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老祖宗的肺腑之言

有一句俗語,叫做“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什麼是“從良妓”?顧名思義,就是從良後的妓女。那“過牆妻”又是什麼?為什麼在古人的眼裡還不如妓女?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老祖宗的肺腑之言

晚清時期的妓女

娼妓起源於周朝時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但真正走向興盛是在唐宋時期,至明代中晚期達到巔峰狀態。一直到民國時期,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普通百姓,都盛行到妓院尋歡作樂,一擲千金。

從唐代開始,還出現了官府經營管理的“官妓”,也稱“公妓”。所以,古代的娼妓儘管地位低賤,但由於官府認可,合理合法,也算一個正當的職業,所以民間有“笑貧不笑娼”的說法。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老祖宗的肺腑之言

民國時期的妓女

當然,並不是每個妓女生下來就是妓女,大多是為生活所迫,為了生存而無奈選擇淪落風塵。有些女孩子因為家庭變故、無依無靠,從小被賣到青樓。有些妓女甚至是罪犯的女眷,身不由己被迫賣身。

身為妓女,每天要面對形形式式不同的男人,只能強顏歡笑,有苦難言。她們何嘗不想過正常的家庭生活?一家人和和美美,女人相夫教子,勤儉持家。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老祖宗的肺腑之言

晚清時期的妓女

所以每個妓女都有一個心願,希望遇上一個情投意合的好男人為自己贖身,然後託付終身,過上平凡的日子。

再回到“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這個話題。所謂“過牆妻”,來源於南宋詩人葉紹翁的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指的是那種像潘金蓮那樣的女人,總喜歡跟圍牆外面的隔壁老王們眉來眼去、暗送秋波,說不清道不明。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老祖宗的肺腑之言

潘金蓮(劇照)

在世人眼裡,妓女的職業是出賣色相,無論長得多美,對男人來說不過是玩物而已。其實對妓女來說,她們也是閱人無數,每一次都只是逢場作戲。

作為妓女何嘗不想脫離苦海?如果有那麼一個男人,能夠不計較過去而接納自己,那麼她會加倍珍惜來之不易的新生活,死心塌地、生死相隨。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老祖宗的肺腑之言

民國時期的妓女

在歷史上就有這樣的例子:民國時期的一代名妓小鳳仙,原是老北京“紅燈區”八大胡同的一名妓女,當她遇上了生命中的男人——蔡鍔將軍之後,投入了一個女人全部的愛情。

為了掩護蔡鍔逃出北京,擺脫袁世凱的監視,小鳳仙甚至願意為他付出生命的代價。當34歲的蔡鍔不幸病逝,深愛著他的小鳳仙經受不住打擊,毅然告別了塵世繁華,隱姓埋名一輩子。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老祖宗的肺腑之言

小鳳仙和蔡鍔

相比於“從良妓”,如果娶了“過牆妻”式的女人,對男人來說只會平添無限煩惱,何苦呢?古人說“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