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見書》:孩子喜不喜歡閱讀,在於家長怎麼做


最近朋友圈有幾個朋友每天都在為他們家的孩子讀書打卡,看著他們孩子安靜地坐在書桌上認真地看書、畫畫,真是無比的羨慕。

同樣的孩子,為什麼別人家的是如此優秀,如此的知書達理,而自家的孩子每天都在瘋狂的玩,看電視和玩玩具,別說讀書,哪怕只看一眼書也能感覺到是極大的安慰。

今天終於忍不住問經常髮圈的這些朋友,是怎麼做到讓孩子喜歡閱讀的?他們的回答是:

家裡的老大喜歡看,所以這個小朋友也喜歡看;

因為每天都跟他講,要讀書,所以小朋友就一起讀書。

每個月保持讀兩本的我就納悶了,我也堅持讀書,可家裡的小朋友就像特討厭書一樣,從來不喜歡讀書。於是朋友給我推薦了《當孩子遇見書》這本書。

《當孩子遇見書》:孩子喜不喜歡閱讀,在於家長怎麼做

《當孩子遇見書》看書名我以為是寫給孩子看的,以為可能會是一本有趣的繪本,或者畫畫之類的,一定能夠讓孩子產生閱讀興趣。翻開這本書後發現原來這本書並不是寫給小孩的,而是寫給家長的書,講的就是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閱讀這件事。

當孩子遇見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中川李枝子寫的。他有著17年幼兒園保育員經驗的老師,是日本有名的漫畫家宮崎駿、松居直、鈴木敏夫讚歎的日本國民童書作家!代表作《不不園》獲得了厚生大臣獎、NHK兒童文學獎勵獎、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和野間兒童文藝獎推薦作品獎。主要著作有繪本:《古利和古拉》《一起來吃好吃的》

作者在書本的序言中講到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書、孩子、繪本。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以車子、房子、錢包子為人生大事的來說,真的很與眾不同。

書本里講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不認識的高中生寄來信講到,她在單身家庭長大,母親非常忙碌,但她卻從來未曾覺得孤獨,是因為母親不管多麼的忙碌,每個晚上都會讀書給她聽。母親每個晚上讀書能夠把她一天的勞累都解除了,那是非常的滿足,覺得她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平時即使不開心,想到晚上能夠與媽媽一起共享歡樂的閱讀時光,她就會很快的把煩惱忘掉,變得更加的堅強自信。


《當孩子遇見書》:孩子喜不喜歡閱讀,在於家長怎麼做


看完這個故事,我迫不及待地繼續讀下去。關於如何讓孩子喜歡閱讀:

1,讓孩子喜歡閱讀,先創造讀書的環境。

關於環境的重要性,潛移默化相當的重要。

之前新聞曾報道過桂林陽朔,一個超過70歲的奶奶會用多種外國語言跟外國人溝通。在採訪中這位奶奶講到,其實不僅她會講外語,周圍很多人都會,因為陽朔這個旅遊景點每年都有很多外國遊客來旅遊,為了能夠與外國遊客更好的交流,他們自學和在與別人交流中學到了這些簡短的交流語言。

古時候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之所以舉家搬遷,主要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環境去讀書學習。

作者在書本里講到當他的兒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家中直達的天花板書櫃下層排滿了大小不同的畫冊和繪本,每天孩子能夠第一時間看到、抓到的都是書櫃裡的書。

讓家裡有一個讀書的環境,再加上平時有意無意的引導作為示範,喜歡讀書的概率就會大大的增加。


《當孩子遇見書》:孩子喜不喜歡閱讀,在於家長怎麼做


2,把書當玩具,重視繪本。

書本並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還可以是孩子玩耍的工具。

貪玩是孩子的本性,並不需要一味的讓孩子學到書本的知識,也可以把書本當作是孩子玩耍的工具。有些人包括我自己想當然的認為讀書就是為了學習知識,讀了什麼都不懂,還不如不讀。其實成年人的閱讀與孩子大不一樣,孩子就是在玩的同時能夠把東西學了,大人在玩的時候是把書本的知識忘了。

關於把書當中最重要的講到,繪本不僅有故事,還有各種各樣的畫面,是作為工具的一種很好的選擇。

①把書當工具。

聖誕節朋友圈,有一個朋友把家裡的繪本堆成了有模有樣的聖誕樹,在書堆上面加了一頂聖誕帽,與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②與孩子一起共享玩耍的時光

現在的繪本真的很有趣,物有立體的,有圖案的,與平時在生活中的東西都一樣,藉此可以將採取自己觀察體驗生活的樂趣。

這裡的玩耍可以與孩子一起扮演裡面的角色,比如,我跟孩子就曾經扮演了紅蘿蔔與小白兔,自己根據書本模擬故事,實在玩得很過癮,玩了幾天。

③全家人一起讀一起看,一起體驗讀書的樂趣

有個朋友曾經講到,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喜歡閱讀,在書本里藏匿了他們平時喜歡的東西,比如真的玩具糖果等等,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與家人一起玩遊戲,去在書本里尋找寶藏。找到了這樣寶藏的同時,順便把這本書一起讀,講故事,孩子也漸漸地喜歡上了這種方式。

孩子擁有愉快而豐富的內心讀書體驗,有了這些體驗能讓他們對人性懷有希望和自信。


《當孩子遇見書》:孩子喜不喜歡閱讀,在於家長怎麼做


3,講故事

在《故事思維》這本書裡,作者講到事實無法形成信任,故事是彼此之間的棟樑。讓孩子讀書並且能夠堅持下去就得有個理由,而這個理由就是講故事。講故事,能夠讓孩子適應自己的同時會發現讀書的其中樂趣,並且堅持下去,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我姐有一天在家照看孩子的時候就講到一個故事,有一天他們在討論體重的問題,姐姐就問孩子:很大很重的東西要怎麼稱重呢?有些東西比稱還要重,那怎麼辦呢?在孩子還在思考的時候,她就跟他講古時候曹衝稱象的故事,姐姐把這個故事講完了,孩子聽的很過癮,孩子反覆的問真的嗎?於是姐姐就把這本書拿來讓孩子自己看,順利地安利的孩子兩本書,還激發了他讀書的興趣。

關於故事孩子都是喜歡有創造力的,腦海裡總會有一個千奇百怪的東西,以前我總覺得這孩子很頭疼,現在都會順著孩子千奇百怪的方法去編造一個故事其中再加一點道理,介紹一兩本書,孩子喜歡讀書的興趣越來越大。


《當孩子遇見書》:孩子喜不喜歡閱讀,在於家長怎麼做


4,讀,反覆的讀,引導孩子去通過探索瞭解讀書的興趣。

其實每個孩子也是老師,因為這些孩子會讓人充滿自信,學習更多的知識。

孩子不喜歡讀書怎麼辦?慢慢來,最反覆的觀察和不斷的試探中學到一些方法。從他們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入手,先不斷的測探探視,反覆的讓他們去了解。

有位家長講到,某一天都在孩子觀察螞蟻的時候,孩子問了很多關於螞蟻的東西,他並沒有立刻講解,而是跟孩子說,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有一本書裡講到螞蟻是怎麼樣的,讓我們一起回家再看看螞蟻是怎麼回事,於是他們愉快的回家讀書了。


《當孩子遇見書》:孩子喜不喜歡閱讀,在於家長怎麼做


薩默賽特.毛母曾說:有讀書習慣的人,等於擁有了保護自己的避難所,積孤能夠避免人生的一切,不幸傷害。

我想讓孩子喜歡閱讀的原因,並不是想讓他成為學霸什麼的,只希望在他們遇到事情或者心情低落的時候,閱讀能夠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這個坎。

《當孩子遇見書》這本書給了我讓孩子喜歡閱讀的辦法,在教育孩子的這件事上會比較困難,但是同樣只要自己喜歡閱讀,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一定能夠為找到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並且成為孩子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