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新鮮出爐:中國四大“十強”,成都佔了三個!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新鮮出爐:中國四大“十強”,成都佔了三個!

2018年9月12日,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主辦、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家協辦的“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發佈會”在廣州召開。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4)由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從營商環境、金融體系、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城市聲譽等方面對全球重要金融中心進行評分和排名。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發佈

北京上海進入全球十強

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共有100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其中全球前10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悉尼、北京、蘇黎世、法蘭克福。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

中國金融中心指數”出爐

涵蓋全國31個金融中心城市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

此外,在論壇上還發布了發佈了第十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該指數利用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實力、金融市場規模和金融生態環境等四大領域的91項指標綜合評價我國金融中心發展的優勢與不足,旨在為我國金融中心科學發展提供參考依據和有益啟示。第一期CDI•CFCI於2009年發佈,其後每年更新一次,動態反映我國金融中心建設的最新進展。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

第十期CDI•CFCI的評價範圍涵蓋我國31個金融中心城市,包括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和六大經濟區域的28個區域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排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天津、南京、重慶、武漢、蘇州、鄭州、西安、大連、濟南、福州、青島、廈門、長沙、瀋陽、無錫、寧波、昆明、合肥、哈爾濱、石家莊、烏魯木齊、南昌、長春、南寧、溫州。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

相對上一期指數,第十期CDI•CFCI中 31個金融中心城市得分全部上升,其中得分上升幅度最大的5個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杭州、廣州和南京。排名上升的城市有8個,排名下降的城市有7個,另外16個城市排名保持不變,其中福州排名上升了4個位次,杭州、大連、石家莊均上升了2個位次。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

四大金融中心“十強”

成都上榜了三個

“金融產業績效十強”

“金融產業績效十強”金融中心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廣州、成都、杭州、西安、天津和鄭州。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分項競爭優勢十分顯著,其金融業發展的規模效應已經遠勝於其他區域金融中心。南京首次在金融產業績效上超過廣州和成都,躋身全國第4。

“金融機構實力十強”

“金融機構實力十強”金融中心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杭州、成都、重慶、南京和蘇州。本期該分項評價指標引入了有關地方準金融類機構的評價,包括私募基金、融資租賃、融資擔保和第三方支付等四項指標,受此影響,地方準金融類機構發展較為活躍的深圳、杭州等地的得分有了明顯提升,其中,深圳本期得分增長大幅提升25.5分,杭州則大幅增長11.6分。“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在這裡十分顯見,四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所佔據的金融機構資源和綜合實力超過了其他區域金融中心的總和,四大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實力得分之和(810分),超過其他27個金融中心合計分值(803分)。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

“金融市場規模十強”

“金融市場規模十強”金融中心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大連、鄭州、杭州、廣州、南昌、武漢和濟南。上海金融市場“一枝獨秀”,全國性金融市場幾乎都集中於上海,使得上海得分遠高於其他城市;深圳憑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優勢緊隨上海繼續保持第二的排名,憑藉在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的相對活躍表現,以及在區域股權市場的規模優勢,與上海之間的得分差距有所縮小;在本期新引入的區域股權市場評價方面,除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外,廣州、杭州、武漢和南昌等地的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發展相對較好,截至2017年底,四個城市各自的股交中心掛牌企業數均突破了4000家,形成了較強的規模優勢和良好的市場活躍氛圍,是區域金融中心中在區域股權市場發展方面的佼佼者。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

“金融生態環境十強”

“金融生態環境十強”金融中心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武漢、成都和重慶。金融生態環境分項競爭力與城市發達程度存在很高的相關性,北、上、深、廣四個一線城市充分體現了自身整體生態環境的優良,其得分也遙遙領先其它城市。本期廣州在金融生態環境方面首次超過深圳,躋身全國前三。杭州、南京、天津、武漢、成都、重慶、蘇州等區域金融中心,憑藉自身在經濟基礎、城市美譽度等方面的相對優勢,較其他區域金融中心有較好的競爭優勢,在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排名中脫穎而出。

在以上四大金融中心“十強”之中,成都就佔了三個。近幾年,在政策的扶持下,大量人才和創業團隊湧入成都,推動了成都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的進程。其中,成都金融城是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區域。截至2018年5月底,成都金融城已聚集各類金融及配套機構超過1656家,包括金融類機構531家,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總部409家,配套高端服務業機構716家。

在金融城範圍內的交子金融夢工場,年內合計運營面積將超過8萬平方米,交子金融夢工場也將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金融科技產業眾創空間。預計到2019年,交子金融夢工場運營面積將超過15萬平方米,吸納一萬五千名從業人員,交子金融夢工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規模金融科技創新創業聚集平臺。

大量聚集的金融領域相關企業,推動成都金融業的發展,進而促進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設。

整體來看,本期中國內地金融中心評分出現較大提升,排名穩中有進,體現出中國金融中心在全球的地位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金融中心城市被全球金融專業人士所熟知。隨著中國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及金融體制的不斷健全,中國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將進一步釋放,在全球的影響力也將不斷提升。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鲜出炉:中国四大“十强”,成都占了三个!

(成都金融城小編據綜合開發研究院整理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