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玉菊:特殊課堂“疫線”牽

鄖陽網訊 “同學們,全國的疫情形勢持續好轉,鄖陽也連續多日沒有確診、疑似人員了,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大家保重身體再堅持幾天就能正式開學了。”3月9日,關玉菊老師在上網課時總要先進行疫情宣傳和心理健康教育,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關玉菊,鄖陽區城關鎮新區小學六(1)班班主任、數學教師。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創新工作方法,停課不停教,將知識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向學生傳授,將有形的課堂和社會的大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科教材和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事蹟結合起來,將特殊課堂通過“疫線”送達每個學生,對學生進行“雲”管理。

每一個學生都好似我的孩子

關玉菊得知武漢疫情情況後,第一時間通過班級微信群詢問該班學生的身體狀況,並叮囑大家做好防控工作,向學生及家長普及防控知識,做到科學防控,傳播正能量,不信謠、不傳謠。疫情期間24小時待命,完成好學校下達的指令,收集好每個學生家長傳達、反饋的信息,認真核對統計彙總後,向學校彙報學生的健康、居家情況。

學生的身體狀況是動態的,為了精準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她採取“盯”的方式,守護學生的健康,要求每個學生每天在家量體溫並在班級群內報體溫,叮囑學生如有不適立即就醫。此外,她要求每個學生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不串門、不外出、不聚集,講究衛生,戴好口罩。她的孩子看她對待班級學生這麼上心,羨慕地說:“關心學生快勝過關心自己了。”她說:“每個學生都好似自己的孩子,要竭盡全力確保每位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 。

每一節課都好似我的生命

孩子上學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疫線”穩定,也關係到“後方”團結,更關係到每個家庭的未來。疫情當前,開學延遲,學生怎麼學?教師怎麼教?班級怎麼管?是廣大老師、家長、學生最關注的問題之一。關玉菊根據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指導意見,結合疫情期間實際,認真備課,既備老師,又備學生,還備家長。網上教學跟班級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其中之一就是互動性不如班級教學方便,關老師邊教學邊摸索,現在已探索出較好的教學方法。關老師對重難點通過群內小帖士來“敲黑板”, 通過批註各種符號教學生做筆記,加強學生記憶。授課時點兵點將,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跟上老師的學習節奏認真學習,對於那些調皮的,學習敷衍的孩子,關老師沒有著急,一遍一遍地跟學生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果。“關老師,這個地方我還是沒弄懂,你再給我講講。”開個“小灶”,問題解決!一天下來,關老師的手機響個不停,她總是耐心講解,不厭其煩。她說:“特殊時期,孩子們的心是浮躁的,但老師的心必須是堅定的,堅強的。”

學生在網上學習怎麼樣,教師還必須做到心中有數,隨時調整教學進度。關老師每天督促指導學生按計劃開展網上教學活動,對學生上網課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梳理每節課的知識要點,重難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佈置適量作業,在微信上解答學生做題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批改學生上傳的作業並指出錯誤原因,連續數小時盯著手機屏幕,關老師眼睛又澀又疼。她經常是早上六點起床安排當天的教學活動,晚上十點還在答疑解惑,但她始終堅持著、努力著,毫無怨言。她說:“上好每一節課,就是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要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對待教學。”

每一個學生的花期都好似我成長的節點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教學中需要將德育滲透到教育的全過程, 關老師特別注重班級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她的真摯,誠懇,讓家長和學生印象深刻。“關老師,我家孩子作業不認真,貪玩”“我家孩子老頂嘴,不聽話”……面對一個個在家憋了近倆月的孩子,部分家長犯了愁。關老師又成了心理輔導老師和親情調解員,她經常通過微信鼓勵、引導學生及家長珍惜親子時光,利用疫情的特殊時期,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指導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營造寬容、寬鬆、寬厚的學習環境。

“每個小孩都是種子,只是花期不同”,部分家長與自家的“熊孩子”相處經驗不足,關老師耐心地與家長真誠溝通,幫助家長找到孩子的閃光點,促成家長與孩子“互信”,讓孩子陽光自信,使孩子在疫情能繼續健康成長,甚至“猛長”。真誠的鼓勵,適時的提醒,讓學生在居家期間保持了良好的學習勁頭。

“疫情期間,學生更需要愛,停課但不能停愛,我們要將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健康成長,做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關玉菊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