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英國衛生部長確診新冠肺炎,會對英國疫情產生什麼影響?


作為醫生,並不希望看到患者增加的情況。

中國疫情嚴重時,美股沒有跌。國際疫情嚴重時,美股熔斷了。

在抗擊疫情時,我們採用了強有力的隔離措施和中西醫結合防治方案。

代價也是巨大的。根據昨日北京市發佈的數據來看:旅遊業損失25個億。賓館酒店因疫情關閉高達50%。湖北的40余天,是否有財政收入?北京採取的關閉廟會等措施對於抗疫是非常有意義的。中國在這次考試當中發揮優秀,以下是我總結的亮點:

1.沒有大規模聚會,就沒有爆發的風險。武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同八十二年前的武漢會戰,中國牽制了當時的日本侵略勢力,避免了徳日圍攻蘇聯的局面。從此以後,對抗局勢有了改觀,直至全面勝利。

2.中西醫結合防治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艾灸,針刺,中藥湯劑,八段錦等,對於個體的康復有實際意義。WHO還是公正的,不合適的地方及時做了修改。而且非常贊同我們的做法。

3.中國核酸檢測是免費的。而且對新冠肺炎的救治也是納入醫保的。希望其他國家可以借鑑,避免民眾的傷亡與損失。

4.企業可以迅速轉型生產國家需要的東西。

5.媒體的及時公開報道。

國外會採取什麼樣的有力防疫措施,尚不得而知。中國的疫情已經開始結束,也祝福各國人民早日遠離新冠的侵蝕。


海舒醫生


英國衛生部長已通過核酸檢測確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她曾在過去的一週內在議會與上百人會面,並且與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唐寧街10號一同參加了會議。

很顯然,洗手時唱生日歌並不能讓人預防新冠肺炎。這不,英國的衛生部長自己都中招了。這回她應該明白所謂的“健康人群”戴口罩的重要性了吧?

英國首相可千萬別感染上啊。要不然之前跑去醫院和新冠肺炎病人握手所塑造的政治正確形象可就要崩了,英國的民眾肯定會抗議他誤導民眾的。

下屆選票可怎麼辦?


婦產科的陳大夫


我覺得,英國衛生部長被確診感染病毒,對英國防疫是件大好事!

歐洲由於習慣問題,由於人們比較自由散慢,還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以為是,人為自己素質更高,所以多國都拒絕戴口罩,還出現意大利議員戴口罩被群嘲,瑞士的議員戴口罩被趕出會場的事件。說什麼生病了的人會自覺戴口罩之類的“習慣”。

而現實情況看,歐洲各國的口罩基本買不到了,是老百姓不怕嗎?不怕還搶購什麼?而當意大利封區時,大量民眾外逃,那裡說什麼高素質?當面對危險時,東西方人的人性是一樣的。前期說新冠和流感差不多的醫學專家,一樣被罵得臭要死!

各國政府,滿腦子想的是經濟、民眾恐慌、執政黨會不會被批評等等許多科學防疫之外的事情,政治優先而不是科學優先,就這麼一些誤導信息讓疫情沒在最初時期得到有效控制和做好防疫的準備,白白浪費了中國付出重大代價而贏得的防疫窗口期。

歐洲雖不大,可民族眾多,民族性也有差異。意大利的散慢,法國人的自由,都會讓疫情嚴重,相對而言,德國的嚴謹,英國的刻板,反而容易控制病毒一些。英國衛生部長確診,並對外公佈,讓英國從上到下能更警覺起來,目前英國病例還不多,政府民眾統一行動起來,事實證明在沒特效藥時,行政管理可起到極大作用。

英倫三島與歐洲那道海峽,加上英國這一脫歐,與歐洲各國往來比以前少,可能還幫了點小忙。英國外長很積極地給王毅外長來電話,已經在做鋪墊了,希望能控制好吧,畢竟疫情早點過去,對世界都好!





淨月暖陽


單純這個事件看似只是隨機的,但背後隱藏的問題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首先,隨著英國衛生部長確診新冠肺炎,英國民眾的恐慌情緒可能會加重。雖然英國疫情目前表現平穩,沒有大規模爆發,但因為媒體一直宣傳英國可能會變成下一個意大利,讓民眾十分堪憂。

英國《每日郵報》的一個新聞,說意大利飛英國的航班不但沒有禁飛,而且下飛機的意大利人,可以自由活動,沒人要求他們隔離或者觀察。這無疑造成恐慌情緒蔓延。

其次,此前英國衛生部向民眾宣傳,說戴口罩不但沒什麼用,反而會增加病毒的傳播,原因是口罩會讓人們更多地觸摸自己的臉,這樣就增加了感染病毒的幾率。。。

這個理由的確有點驚豔,差點就信了。就想問一下,這麼說醫護人員是不是也可以考慮拿掉口罩,因為他們經常要觸摸自己的臉。。。

這次衛生部長自己感染了,不知道會不會因此而打臉呢?


不得而知,不過這個事情的背後,也可能是口罩資源的稀缺導致的官方說法。說明了在歐洲口罩荒越演越烈,據說英國2月以來線上線下的口罩都斷貨了。

衛生部長感染後,有可能動搖民眾對官方的信心,對醫用防護物資的需求也不斷加大,恐慌性購物潮出現,尤其是消毒液等清潔用品。


英國政府正在開會討論,準備將此前“遏制”方案改為推遲疫情暴發。在此前遏制階段,學生沒有停課,足球賽等體育賽事沒有暫停,大型集會也沒有取消。

但是隨著衛生部長感染,以及意大利等國的疫情發展影響,英國政府也意識到遏制似乎不太可能了,只能儘量推遲這個高峰。他們接下去可能會採取一些強制措施,來延緩疫情暴發。

有英國的教授就說了,英國的疫情形勢跟意大利北部的情況很相似,只不過意大利疫情暴發得早些,如果英國政府不採取類似意大利的封城措施,後果很難想象。


每圖說說


這確實是個壞消息,英國衛生部長納丁·多里斯(Nadine Dorries)在英國時間10日晚些時候,已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而在一週前,這位英國衛生部長曾經多次與包括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內的100多名英國高官一起開會。依照應該人的習慣,衛生部長一定是不會帶口罩開會的,所以這位衛生部長的密切接觸者就包括了應該首相約翰遜以及100多名英國政府高官。需要被隔離的人群有多大?英國政府該不會就此停擺吧?

越來越嚴重的歐洲疫情

其實英國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英吉利海峽抵擋了歐洲境內陸路傳播的新冠病毒,但當然還有海運和空運的傳播途徑。看看歐洲境內的疫情情況,全球海外疫情確診超過3w人,歐洲自己就將近了2w人。而且雖然意大利已經開始實施類似我國的封城措施,停工停學,但即使在相對嚴重的疫區,意大利人也不帶口罩上街遊行,並且將這看做對政府封城的抗議。意大利這樣,德國這樣,英國這樣,整個歐洲國家都堅持的認為健康人不應該戴口罩,口罩只是預防病人傳播病毒,而不是預防健康人感染病毒的。雖然這關係到中西文化的差異,但顯然,他們的並不知道自己接觸的人有沒有感染病毒,就像在確診前,英國首相也不知道和自己一起開會的英國衛生部長已經罹患新冠肺炎,病情很有可能傳染給自己一樣。

衛生部長的感染會對英國疫情有哪些影響?

我反倒覺得英國衛生部長納丁·多里斯感染的事對整個英國疫情應該是個計劃外的好事,因為起碼英國政府的高層們,與衛生部長一起開會的這100多人會更重視新冠肺炎的防控,再開會的時候會像到人們中是不是還有已經感染但還沒有確診的人存在。很有可能會推進整個英國關於疫情防控的議案,甚至會給英國脫歐後的衛生撥款增加砝碼,也許英國議會會增加他們的財政預算,因為他們會發現原來自己離感染新冠肺炎並不遙遠。

當然,如果這一孤立事件能改變英國人不戴口罩的習慣,那多里斯才真是大功一件了,因為在我們來看個人防護最主要的就是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防止飛沫的傳播,因為目前的研究還是認為飛沫傳播是新冠肺炎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大部分人的感染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然,整個歐洲的口罩缺的是相當嚴重,而且他們還不願承認這個任何人都知道的秘密。

鍾南山院士說國際疫情在6月會得到控制,希望歐洲人給力吧,當然他們也只能靠自己,這個時候去求美國人是無用的,他們自顧不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