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善良教育不可少,家長可以這樣做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如果要有同情心的話是一件好事。因為擁有同情心的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同情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因此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家長一定要注重對孩子同情心的培養。有同情心的孩子天生就有能力理解甚至分享別人的感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更容易用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但給身邊人滿滿的正能量。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善良教育不可少,家長可以這樣做

富有同情心的人不論是對待自己的朋友、親人還是一些毫不起眼的事物都能給予愛和關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於孩子的同情心一定要給予更多的鼓勵與幫助,不要將孩子的同情心當做愚蠢的行為進行打擊與嘲笑。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善良教育不可少,家長可以這樣做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1、給孩子樹立榜樣

儘可能表現出對孩子的溫情和同情。孩子的學習方法之一就是觀察。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將通過觀察周圍人的所作所為來學習,並受到他們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懂得珍惜別人的感受,理解別人的悲傷、沮喪、痛苦,或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表現出理解和同情,這樣家長就能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如果孩子表現出消極的情緒,家長就應該對孩子給予幫助,知道孩子的情緒得到緩解。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善良教育不可少,家長可以這樣做


 

2、讓孩子們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讓孩子們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從而感受他人在經歷一些事情後的悲傷與喜悅的情緒。比如,家長和孩子外出時看到一個小女孩因為自己喜歡的東西丟了在哭泣,此時家長就可以問自家寶寶:“如果你最喜歡的東西丟了該怎麼辦?你會難過嗎?”通過這樣的方法就可以讓孩子注意到他人的情緒,從而對此進行思考。在此過程中,孩子同情心就可以得到逐漸的培養,對於他人的幸或不幸都可以有感同身受的理解。那孩子在面對這些事情時,就可以對他人進行適當的幫助。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善良教育不可少,家長可以這樣做


3、讓孩子飼養小動物

日常生活中許多孩子都對一些可愛的動物情有餘鍾。因此家長就可以藉助孩子這一喜好來進行同情心的培養。家長可以讓孩子養一些他喜歡的小動物。在孩子飼養小動物的過程中,就可以逐漸培養起孩子的愛心與同情心。並且在飼養小動物的這一過程中,孩子也可以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善良教育不可少,家長可以這樣做

4、幫助孩子養成與人分享的習慣

在生活中一定不要讓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習慣,因為自私的人凡事只想自己,對於他人的感受毫不顧忌。這種的類型的人往往在社會上寸步難行,無法融入集體生活。在孩子與同伴進行玩耍時,家長可以用語言和行為進行引導,讓孩子學會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好吃好玩的東西,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同情心的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善良教育不可少,家長可以這樣做

同情心一種顧及他人的思維,也是使孩子善良的基本。富於同情心的孩子總是會和處境不利的人換個位置思考,感受到別人痛苦的不幸,這是一個人具有良善特質的基礎。通過研究發現,同情心使孩子們能夠很好地掌握社會交往能力和人際關係。只有懂得關懷別人的人,才能輕易得到別人的認可和社會接受。最近的社會問題不斷持續,校園裡經常橫行霸道,青少年的心理建設問題已經成為很多父母的苦惱,在這個時候,同情心變得更加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善良教育不可少,家長可以這樣做

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可以先從好性格開始培養,梅梅建議繪本《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養成》,幫助孩子養成好性格,具有同情心。

購書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