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消寒詩序冊》

金農(1687-1764),浙江仁和或錢塘(今杭州)人,久居揚州。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又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別號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稽梅主、蓮身居士、龍梭仙客、恥春翁、壽道士、金吉金、蘇伐羅吉蘇伐羅佛家經典上“蘇伐羅”即漢文“金”字,蘇伐羅吉蘇伐羅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壇掃花人、金牛湖上會議老、百二硯田富翁等。

人金農生際遇坎坷,平生未做官,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曾被薦舉博學鴻詞科,入京未試而返。生平好遊,晚寓揚州賣書畫以自給。妻亡無子,遂不復歸。

金農的書法藝術以古樸渾厚見長。他首創的漆書,是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金農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於紙面。所用的毛筆,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象刷子刷漆一樣。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起來粗俗簡單,無章法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有磅礴的氣韻。

最能反映金農書法藝術境界的是他的行草。他將楷書的筆法、隸書的筆勢、篆書的筆意融進行草,自成一體,別具一格。其點畫似隸似楷,亦行亦草,長橫和豎鉤都呈隸書筆形,而撇捺的筆姿又常常近於魏碑,分外蒼勁、靈秀。尤其是那些信手而寫的詩稿信札,古拙淡雅,有一種真率天成的韻味和意境,令人愛不釋手。楷隸本之國山及天發神讖兩碑,而自創一格,在隸、楷之間。印章擺脫文、何,浸淫秦、漢,偶亦用此兩碑法。喜為詩歌、銘贊、雜文,出語不同流俗。年五十始從事於畫,涉筆即古,脫盡畫家之習,良由所見古蹟多也。初寫竹師石室老人,號稽留山民,繼畫梅師白玉蟾,號昔邪居士。畫佛號心出家盦粥飯僧。又畫馬自謂得曹、韓法,趙王孫不足道也。其山水花果佈置幽奇,點染閒冷,非復塵世間所睹,蓋皆意為之。問之則曰貝多龍窠之類也。傳世書跡有《度量如海帖》,今流入日本。《盛仲交贊》,絹本漆書。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金農楷隸《消寒詩序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