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份疫情謠言防護指南,請查收!

“喝酒能殺滅新冠病毒”“鼻孔抹香油可以阻斷病毒”“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病毒”“新冠肺炎確診病人挖洞逃出醫院”“武漢衛健委副主任患病躲藏”……這些謠言你聽過幾個?在疫情背景下,這樣的謠言不僅會歪曲事實、誤導公眾,還可能加劇緊張情緒,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人類的戰“疫”歷史上,在與疫病較量的同時,也往往伴隨與謠言的鬥爭,這幾乎成為一個“規律”。今晚我們不聊疫情防護,談談謠言防護。

送你一份疫情謠言防護指南,請查收!

災疫會讓人產生焦慮、害怕、驚慌等情緒,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緊張情緒壓過了理性,謠言就獲得了“肥沃”的土壤。在疫情期間,人們出現情緒波動,對信息的需求變得格外強烈,而各種信息、傳言、謠言也大量產生。人們“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態,也讓人們對信息的辨別力則相對變弱。正因如此,在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尤需政府對失靈進行“校準”:一方面及時發佈信息、糾正不實消息,另一方面提升各類公共信息的透明度、可及性。在充足的陽光下,有充足的權威信息,謠言才能無處藏匿、恐慌更不會蔓延,這是一條寶貴的經驗。

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個人來說,面對謠言就只能“隨波逐流”“束手就擒”。恰恰相反,作為獲取信息的“終端”,我們每個人的意識和選擇也能發揮巨大作用。有人拿這次疫情和當年的非典相比,發現兩次疫情所處的輿論環境已發生很大變化。2003年時,流行的是論壇、博客、qq,一種全民意義上的網絡輿論空間還未形成。而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全方位普及,微信、微博、短視頻等媒介形態進一步豐富,網絡已經成為信息流通、觀點融合的“樞紐”,但同時也不可避免伴隨著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風險。在此背景下,應對謠言的挑戰,實際可以轉化為另一個命題:在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我們如何甄別真實、有效的信息?

送你一份疫情謠言防護指南,請查收!

首先我們建議的是,在獲取關鍵信息時,要變被動為主動。互聯網的海量信息讓人應接不暇,容易給人一種優質信息“唾手可得”的錯覺。特別是算法推薦的廣泛應用,讓“投餵式”的信息獲取方式大為流行,這就更容易讓我們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接受謠言傳遞的信息。疫情期間,瀏覽一些關鍵消息,不妨拿出逛商場、逛超市時的挑剔眼光,查查信息的“原產地”“保質期”,最好來個“貨比三家”。甄別信息虛實,其實比鑑別商品真偽要容易得多,有時你與真相的距離就是一次信息檢索。但恰恰這種主動發現、獲取的意識和能力,反而在今天的網絡環境下變得相對匱乏和稀有。互聯網解決了信息“量”的問題,但同時也帶來“質”的麻煩,對此我們必須保持警惕。

不被謠言滋擾,也需要理解真相的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為什麼常常會出現“真相還在穿鞋,謠言卻已跑遍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發現真相必須經歷一個過程,傳言和真相之間必然會有“時間差”。而網絡在提升我們獲取信息的效率、讓傳言跑得更快的同時,也就拉大了這種時間差,反而給滋生謠言帶來了空間。很多時候,我們已經習慣了在看到一個驚悚的標題後,迅速點擊右上角分享出去,卻忘了給調查、核實、驗證留下一些時間。互聯網解決了信息傳播效率的問題,但同時也為我們獲得更加完整、全面的信息製造了麻煩。對此,大家在這個拼手速的年代不妨“慢人一步”“讓子彈多飛一會兒”,也許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昨天的睡聊我們提到,為什麼很多長輩在疫情初期不重視,疫情中間又過度緊張,情況稍有好轉時又盲目樂觀?除了他們的“倔強”,另一個重要原因,也在於他們更容易被網絡上的一些謠言和極端信息帶偏,從而失去了理性的認知和判斷。我們不能苛求長輩在網絡上也具備一眼洞穿真相的能力,畢竟他們是互聯網的“插班生”,與“原住民”更沒法比。但這足以給我們一個啟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媒介、不同的信息傳播方式,也需要與之匹配的信息認知、理解和處理能力。也許通過這次疫情,我們不只提高了身體免疫力,也提升了頭腦“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