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3個月,怎麼訓練她自主進食?有什麼好辦法?

不許人間現白頭


我是一個二胎媽媽,大寶今年2歲半了,從寶寶14個月開始,以米飯為主食,奶已經下降到了輔食的地位。

總結了下寶寶可以自主吃飯,主要是有幾方面我比較堅持。

1⃣️必須在餐椅上吃飯。從吃輔食開始,我就要求寶寶只能在餐椅上進食,喝奶除外。

2⃣️吃飯工具很重要。防摔吸盆碗買了三個。寶寶勺子選擇也很重要,我們用的訓練叉勺,寶寶很容易將食物放入嘴裡,減少挫敗感,提升吃飯興趣。等寶寶兩歲的時候,買了陶瓷的分餐盆,是小汽車的,寶寶很喜歡這個造型。

3⃣️不想吃不強迫。寶寶也有自己想吃的和不想吃的,有胃口好和不好的時候,要充分尊重他,如果寶寶不想吃,可以及時停止。讓他離開餐桌和餐椅,不要強迫吃,特別是碗裡還有一點,非要塞個寶寶吃,萬萬不可。容易讓寶寶排斥吃飯,很有壓力負擔。

4⃣️用餐前可適當喝水。如果寶寶處於很渴的狀態,比較容易沒有胃口,不想吃飯。如果寶寶一上午沒怎麼喝水,或者喝水太少,可以考慮餐前適當喂水,可以增進食慾。

5⃣️讓寶寶自己吃,不要過分關注,大人正常進食。在吃飯的時候,寶寶的食物製作好後,可以按批次給,吃完了再給。寶寶進食時,大人也正常吃飯,不要一直盯著孩子,容易讓他認為是在逗他玩,或者讓他感到壓力。寶寶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和大家一起進食,有種被尊重的感覺。剛開始,寶寶可能會弄的滿地都是,大人應當適度忍耐,在寶寶學會進食時,給予適當鼓勵,激發孩子的成就感。

6⃣️對於寶寶不喜歡的食物,可以多嘗試不同的做法。我寶寶不喜歡吃土豆,剛開始以為是不喜歡吃,結果發現不喜歡吃軟爛的土豆,而喜歡爽脆的土豆絲。對待孩子不吃的食物,要多些耐心,多嘗試幾次。孩子飲食結構要豐富,不然容易偏食挑食。

7⃣️嘗試不同的餐具。寶寶是視覺動物,買一些顏色豐富,造型獨特的用具也可以激發寶寶用餐的興趣。


斜槓媽媽1987


我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我家三個孩子都是我自己一手帶大的,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我也學習和積累了一些經驗。下面我來跟你分享一下如何訓練13個月的孩子自主進食。

第一,先給孩子買一套餐具,買的餐具一定要選材質好一點的,而且不易碎的,可以根據寶寶的喜好選擇款式特別的,比如有卡通圖案,只要能對寶寶提起興趣的就可以。

第二,給孩子做的食物要多樣化,13個月的孩子可以吃煮爛點的麵條和稀飯,可以配一點胡蘿蔔泥,山藥泥,土豆泥之類的。每次少做一點,然後分批次給他盛到碗裡。

第三,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吃飯的時候一定要一家人圍著餐桌一塊坐著吃飯,讓孩子穿上罩衣,坐在兒童椅上,自己拿著勺子吃飯。

第四,要多鼓勵孩子,好孩子都是被誇長大的。孩子剛學吃飯的時候,哪怕弄得一地狼藉,也不要責怪他,你只撿他做的好的誇獎他,慢慢的他就會有自信心,自己吃飯了。

我家三個孩子都是我自己帶的,我沒有那麼多時間,一直抱著孩子,或者給他們餵飯吃。

孩子們六七個月會坐的時候,每次吃飯我都是讓他們坐在兒童椅上圍著餐桌坐,然後給他們一個小碗和一個勺子,碗裡面盛一點點湯。他們就會學著大人的樣子,用手拿著勺子吃力的挖碗裡面的湯放到嘴裡。當然,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吃到肚裡的肯定沒有灑桌子上的多。

但他們卻能鍛鍊手腦的配合能力,也讓他們嘗試到了自己吃飯的樂趣。我家三個孩子一歲的時候全部都能自己拿著勺子吃飯,而且我家老二1歲零7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拿筷子夾花生米吃了。

孩子在什麼階段就應該讓他學習這個階段應該要學習的技能,多鼓勵孩子去嘗試,讓他體驗更多的樂趣。


三個淘氣包的麻麻


你好,我是桐桐,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的一點經驗,孩子才13個月大,不用太急著給他自己吃東西啊,畢竟才1歲1個月,建議1歲半給他自己吃,我兒子1歲半自己要自己拿調羹自己吃飯的,也沒有怎麼訓練,就是到那個時候就會做什麼事,作為父母不用擔心,小孩子每個階段應該做什麼事情,做父母的就可以適當的訓練他,過早了往往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幫助,謝謝



桐桐的生活日記


我的兩個雙胞胎現在快兩歲半了,姐姐筷條都會拿了,弟弟只懂得拿瓢羹吃飯,我們家這兩個孩子經常會自己吃飯,過後我在喂點怕他們自己吃沒有吃飽,我們的方法很間單不管吃飯睡覺都要規律準時,

早上7點半到8點給他們少量的奶喝,8點半到9點吃點早餐,中午12點到1點吃午飯,晚上18點到19點吃晚飯,20點半後給他們喝點奶,21點半一定要上床睡覺,我們基本上每天都是這樣,開始學自己吃飯的時候,基本上他們都是拿來玩的,

搞得桌子和他們自己都髒兮兮的,有的時他們也不什麼聽話,我們不管你什麼鬧,吃飯都不給他們離開桌子吃,會告訴他們吃飯就必須在桌上吃,久而久之他們也習慣了現在只要是吃飯,開始他們自已吃,後面我們在喂點,孩子不管吃飯睡覺父母一定要讓他們養成良好習慣。

i


龍鳳胎2


給她準備自己的小餐桌,抓握的技能應該差不多了,我是從5個月多就讓她在小餐桌上喝水,每次我們吃飯都會把她放到小餐桌裡,可以給她在準備一套兒童餐具,讓她嘗試自己吃,雖然可能一開始弄的到處都是,不要擔心,她時間長了就學會自己吃飯了,我閨女基本從小都是自己吃飯的,


丫頭寶媽進城


正在進行中,我家寶寶剛滿一週歲,也在訓練他自主吃飯,因為一歲以後是寶寶飲食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訓練自己吃飯的關鍵時期,這時就可以開始讓寶寶自己練習用勺子進食。

在訓練寶寶自主吃飯時,家人們一定要有耐心,千萬不能操之過急,現在很多家長都發現,當給寶寶餵飯時,寶寶總喜歡搶家長手裡的東西,甚至用手去抓碗裡的飯,這也是訓練寶寶自己進餐的好時機。當寶寶愛搶你手裡東西時,你可以這樣做:

你也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不容易摔壞的碗和一張湯勺,在寶寶的碗裡放一點點食物,哪怕只是有勺子在碗裡敲敲打打的,這樣都能增加他的就餐熱情。

我每次給我寶寶餵飯都是這樣的,家裡面一模一樣的湯勺和碗都有4套,碗是不鏽鋼的,見我們吃飯他也要碗筷,喂他吃飯也要碗筷,所以只能多備點,夠用一天下來,每次給他碗筷他都能敲敲打打的,有時候還能舀點飯在嘴裡,有時候不行,我們也會教他怎麼做,但我家孩子就喜歡用左手拿湯勺,右手拿碗,糾正幾次都沒有效果,只能任其為之了。

還有就是在訓練寶寶自主吃飯時,不能讓寶寶邊玩邊吃,但是寶寶的年紀比較小,讓其乖乖坐起吃飯是跟難的,即便如此,大人們也一定要堅持寶寶坐起吃飯,這是原則也是底線,絕不輕易妥協,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要求他坐起吃飯時,也給他說說坐起吃飯的好處,一歲之後寶寶也能聽懂你的話,他只是不能表達出來,我寶寶有時候都能聽懂的,我今天叫他關門他就關門,叫他開門就開門。這就已經足夠證明他能聽懂話了,只是得媽媽訓練。

要知道,如果在餵飯時,寶寶到處玩,這裡走一下,那裡弄一下,媽媽拿著飯追著喂,這樣寶寶總是吃不飽,吃一口玩玩一下,吃著吃著飯都冷了,家長都不願意給孩子吃了。而且,錯誤的飲食習慣一旦養成,以後再糾正就更難了。

當然,每個寶寶發育情況都有所不同,寶媽們千萬不能強迫寶寶學習,要善於營造就餐時的快樂氣氛,讓寶寶在自己的意願下逐步學習獨立進餐。日積月累,寶寶自然就能得心應手地自己吃飯。








樹洞媽媽說育兒


自主進食訓練其實應該從六個月開始,八到十個月進行第二階段訓練。但是疏於教育導致寶寶現在自主進食能力特別差,所有糟糕的表現幾乎都佔了:摔碗、扔勺、手抓飯、扔食物。還好寶寶愛吃飯不挑食。

解決辦法:堅信寶寶可以自主進食,大人輔導

階段一:不提供糊狀食物,多提供手指食物及手抓食物,增加寶寶自主進食的樂趣,一餐大部分由寶寶自主完成。上面視頻就是phoenix第一階段的視頻記錄,當天做的是早餐_菠菜雞蛋餅,出乎我的意料,在沒有大人幫助的情況下,寶寶自己將所有雞蛋餅吃完,只有最後兩塊在吃飽的情況下開始到處扔,一餐時間進入階段二。

key point:寶寶預謀扔食物、摔碗的時候要堅決說no,並告訴寶寶,食物是要放進嘴裡的,這時候大人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加耐心,寶寶都很聰明,教幾次就會知道正確的進食方法。

階段二:提供較乾的飯,盛在勺子裡不愛撒的食物。給寶寶勺子和碗,開始自主進食,大人幾乎不干預,只幫助寶寶把飯盛在勺子裡。每次提供少量的飯,吃完再盛,減少寶寶玩捏飯的機會。

key point:寶寶企圖手抓飯或扔碗時,還是要堅決說no,依然告訴寶寶食物是要放進嘴裡的。最多的問題,寶寶不讓大人動勺子,有時氣的寶寶直哭,這時候就哄著來,趁著不注意,再幫寶寶盛好飯。成功的關鍵點,寶寶自己將飯放進嘴裡的時候,要給予強大的肯定,慢慢寶寶就知道怎麼做是對的了。phoenix也是一餐時間,就知道怎樣用勺子進食是正確的,這一餐大概有10勺左右是完全自己吃進嘴裡的。

階段三:完全自主進食,目前phoenix還沒有進入這個階段,我只有週末的時間來培養她,不過還是囤了一些神器,好好訓練下寶寶。

1.munchkin360度學飲杯,準備戒掉奶瓶,用杯子喝奶

2. munchkin訓練勺,比一般勺子長,更方便將食物送進嘴裡,還未收到貨,期待效果

3.b.box訓練勺,未訓練前買的,待觀察效果

4.好孩子吸盤碗,之前有過好多個吸盤碗,不是太扁不容易盛飯,就是有注水的塞子吸引寶寶注意力不能好好吃飯

5.訓練筷子,寶寶特別喜歡大人吃飯用的筷子,每次都要搶過來,又怕寶寶戳傷自己,所以就買了個訓練筷,讓寶寶早點接觸筷子

6.可吞嚥牙膏,牙刷每次都被當成磨牙棒,沒認真刷過。一歲體檢時,醫生明確說要開始刷牙了,所以就把訓練刷牙提上日程。


樹人育兒圈


很多媽媽會為寶寶不好好吃飯,每頓飯都要連哄帶騙,追著喂才能勉強讓孩子吃進去一兩口,費心費力。其實,沒有天生的“天使寶寶”,自主進食好習慣的養成,關鍵還是父母如何引導。

一、準備好輔食工具

1.首先是一套適合寶寶輔食的餐具。推薦帶有吸盤的碗和盤子,碗可以選擇注水碗,冬天有比較好的保溫功能,而盤子最好是分格的,可以讓寶寶一頓飯裡有湯有病有菜有肉,營養豐盛。材質要抗摔的,原因無須多解釋了。

2.輔食勺和叉子:可以選有弧度的,方便寶寶學吃飯自己抓著往嘴裡送角度適宜。有的輔食勺和叉是可以隨意彎曲的也很方便。如果是寶寶輔食初期,媽媽可以準備兩套勺子,一個長一些大人餵食用,一個短一些寶寶自己抓握,培養進食興趣,家長可以親自示範讓寶寶明白,勺子要送到嘴裡。

3.圍兜:冬天可以穿一身的,避免弄髒寶寶衣物;夏天怕不透氣的話,可以戴硅膠的小圍兜。可以多備一兩套,方便換洗。

二、培養用餐習慣


  • 讓寶寶對用餐感興趣:

寶寶從4-6月開始能聞到五穀雜糧味,本身就會對食物產生興趣,而有些父母卻在第一時間沒有進行正確引導反而打消了孩子的興趣,比如不讓孩子吃手、不讓孩子咬玩具等,新手爸媽一定要注意不要這麼做,只要保證放到嘴裡的東西沒有危險、勤清洗即可。當寶寶想要搶奪你的勺子和食物時,就可以給他一個自己的輔食勺開啃,滿足他興趣的同時也可以幫助他磨牙。輔食工具可以選擇顏色豔麗的。

  • 定時定點用餐:

從寶寶第一頓輔食開始,就一定要定時、定點。給寶寶選擇一個舒服的寶寶餐椅,和大人在同一時間用餐,告訴寶寶,現在是吃飯的時間啦。

  • 讓寶寶和大人同一時間用餐:

大人吃飯時,讓寶寶坐在身邊,自己要做出誇張的表情甚至可以發出聲音,眼饞寶寶。一個人吃飯大人都沒有食慾,何況是玩心那麼大的孩子呢。

  • 用心做好每一頓輔食:

儘管小寶寶吃的東西沒有調味品,看起來比較單調,但也不要忽視哦。如果寶寶對食物不感興趣,不妨試試用蔬菜做一個可愛的造型出來,模具很好買,用心探索寶寶的喜好,用胡蘿蔔當鼻子,黑芝麻當眼睛,菠菜當小裙子,寶寶會很開心哦。

三、規避壞習慣

1.不分心

:吃飯就是吃飯,不多言語,不要拿出各種玩具擺在餐椅上。但是如果寶寶手裡玩的是食物,父母千萬不要怕髒亂就阻止,請讓寶寶盡情的去玩食物吧,儘管抓到滿頭滿臉甚至亂扔一地也不要批評。

2.不強迫:如果孩子這頓飯表示出強烈的抵抗,那就請放過他吧,絕不強迫,避免他以後看到勺子碗就抵抗。完全沒必要追著屁股後面喂,寶寶很聰明,不會餓著自己,看到寶寶有餓的意思了再喂,效果肯定會更好。

3.不吃零食:正餐之前避免零食攝入,水果和米餅一類的可以在正餐後半小時-一小時再吃。

4.不帶入自我情感:不要覺得你喜歡的寶寶就一定喜歡,你不喜歡的他就不喜歡。讓寶寶自己選擇,比如菠菜餅媽媽吃起來苦苦的感覺孩子應該會更愛紅薯餅,但其實孩子可能更喜歡菠菜餅呢。


靜待花開的媽媽


您好,看到您想訓練13個月的孩子自主進食,說明您也是一個不斷進步,講究科學育兒的父母。我們家孩子也是一歲之後開始訓練自主進食,真是一段漫長辛酸路,飽受打掃折磨和親人的不理解。不過最後的結果也是喜人,孩子不到2歲就可以自己吃飯,無需喂孩子,尤其是出去玩或者聚餐,特別省心。

那麼,我是如何幫助孩子自主進食的呢?

1、在孩子幾個月後可以坐起來時候,我們吃飯時就把孩子放在我們餐桌旁邊,培養她對食物的興趣,雖然那時候她還是吃輔食,沒有喂她吃飯。但是,她在餐桌邊可以知道我們吃飯就是在這裡就餐的。

2、孩子一歲後,給她買了顏色鮮豔的兒童餐勺、盤子和學習筷。和我們一起坐在餐桌邊。我給她餐盤裡放她的小顆粒的嬰兒輔食,比如小段的麵條,米飯,切碎的蔬菜、肉粒等等。我們同一時間開始吃飯,她這時候肯定都在玩食物,我們讓她盡情地吃著玩著。地上肯定一片狼藉,而且頭上、衣服上、桌子上都是飯粒,不過我沒有管她,讓她自己探索,畢竟也是精細動作的鍛鍊。

然後等我們吃完飯後,我再喂她吃些飯菜,確保她吃飽。並且,在她每次把飯粒送進嘴裡時,我們就鼓勵她,表揚她,讓她開心再去嘗試。

3、就這樣,一片狼藉地訓練幾個月後,過程很辛酸。每次吃完飯後都要打掃衛生,還要給他洗澡,儘管有罩衣,可是頭上,臉上都是飯粒。

4、就這樣,慢慢堅持不曉得幾個月後,她已經從頭上、臉上、地上、桌子上全是飯粒到只有桌子和地上是飯粒,大部分飯粒可以送進嘴裡。不過在她先自己進食後,我們都會再喂喂她,因為自己進食的大部分都浪費了。而且老人覺得麻煩浪費,所幸我一直堅持。

也不知道這樣堅持了幾個月,她就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飯了。後來兩歲多才開始訓練筷子,並且我買的是學習筷,幫助她使用筷子。

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家裡有老人阻止,幫助孩子訓練自主進食會是一道辛酸路。希望能幫助到想讓孩子自主進食的朋友。


Daisy2019小燕


同樣的年齡,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可以自己吃飯,自己家的寶寶還要追著喂,一頓飯沒個把小時就吃不完。這就是沒幫孩子養成自主進食習慣的後果!

從寶寶可以吃輔食開始,就可以培養寶寶的自主進食能力,而不是到了某個年齡,覺得寶寶應該自己吃飯,就兩手一攤,讓寶寶自己吃。這樣直接跳過中間學習的過程,讓寶寶直接就上手的做法,不僅會讓你產生嚴重的焦慮感,可能還會引起親子關係緊張。

每個階段幫寶寶培養自主進食能力?

1. 6-10 個月

6 個月起,大部分寶寶都已經吃上輔食了,大人用勺子在喂輔食的時候,往往會發現,寶寶也想來拿勺子。這階段,勺子對於他們而言,其實更像是一種新奇的玩具,可能只是想拿在手裡把玩。

這階段的寶寶處於長牙期,牙齦腫痛瘙癢,勺子也可能成為他們的磨牙工具,在磨牙的時候其實無形中也鍛鍊到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部的精細動作,雖然把勺子放到嘴裡並移動角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則需要不斷的練習才能準確實現。

建議家長在喂輔食的同時,可以給寶寶一把勺子,讓寶寶通過一把勺子鍛鍊基礎能力。除了拿勺子,家長還可以給寶寶吃手指食物,如切成長條的蘋果、胡蘿蔔、磨牙餅乾等,不僅讓寶寶對食物產生興趣,還可以增強寶寶對手的控制能力。

2. 1 歲前後

隨著寶寶對身體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提高,特別是手的靈活性和手臂力量增強,寶寶的自我意識也在萌發,想嘗試做各種事情,他們開始熱衷於自己吃,可能是用勺子或用手抓。

雖然在大部分情況下是吃得到處都是,身上、手上、甚至頭上,就餐區域一片狼藉,但只要寶寶願意自己吃,千萬不要呵斥、阻止他,而是要充分利用寶寶的熱情,鼓勵寶寶自己吃飯。如果擔心寶寶不能吃飽,可以在邊上偶爾給寶寶喂幾口。

3. 1 歲半前後

大部分寶寶都已經知道怎麼拿勺子,但可能產生行為倒退,即不愛自己吃,希望大人喂,並希望邊玩邊吃。

除了繼續鼓勵寶寶自己吃,還應該反思下寶寶的就餐環境,是否有專屬的就餐位置、碗盤,是否是和大人一起吃。如果寶寶每次都是提前一個人孤零零的吃,這樣的就餐氛圍其實不利於寶寶養成獨立進食的習慣。

4. 2 歲前後

2 歲前後寶寶的自我意識萌生,對於食物有了自己的喜好。如果每天的食物種類和樣式都差不多,很容易讓寶寶感到厭倦和排斥,產生對食物的牴觸。建議家長改進自己的烹飪技巧,經常變換花樣,讓輔食更具色香味,這樣也能激起寶寶對食物的興趣。

5. 2 歲半

雖然有部分寶寶在這之前就開始用練習筷夾食物,但由於手部發育還不完善,無法靈活的使用筷子,可能會產生挫敗感,這也會讓寶寶對自主進食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建議等2歲半左右再讓寶寶用練習筷夾食物。

養成一個習慣,除了堅持練習強化習慣之外,過程中還需要增加趣味性,這樣做起來就不會出現疲倦,想要放棄。建議在陪寶寶養成獨立進食習慣的過程中,可以採用遊戲化的互動方式,讓寶寶對自己吃飯更有興趣,比如互相餵食。

在寶寶獨立進食的每一餐中,不要過分苛求寶寶一餐必須吃多少。不要擔心會餓著寶寶,如果他餓了,自然會自己要求吃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