁縫活、玩針線,討生活,在人家家裡沒有做完的話,拿回家繼續連夜做。我小時候晚上睡覺時,母親經常坐在"東方紅"縫紉機前,給人趕製新衣。我睡夢中能聽見縫紉機斷斷續續地響。有時候醒來,母親累得趴在縫紉機上睡著了……

父母奉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和智慧,把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我小時候每次生病發高燒,母親都要擔驚受怕。最嚴重的一次,是二十多天高燒不退。母親看遍周圍的所有醫院,不見好轉,無奈之下,找民間的一個老中醫。剛開始他也不收,母親說:“死馬當活馬醫吧,出了事我不尋你。”

母親為了取悅於老中醫一家人,給他們幹農活兒、洗衣、做飯、賣菜,整整兩個星期。在這期間,老中醫被母親的誠意感動了,開始給我推拿按摩,連續數天,我上吐下瀉。老中醫始終不斷地為我全身推拿按摩,特別是背部,我的高燒慢慢退了,想吃飯了,母親懸著的心才像一塊沉重的大石頭一樣落了地。

父母的養育之恩,我沒齒難忘!而我又會不會是孩子眼中無能的父親?

所以,我只能停止抱怨,反思自己,力求奮發有為。雖然也可能註定自己一生碌碌無為,但也要像父母一樣,為我的孩子儘可能地創造更好的生活,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也許我的孩子會像我當年抱怨我的父母一樣抱怨我,但我至少要全力以赴,拼搏進取,做到無怨無悔。盡我最大可能地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鍾子美


從我記事一來我父母就已經是中老年人了,可是我們家總吵鬧不休,原因就是我大哥大嫂嫌棄父母沒能力給他們富有的生活,我哥大我十幾歲,當時我就想,父母都這麼老了,每天沒日沒夜的工作,而哥嫂這麼年輕為什麼要在這抱怨年老的父母,從那以後我好像變得乖了,一心想著等我有錢了我不讓他們受哥嫂的氣,很欣慰我實現了我的願望,希望父母在天堂也快樂幸福[祈禱][祈禱][祈禱]






菁菁11495


從來沒有抱怨過,很愛他們。

出生在農村家庭,爸爸當過十幾年民辦教師,後來改革的時候被刷下來了,沒有了收入,之前收入也很低,那個時候我剛上初一。他種地,修車,賣面,去做農民工,幹了很多工作,養活我和妹妹,哄我們上學。媽媽就是家庭婦女,也種地,字都不認識幾個。

現在我和妹妹都大學畢業工作了,我學法律,通過司法考試,考上了公務員,上班快十年了。妹妹去年大學畢業,學醫的,考了一個社區服務中心。我婆家也是農村人,公公打工,婆婆幫我看孩子,我和老公上班,他也是一般的上班族。妹妹還沒有結婚。

這樣的工作生活顯然不可能改變我們的家庭整體狀況,我父母依然在外打工賺錢。

但是他們覺得很知足,很愛我們,同樣我也很愛他們。

這就是平凡人的平凡人生,也不過是大多數人過得平凡生活吧!用力活著,用力愛。


挪威的院子992


這世上,人的出身是無法選擇的。不管是貧窮或富有,出生何種家庭,都應該感謝父母,讓自己來到這世上走一趟。

既然出身無法選擇,如果出生在平凡家庭,也不該報怨父母,沒有給自己富足的生活,應懷感恩之心報答父母。

我出生在平凡家庭,父母都是工薪階層人士,勤勞,善良。

在我記憶裡,儘管那個年代孩子多,家庭不富裕,父母都是盡最大努力讓我們過得好。只要哪個孩子想多讀書,總是全力支持。

我哥哥考上重點大學,在八十年代是很了不起的,當時家裡很困難,工廠也不景氣,我母親就在家養豬,砍柴換錢供哥哥唸書。

我小時候腿子突然站不起來了,父母每天除工作外,天天晚上,父親騎著自行車載著抱著我的母親,去十里以外的醫院給我治療,風雨無阻,由於治療得及時,我終於能正常走路,雖然還是落下一點後遺症,給我後來的人生帶來一些陰影,但我從來沒埋怨過父母,感恩父母對我的不放棄。

雖然父母沒有給我的人生給予很大的幫助,一切靠自己努力才獲得較好的工作成績,但我永遠愛我平凡的父母。


暮春時


從未抱怨。父母給我們生命,又把我們撫養成人,已經很是不易,有什麼理由去抱怨呢?

其實,我分享一下我的家庭情況吧,我家裡有三個孩子,我是老二。有一個姐姐,還有一個弟弟。一般對於農村家庭來說,老二是不太吃香的。有時候幹活還要被說。我小時候不但沒有姐姐的乖巧,也沒有弟弟的寵愛,唯獨比較倔犟。有些事情一旦不合我意,就要鬧。因為這事沒少捱揍。後來慢慢長大以後,性子才收斂很多。

家裡是做小生意的,天天都要忙,我上大學的時候,第一次一個人出遠門,沒有父母陪同。是跟著閨蜜兩人一起走的。後來畢業工作,回家的時間更少了,只有假期才回去。現在越來越覺得對不起父母,陪伴他們的時間太少。

對爸媽,更多的是感恩。


sunny小秦


一些出生平凡的人在生活不如意的時候,總是把失敗的根源歸咎自已的父母。怪父母不給自已俊朗的相貌,怨父母沒有萬貫家財,恨父母沒有隻手遮天的權勢。這是不對的,是很不負責任的自卑。我出生在平凡家庭,從來沒有抱怨過父母。對他們,我只有感恩。

一.感恩他們給我生命。

父母把我帶到這世界,使我見識了許多美妙的事物,經歷許多人世間酸甜苦辣,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所在。沒有生命的依託,一切都是虛妄。

二.感恩他們教會我勞動。

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讓我幫做家務。掃地做飯,挑水洗衣,餵雞打穀。勞動使我知道生活的不易,也使我獲得生存的技能和獨立的品質。勞動,影響我的一生。

三.感恩他們教我做人道理。

父母從小就教導我做人要誠實,尊重長輩,愛護弟妹,人窮志不窮,付出才有收穫。他們以一個凡人並不深遠的見識用樸素的言詞傳遞給我的道理,讓我受用一生。

我的父母沒給我出眾的相貌,萬貫的家財,威武的權力。但他們生我養我,教會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我感恩他們。


無名的浪跡人


我也想抱怨,可是沒可抱怨傾訴的對象。。

因為我5歲時母親就被騙拐外地20多年了杳無音信。。。在17歲時剛參加工作,勞累的父親不幸病逝了。。。從此無依無靠的我只能選擇默默承受,獨自生活,奮勇拼搏。努力掙錢改變自己。。

如今34歲的我,通過自己努力,已在株洲買了房子,有了車子,雖然我現在也很窮,但我給了自己一個安逸的家,同時煉就了一顆獨立自主的自信心。

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此生不能儘子之孝道而非常遺憾。何來抱怨一說。。

現在我反而覺得,能有抱怨的對象是一種幸福的象徵,因為說明你的父母年輕健在。。好好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吧。。知足常樂。

想想敘利亞和阿富汗,還有伊垃克,那些因戰爭迫害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身為和平年代的中華兒女,比起他們。。我們是有多幸福。。


在家創業講師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不能抱怨父母,父母把我們辛辛苦苦的養大成人,我們就感恩戴德了。我也是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父親在十九歲就參加了抗日戰爭,日本投降以後又參加瞭解放戰爭,在戰場上廝殺了八年,並且戰功赫赫,全國解放以後回到家為了過自己的小日子辭去了國家給安排的工作,不幸的是,我爸和我媽結婚以後只過了七年,我媽就去世了,就留下了我們三姐妹,我的兩個姐姐是我媽帶過來的和我是同母異父,我當時才六歲剛剛記事,我爸帶著我們三姐妹日子過得特別苦,吃了上頓沒下頓,實在熬不過去了就去民政局請求幫助,每次都是從民政局拿回百八十元,我爸就很高興了,在七幾年一百元錢就能支撐大半年,我從上小學到高中畢業全都是國家給的助學金,家裡根本就沒錢供我上學,那個時候我爸在生產隊一年掙的公分一天就幾分錢,還不夠一年吃糧錢,記得小時候沒少吃麥麩子的味道現在還記憶猶新,我媽去世時才四十七歲,我爸和我媽是同年,我媽去世以後有很多人給我爸提媒的,我爸怕我們姐妹仨受後媽的氣一直都沒有再婚,直到把我們姐妹仨養大成人。這就是一個很平凡的父親,一個很平凡的家庭,我不但沒有沒有抱怨過反而我一直都覺得我的父親很偉大很偉大!



用戶蘭玫


沒有怨恨,也沒有太多的愛意。

生活在單親家庭,沒有見過母親的容顏,只是在夢裡模糊的想象著一個女人,那大概是母親的樣子,她遠遠的看著我,我遠遠的看著她。

從沒有怨恨過她,我的家人也沒有在我面前說過她的壞話,反而極力讓我在18歲以後可以去認她。反到是我骨子裡的倔強,讓我不想邁出那一步,也許我是想給奶奶一個承諾。

我想如果奶奶頭腦還清晰(上天怕她難過,帶走了她的記憶),我想她也是極力贊同我去認母親的,因為在她意識還清晰的時候,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她也沒說過母親是個壞女人,奶奶說:她個子很高,雖說不上貌美天仙,打眼一看也是一個漂亮媳婦,她不愛笑,也很少言談,但是個正經過日子的女人,如果她沒有離開,我家會是很好的一個家庭。奶奶唯一說她的不好,也是脾氣有點倔,我隨的鐵鐵的。母親的倔,奶奶說是她丟了一隻母雞說起。母親養的雞,跑到了別人家的院子裡,別人家不承認這是母親丟的雞。奶奶說不就一隻雞嗎,回頭我給你一隻。母親認死理,我的雞,憑啥說那不是我的。最終還是以母親抱走自己的母雞回家收場。

奶奶說:母親走的那天是我們村裡的大集。那天,奶奶坐在大門口裡縫被,母親的二嬸子來了,跟母親在屋裡說了一會子話,然後母親就跟奶奶說:娘,我回趟孃家。奶奶說:月份大了,注意身子。母親答應著就走了。奶奶也不曾想,懷孕八個月的兒媳婦,一去再也不回來了。

我和奶奶再見面時,我已經是個40天的嬰兒了。那天奶奶正在棉花地裡拾棉花,村裡有個跟奶奶差不多大的女人,急匆匆的跑到我家棉花地的地頭跟奶奶說:大嬸子,你家兒媳婦把孩子放在村大隊辦公室了。奶奶帶著棉花包,在村大隊辦公室見到了我。這個又醜又瘦的孩子,從此搭上她這輛錯班車,然後吃雞蛋長大了。

我也是從那天開始,就再也沒有見過母親。在我十幾歲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聽嫁到我村裡的母親村裡的人說:不是你母親不來看你,是你那姥娘不讓她來。哪有娘不疼孩子的。我把你的照片帶給過她,自己個躲在偏房裡,一邊看照片,一邊哭。那說的女人說的津津有味,我聽的也津津有味。她說完,沒事人一樣回家了。我聽完,夜裡我還是像沒聽過一樣無憂無慮的睡去。

或許母親沒有錯,父親也沒有錯,至於那萬惡的姥娘,我不好評價,如果說萬惡的姥娘有錯,那爺爺可能要算作同夥。因為我不想我的爺爺是個壞蛋,所以也就不評價那萬惡的姥娘。歸根結底,這是一個大時代下的悲劇,是誰創造了“換親”這種變態的婚姻形式?創造的人可能沒有想過,這門特殊的藝術,帶來的不僅僅是兩樁婚姻的失敗,還是兩個女人一生無法釋懷的痛,還有兩個孩子殘缺的童年,以及這一生都伴隨的自卑的性格。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家庭悲劇。萬幸的是,我沒有因為畸形的家庭環境,而成長為一個不務正業的社會混混。

我的潛意識裡,或許母親像“棗花”一樣的無助、柔弱、可憐。如果當年的她衝破世俗誓死不嫁或者誓死不離,現如今該是怎樣一副畫面?其實她和姑姑都是婚姻的犧牲品,至關重要的一點,或許她壓根就沒有愛過父親,只是應付婚姻而懷孕,所以她也不見得有多喜歡我。但是姑姑卻是難以啟齒的痛,我理解她思念孩子的苦楚,又不能跟外人過多的交談,那種難言的想念不可得的感覺,就這樣折磨了她三十幾年。因為她撫養她的孩子到兩歲多。我現在也從不跟姑姑討論關於這裡面的一切,不想再在傷口撒鹽。

無論童年多麼的艱難,還好,我就這麼長大了,還長得比有些吃奶的孩子高。生活雖不是富裕的很,也可以自己養活老婆孩子。家庭環境影響了我的前半生,後半生,我想用自己的努力走出它對我的牽絆。

心向陽光,無懼風雨,一切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