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視界超不過你的想法,想法決定活法,升級想法,人生無限

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這個詞如今被各類雞湯,宣導的神乎其神,雖說雞湯喝多了容易中毒,但是思維模式這個確實很重要。


舉個例子:

在優衣庫出來之前,我們都認為好衣服,貴是正常的,因為門店都開在核心商圈。但柳井正確不這樣認為,優衣庫通過對供應鏈的改造優化,同樣開在核心商圈,讓老百姓用極低價格,買的品質特別好的衣服。柳井正也憑著優衣庫問鼎日本首富。


限制我們的不是世界,而是思維裡的牆。

思維模式的優劣決定了我們人生的高度,思維模式就是我們如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係,從而決定了我們如何去行動的一套思維模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我們衡量思維模式的標準是它能不能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果能,那就是一種好的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也叫受害者模式,把責任問題都推卸給別人,認為人的才能一成不變,他們會把發生的事當作衡量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標尺。

他們認為聰明人應該永遠成功,他們會極力掩飾不足,不愛學習。

不接受失敗,一旦失敗,就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他們覺得自己心情變得不好,一定是外界的原因造成的,而不是自己的原因。他們以為換個環境,就能改變生活,於是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從這個人身邊換到那個人身邊,卻並沒有更加幸福。

把一切都歸於外界原因,而非自身原因,可以降低我們內心的壓力,降低內疚感


案例:

比如小孩子考試不及格,他覺得不是自己不好好學,而是老師講得不好;

大人有時候工作沒有按時完成,不是不求上進,而是昨天任務太多,太累了。


人生的快樂和幸福都由你自己做主,一個人應當進入掌控者模式,擺脫受害者模式,活出自己的幸福,而不要活在父母設定好的劇本里。


成長型思維模式


掌控自己的人生,相信人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目前的現狀。

面對不公、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的時候,不抱怨、不推諉、不妥協,掌控自己的生命,努力解決問題。需要不斷學習拓展自己的能力,最終獲得成功。

明確目標,不斷優化學習方法,善於尋找學習規律,從失敗和挫折裡受益,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案例:

籃球明星喬丹,高中時,喬丹被校隊淘汰,他沮喪告訴母親,母親說,那就回校好好訓練,通過長期的刻意練習,成為籃球明星。

喬丹,就是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通過後天不斷努力,成功逆襲。


層級思維與勤奮


普通人跟馬雲、王健林等人最大的區別,是思維和勤奮層級方面的差別。


層級思維可以分為三個層級:

資源層:關注的核心是資源的投入和產出;

方法論層:關注的核心是使用資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論;

目標層:關注的核心是選擇什麼目標,以及如何通過戰略設定來實現目標。


勤奮三個層級:

靠努力(低等級)

通過埋頭苦幹來實現成功,就像初級遊戲玩家,都是靠著一點點打怪獸來升級

靠方法(中等級)

擅長運用方法工具來提高自己的成長效率,就像遊戲中級玩家,喜歡利用各種秘籍來幫助自己快速通關

靠選擇目標(高等級)

擅長通過戰略謀劃來調動各種資源實現目標,就像遊戲高級玩家,能夠通過編寫程序改變遊戲規則幫助自己獲勝。


做有價值的事情


值得做的事情有2個衡量標準


一、這個事情當下給我們帶來的收益大小(收益值)

這個收益可以是心智的,也可以是情感層面的,它也可以是身體的,也可以是物質層面的,反正就是這個事情做了之後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二、是否能持續帶來收益(收益時間)

這個事情帶來的收益值,會隨時間衰減,我們要做那些能長期帶來收益的事情。


案例:

比如說玩網絡遊戲,那玩的時候當然特別嗨了,但是隻要停下來,這種感覺立馬就消失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種虛度光陰的空虛感。那為了逃避這種感覺,那沒辦法呀,那只有繼續玩了。


綜藝節目,看的時候笑得前仰後合的,但是這些綜藝節目從長期來看,它對我們的成長其實沒有什麼實際性的幫助。


我們平時都是偏向去做那些即刻就能帶來快感的事情,我們都是追求即時滿足的這麼一個物種。這是我們的天性,就是刻在基因裡的,誰也沒有辦法改變。

我們會本能地忽略我們當下的好處能不能持續下去,產生長期的效果。


事情價值分類


01、當下高收益值,持續收益事情(重要非緊急)

比如說談一場戀愛,學習一種思維技巧,比如說和牛人談一下午的話。這些事情它既能帶來當時的快感,這個快感它還能積累,在未來持續地給我們帶來好處,就是說它會幫助我們成長。


02、當下高收益值,不能持續收益的事情。

比如說買流行的衣服,比如說玩網絡遊戲,比如說狠狠地吃一頓自助餐。這些事情當時做的時候特別爽,但是這種快感很快就會消失,它們沒有辦法長時間給我們帶來好處。


03、低收益值,持續收益的事情(重要非緊急)

比如說我們看一本書,比如說反覆地練一個技能等。這些事情好像做的時候並沒有那麼爽,甚至有些事情它還很枯燥無聊。但是,長期來看,這些事情它會給我們持續地帶來好處,因為它可以積澱、積累。


04、低收益值、不能持續收益的事情(非重要非緊急)

比如說漫無目的地刷新聞,比如說看網絡直播。這些事情就屬於實在是無聊又不知道幹什麼的時候才會做的事情。這些事情做的時候好像就沒有給我們帶來那種巔峰體驗,也沒有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快感,做完之後更不會留下什麼長期的好處。


我們儘量要做持續收益的事情,就是不管當下這個收益高低,只要這個事情它的收益能被積累,能被疊加,就讓我們儘管去做,這個就是值得做的事情。


瞎掰掰

想法決定活法,把時間投資在正確且有價值的事情上,與時間做朋友,你走過的路,沒有一步會白走!

偽專家 講套路

看了就會用

關注半吊子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