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為何不戰而主動降於北宋?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為何不戰而主動降於北宋?

五代十國

▼吳越歷史▼

01 五代十國吳越國的建立

五代十國的吳越國,是由錢鏐建立的. 錢鏐(852-932年)是杭州臨安人,年少時因為家境貧寒,所以走上了販賣私鹽的道路,後來接受招募從兵。在唐末的時候,跟隨董昌鎮壓農民起義軍,升官為鎮海節度使,後來擊敗了董昌,逐漸佔據了以杭州為首的 兩浙十三州。先後被中原王朝(唐朝,後梁,後唐)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吳越國王。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為何不戰而主動降於北宋?

錢鏐

02 吳越國,為何是當時九國存在時間最長的

唐昭宗天覆二年,楊行密所建立的吳國,是當時吳越國的死敵,楊行密曾多次想要滅掉吳越國,但都沒有得手。

地理上,吳越國很佔優勢,掌握著秦漢以來的大郡蘇州,蘇州地區河湖交錯,到處都是河,這對敵軍入侵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吳國與吳越的邊界,再往南,就是天目山、昱嶺、白際山。這些山不僅地勢非常高,海拔也很高易守難攻。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為何不戰而主動降於北宋?

經濟上 ,吳越面積雖然小,但經濟發達。是當時唐朝極為重要的經濟中心。

而且,吳越國一直向中原王朝稱臣,所以中原王朝也不會坐視不管吳國滅掉吳越。就算中原王朝不管,以吳越相對較高的能力,吳國也很難滅掉吳越。並且若是吳國在攻打吳越的時候,吳軍的主力被困在吳越進退不得,而此時中原王朝又趁機渡淮南下。到那個時候,吳越還沒有亡,可能自己就不存在了。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為何不戰而主動降於北宋?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為何不戰而主動降於北宋?


03 吳越最後為何主動投降北宋?

吳越主動投降北宋 一是因為,雖然錢鏐建立吳越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但同時他也很清楚當時的局勢。清楚自己的地盤不過是偏居一偶罷了,以後註定還是要回歸中原統一。所以他在臨死前,給自己後人留下了嚴格的遺訓,叮囑後人要始終堅持以中原王朝為正朔。再者,此時的吳越已被北宋包圍,就算開戰,吳越也必定會亡。

開寶八年,錢弘俶應趙匡胤約,出兵與北宋會師南唐金陵。北宋趙匡胤在統一南方時,吳越國當時的國王錢弘俶,率所轄13個州、55萬軍民歸順北宋。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為何不戰而主動降於北宋?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為何不戰而主動降於北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