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推遲開學,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致家長:推遲開學,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理想的教育應該體現為,每一所學校都是一個家庭,每一個家庭都是一所學校。


疫情當前,開學推遲了,這段時間也有不少家長在家辦公,無形中,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多出了很多。


家長可以在這個難得充裕的時間裡,對孩子做好啟發、引導和教育。因為教育,


不一定非要發生在學校。


01

推遲開學,你就是最好的老師


病毒會傳染,讓一個個人經受磨難,品格會傳承,讓一代代人更加堅強。


每一個人應該是自己孩子的老師,每一個人要成為自己孩子的榜樣。


在這個特殊時期,孩子們會變得更敏感,他們會努力捕捉每一個信號,解讀每一個表情,洞察每一個景象。


你外出買菜,為家人冒著風險;你閉門不出,為生活守候希望;你服務社區,為社會貢獻力量。


——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在向孩子們言傳身教。每一個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耳濡目染、經歷成長。


打開電視,與病患共情,你默默流下的淚水,會化為孩子心中的悲憫;推開窗戶,向瘟疫挑戰,你緊緊握住的拳頭,會化為孩子人生的力量。


你糾結,孩子們可能更糾結;你迷惘,孩子們可能更迷惘。你的驚疑,或給孩子們造成困擾;你的畏怯,或給孩子們帶來恐慌。你沉浸其中的抱怨,會成為孩子們成長之中的魔咒;你無法自拔的消極,會成為孩子們面對生活的無望。


你的思維,可能就是孩子未來的思維;你的胸懷,可能就是孩子未來的胸懷;你的態度,可能就是孩子未來的態度;你的方式,可能就是孩子未來的方式。


你怎樣,孩子怎樣,未來就會怎樣。


樂觀豁達會傳承,堅忍不拔會傳承,與人為善會傳承,幽默風趣會傳承。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用自己的行動去體現什麼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用自己的人生去詮釋什麼是道德、良知、信仰。


你播下的火種,能把孩子的心點亮。


致家長:推遲開學,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02

生活是一個大考場


什麼是集體主義、什麼是契約精神、什麼是規則意識,什麼是社會公德,都是考試的具體選項。


不戴口罩,你對知識缺乏尊重;外出聚會,你對規則隨意踐踏;閉居簡行,你對號召積極響應;志願服務,你對責任強化擔當。


——你用實際行動提交答案,孩子會悄然把你的答案記在心上。這些或許就成為孩子心裡的標準答案,對他們的人生產生深遠影響。


所以,不可疏忽大意,不可視若無睹,不可投機取巧。請讓孩子看到你的恪守,看到你的誠信,看到你的孜孜不倦,看到你的奮發向上。


每一天,你都在為自己答題;每一天,你都在為孩子未來的人生打樣。


致家長:推遲開學,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03

家庭是一個小課堂


放下手機,關上電視,讓兩代人在彼此的心靈之間搭建互聯網。


給孩子講一講故事。


故事裡有未來的世界,有對科技的發展,有對瘟疫的征服,有對生態的建設,讓孩子們的想象力展開翅膀。


故事裡有門外最近發生的事——醫生、護士、志願者、快遞員、清潔工,人人都是故事裡的主角,大家在緊要的時段裡,紛繁的環境下,跌宕的情節中,先後露面,紛紛登場。


故事裡有淚水,有笑容;有急切的呼喊,有無盡的盼望;有寒冷的飛雪,有溫暖的燈光;有剛剛重獲的新生,有突然逝去的夢想;有不幸坍塌的願念,有堅強挺立的脊樑。


——我們的故事裡有未來,我們需要怎樣的未來?

——我們都是故事裡的人,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

——我們都在體驗著人生,如何鋪展我們的人生?


致家長:推遲開學,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04

家是什麼?


讓每一個孩子體會到,窗外風起雲湧,家是為你遮風擋雨的篷帳,家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


教育就發生在家裡。讓孩子們和你一起鋪床、洗衣、摘菜,體會生活的瑣碎,以及瑣碎裡的勤勞、細緻;讓孩子們和你一起分享、感動、悲憫,感受世事的變幻,以及變幻裡的從容、善良。


告訴孩子,有些家庭不能團聚,孩子們的爸爸媽媽在防控一線,正因為他們的不懈付出,才有我們此刻的安詳;有些家庭遭遇不幸,他們需要愛,需要我們提供更多的幫助,去溫暖他們的心房。


很多年後,當孩子回想這一幕,在危機四伏的日子裡,一家人抱團取暖,相互體貼,相濡以沫,一起體會愛,一起約定,為社會、為更多的人付出更多的愛。這個約定,值得永遠銘記。這段時光,值得永生珍藏。


每一個家庭都是一所學校。親愛的家長,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請做好孩子一輩子的榜樣。


致家長:推遲開學,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05

特殊時期,你可以做孩子的這6科老師


1、做孩子的“衛生與健康教育”老師


疫情期間,個人衛生是被提及最多的話題之一,“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等等,這些衛生好習慣成了防控疫情的關鍵。


可能家長在平時重複、嘮叨了無數次都未必有效,但現在學校、社區、各種媒體都在反覆強調良好生活習慣對防止疫情的重要性,家長要做的就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知識接受能力,讓孩子瞭解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並以身作則,和孩子一次次地把這些習慣做到位:從公共場所回家以及飯前便後認真洗手,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曲肘遮住口鼻,外出佩戴口罩等。


2、做孩子的習慣養成老師


這個“加長版”的寒假,如果任由孩子每天在床上躺著、沙發上坐著,不停地刷手機、看電視,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會讓他們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等過段時間回到課堂上,孩子會很不適應嚴肅、緊張的學校生活,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學期的學習。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把一日生活、學習安排具體化為一張作息時間表,清楚列出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鍛鍊身體,什麼時候娛樂遊戲,養成好習慣。


特別重要的是,一定要全家人一起培養好習慣,切不可家長只是管束孩子,而自己卻在賴床、刷手機、吃零食。


致家長:推遲開學,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3、做孩子的情緒管理老師


恐慌和緊張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有一定的傳染性,家長如果不能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


疫情期間,孩子需要持續待在家裡,外出活動減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持續累積和積壓。


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及時進行正面疏導和緩解,也可以通過運動、音樂、閱讀來幫助孩子減壓,保持積極心態。


4、做孩子的風險教育老師


今天的孩子們都是被呵護著成長,他為什麼需要了解風險是什麼?千萬別說這事和孩子無關,孩子本來就是社會的一員,他也需要關心國家大事,尤其是和每個人都有關的事。


在眼前這段特殊日子裡,給孩子們引入一些“風險教育”,正當其時。哪怕模模糊糊地多懂得一點,都是有益的——“風險”是什麼,有可能以什麼方式到來,常見的、不多見的風險各有哪些?讓孩子慢慢知道,要敬畏風險,學會發現風險,懂得規避風險,生活裡最大的風險是看不到風險。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當危險來臨,我們能做什麼?這也是孩子的必修課。


5、做孩子的品德老師


家庭是一個小課堂。放下手機,關上電視,讓兩代人在彼此的心靈之間搭建互聯網。


給孩子講一講故事。故事裡有未來的世界,有對科技的發展,有對瘟疫的征服,有對生態的建設,讓孩子們的想象力展開翅膀。


故事裡有門外最近發生的事——醫生、護士、志願者、快遞員、清潔工,人人都是故事裡的主角,大家在緊要的時段裡,紛繁的環境下,跌宕的情節中,先後露面,紛紛登場。


故事裡有淚水,有笑容;有急切的呼喊,有無盡的盼望;有寒冷的飛雪,有溫暖的燈光;有剛剛重獲的新生,有突然逝去的夢想;有不幸坍塌的願念,有堅強挺立的脊樑。


致家長:推遲開學,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6、做孩子的思想政治老師


家國情懷、舍小家為大家,疫情期間,不是空話。一段段感人的視頻讓人潸然淚下,一個個出征前的場景把“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真實展現。


明知道會有被感染的危險,甚至會有生命危險,但他們仍舊選擇了衝鋒在前……這是其家國情懷的真情流露。


親愛的家長們,所有這些課程,不用劃分學期,不用搭建課堂,不用準備講義。


它們有個共同的主題,就是幫助孩子認識生命、認識科學、認識家、認識國家。


大人們把自己為人父、為人母的職責盡到,把自己作為社會一分子的職責盡到,課就能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