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禍得福”的明朝財政


“因禍得福”的明朝財政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用白銀的時候,沒有銀元,都是用散碎銀兩?在明清時代的商鋪裡面,一般都要備有稱碎銀子的秤。如果遇到零頭,還要現用剪子去剪銀子。既然銀子的用量那麼大,國家為什麼不鑄造銀元呢?從明代萬曆年間開始,中國人用銀元,用的都是海外流過來的,用洋錢,要不怎麼後來中國人稱銀元叫“現大洋”呢?

“因禍得福”的明朝財政


奇怪,中國用金屬鑄幣,這是從秦始皇之前就成熟的技術啊。歷朝歷代都鑄造銅錢啊。怎麼到了銀本位的時代,反而不鑄造銀幣呢?

鑄造銀幣的好處很多。最明顯的好處有兩項。

  • 第一,民間交易方便了嘛,不用每次交易都現秤;
  • 第二,國家真要財政困難,也可以在銀元的分量,成色上耍點花樣,小小地搞一點通貨膨脹。

這麼有好處的事,為啥不幹呢?

至少在明朝,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朱元璋不讓。

“因禍得福”的明朝財政

朱元璋畫像

怎麼回事呢?

我們在中學就學過,宋朝的時候,中國就已經有了紙幣。這是個領先世界的發明,但也引發了領先世界的災難。為啥?因為政府一旦有了紙幣這個工具,那是真忍不住,忍不住開動印鈔機搞通貨膨脹。宋朝、元朝,一次次的劇烈通貨膨脹,就是這麼來的。

“因禍得福”的明朝財政

宋代交子圖片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時候,這是個對經濟一竅不通的人。他就想了,以前發行紙幣之所以搞不下去,還是朝廷不夠狠。瞧我的。

朱元璋發行的紙幣,叫“大明寶鈔”。設計得很漂亮。而且考慮到當時很多人不識字,還用圖畫的方式,在上面畫了錢串的樣子,方便民間使用。貼心吧?但是“大明寶鈔”的奇葩之處在於,它作為紙幣根本沒有準備金。如果老百姓要拿金銀找朝廷換這種紙幣,朝廷非常歡迎。如果反過來,你想拿這種紙幣找朝廷換金銀,那門兒都沒有。這不就是明搶嗎?民間當然就不用這種紙幣。

“因禍得福”的明朝財政

大明寶鈔

不用沒關係啊,這種紙幣背後也不是一點東西也沒有。給它背書信用的,就是朱元璋的刀啊。

朱元璋就規定,民間不得用金銀來交易,也不許以物易物,必須用銅錢,或者是這種紙幣。

但是在收稅的時候,這個規定就反過來了,交稅你不能只交紙幣,必須有30%用銅錢或者是金銀。那你想,老百姓為了湊交稅用的金銀銅錢,只能花高價的紙幣去買,結果當然就是紙幣的大貶值。

你也別以為只是民不聊生,官員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本來明朝的官員俸祿就不高,朱元璋覺得,還可以再搞回來一點,要不你們拿工資的時候,也別拿金銀、銅錢、糧食,也搭一點紙幣?

朱元璋發工資,一般搭三成紙幣進去。到了明成祖的時候,紙幣的比例就更高了。高官是四分米、六分紙幣。小官本來就工資低,所以客氣一點,六分米、四分紙幣。到了明憲宗的時候,官員的工資,一品官實際上的月工資只有20石米,比唐朝的七品官還要低。官員怎麼辦?只好靠貪汙解決生計問題。這也是明代官場腐敗的一個根本原因。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說,這種搞法經濟能不崩潰嗎?

還真就沒有,為啥?因為當時的行政效率到不了真的禁絕金銀的程度。皇帝命令不許用,但民間還是偷偷地在用。

“因禍得福”的明朝財政


到了明宣宗時期,就是朱元璋死了之後30年左右。皇帝還下令,要求禁絕金銀的使用,民間買賣,如果用了一錢銀子,要罰紙幣一千貫。

但是即使這樣也沒用了。到了明英宗的時候,朝廷終於放鬆了對用銀子的禁令,朝野可以名正言順地用銀子了。這個結果,各級官員當然也出了不少力,他們自己也不願意拿紙幣發的工資啊。

但是明朝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講祖制,朱元璋定下來的事,尤其是寫到祖訓裡的事,後來的皇帝是絕不敢明目張膽地廢棄的。所以,後來雖然可以公開用銀子了,但是朝廷出面鑄造銀元這個事,還是不敢幹的。這就可以回答我們今天一開始提出來的那個問題了。為什麼那麼長時間,中國只能用碎銀子,沒有自己鑄造的銀元,要用只能用外國的現大洋,就是這個原因。

但是紙幣廢除了嗎?沒有。朱元璋的“祖訓”還是很威武的。“大明寶鈔”在貨幣市場上已經和廢紙一樣了。但是在皇帝看來,還是很有禮儀性的。逢年過節,皇帝還會裝模作樣地向大臣發放寶鈔作為賞賜。這個禮節一直保留到了最後。但是紙幣作為朝廷的財政工具,這個作用是沒有了。

你看到這兒也許會覺得很憋屈,這大明朝的經濟這樣不是給毀了嗎?

沒有。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這麼折騰了一道,大明朝的民間經濟反而空前繁榮起來。為啥呢?

“因禍得福”的明朝財政


你想啊,此前的漢代,會用鑄造分量不足成色不足的銅錢的方法搞通貨膨脹。宋代會用濫發紙幣的方法搞通貨膨脹。但是,明朝政府,一開始就把紙幣給玩崩潰了,而朱元璋又特別自信地搞了條祖訓,不許用金銀。以至於後來的明朝皇帝,根本就沒有機會重建中央財政對貨幣的信用。所以只能把貨幣的職能交給了天然的貴金屬金銀。散碎流通的金銀雖然效率不高,中央政府做手腳的空間非常小,所以明朝沒有通貨膨脹。

結果是啥呢?兩條。

第一,明朝政府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偷偷摸摸搞通貨膨脹的機會再也沒有了。你別覺得著一定是好事哈。通貨膨脹是壞事,但是在那個時代,這也是政府高效率地籌集資源應對突發危機的重要手段。明朝的中央朝廷沒有這個手段。

第二,這就是好消息了。民間金融體系擺脫了政府的擺佈,變得更加健壯。到了明代後期,民間經濟空前繁榮。這是個因禍得福的故事。

同樣的情節大反轉,在明朝歷史上還有一次。

剛建國的時候,朱元璋恨透了蘇州、松江一帶的老百姓。為啥?因為這塊兒地方原來是張士誠的地盤。張士誠很得民心。朱元璋就不高興了。當皇帝之後,就拼命給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加稅。每畝要收三十五升糧食。是其他地方的幾十倍。蘇州一個府繳納的稅收,有時甚至比一個省的稅收都要高。

那這對江浙地區來說,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後來的事實證明,沒準是好事。

因為種地肯定是活不下去的,稅太重了嘛,所以,很多人乾脆放棄了土地,去經商,有的成了城裡人,有的成了手工業者,所以,明朝的江浙地區不僅有發達的商業意識,也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江浙一帶不僅變得更加富裕,也成了文化的核心區。明清兩代,江浙一共出了二百零二名狀元, 朱元璋重點迫害的蘇州府就獨佔三十五名。朱元璋在天有靈,估計想破腦袋也不明白,為什麼當初的刻意懲罰反而成了蘇州人的機會。

今天我們講的是兩個初衷很壞,結果反而導致了還不錯的的故事。為什麼會是這樣?

因為朱元璋想要的這種超級權力,只會一味蠻幹。

第一,它只看到自己控制住了什麼,但是看不到自己被什麼控制住了。

第二,它只看到自己堵住了什麼,但是看不到自己打開了什麼。

你看,權力越強大,盲區就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