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什麼區別?兩者實力如何比較?

異名磁極吸引你


對於這兩所高校可能很多人分不清,都認為是一所高校。我也是在去年一同事家孩子高考考得比較好,在辦公室談論到底是填報中國科學院大學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我才知道這是兩所高校。這兩所高校的名字太相似了,又同屬中科院旗下,因此社會上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認為這兩所高校是同一所高校。現在我說一下這兩所高校的不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簡介: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中國科大,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之一。

中國科大1958年創辦於北京,1970年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該校有中國“科技英才的搖籃”之稱,在國內外均享有較高聲譽,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曾稱讚其為“世界一流大學”。

學科建設:截至2018年5月,現有20個學院、30個系,設有研究生院,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8個安徽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有數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生物科學、化學共6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師資力量:截止2013年,有教學與科研人員1572人,其中教授551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副教授643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42人(含雙聘),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4人,“千人計劃”38人,“青年千人計劃”8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3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7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139人。

學科評估: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參評學科為28個,獲得A+的學科為7個,位列全國第五位。

特色:少年班

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倡導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推動下,中國科大創建了少年班。據不完全統計,少年班已畢業學生中考取研究生的比例為91%,他們在科學研究、IT、金融、製造、媒體、生物醫藥等廣泛領域,並已經嶄露頭角,做出重要貢獻。

中國科學院大學

簡介: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中國科學技術最高學府,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創建於1978年,是經國務院批准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中國的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北京有四個校區,其中的玉泉路、中關村、奧運村校區位於中科院研究所集中的區域。

學科建設:截至2013年,共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5個,分佈在哲學、教育、理、工、農、醫、管理等七個學科;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0個,並擁有工程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的專業學位授權點,以及10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本科生申報已經被確定為中國科學院大學2013年十項重點工作任務之一。中國科學院大學在理學的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以及工學的力學、材料、能源、電子信息、自動控制、計算機科學技術、生物工程等專業領域具有明顯的學科優勢,在保持與發展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優勢的同時,將加強應用學科、新興交叉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建設。

師資力量:截至2014年9月,中國科學院大學共有校部直屬院系中心教師539人,研究所教師 1241人,外聘教師554人,授課教師中有兩院院士40人、千人計劃入選者26人、百人計劃入選者36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38人、長江學者4人、境外教師20人。中國科學院大學共有研究生指導教師10063人,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5995人、兩院院士276人,千人計劃入選者230人、百人計劃入選者166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689人、長江學者31人。

學科評估:在此次評估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共有48個一級學科參評,其中30個學科被評為優秀(A類),18個學科被評為A+,6個被評為A,6個被評為A-。國科大的評估結果被分列在“科研單位”類別下,與其他高校分開,但是,採用的是完全相同的評估標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高校,名氣上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要大一些的,畢竟是老牌名校,有著幾十年的口碑。而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高校,且在2014年才開始招收本科生,因此名氣上要略低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但名氣不等於實力,這兩所大學的實力如何,一直被廣大學子津津樂道,孰是孰非看以上比較就知道了。


妞媽教育心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不僅名字相近,二者之間的關係確實糾纏不清,說來話長。



有的人說二者是兄弟關係,中科大是老大,科學院大學是老二;有的人說是父子關係,中科大是老爹,科學院大學是兒子。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只不過看問題角度不一樣。

說二者是兄弟關係,原因在於中科大和國科大都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大學。中國科學院下面有一百多個研究所,還有三所大學,即中科大、國科大和上海科大。不過上海科大主要是上海市創辦,與科學院的關係稍微遠一點。既然都屬於科學院,所以說二者是兄弟關係也無可厚非。一直以來,兩校官方往來也是以兄弟院校相稱相待的。



說二者是父子關係,這得追溯中科大的創辦史。中科大最初是在北京辦學,成立於1958年,1970年南遷合肥。到了1978年,中科大恢復研究生教育,既在合肥創辦了研究生院也在北京創辦了研究生院,即中國科大北京研究生院。北京研究生院歸合肥本部管,這是有明確官方文件的。但由於北京合肥距離比較遠,本部對北京研究生院有些鞭長莫及,到2000年左右,中科大北京研究生院更名為中科院研究生院,自此以後跟合肥的中科大就沒什麼關係,2014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換句話說,國科大是由中科大北京研究生院發展而來,所以說二者間是父子關係也說得通。

到目前來看,兩所學校實力都非常不俗,是國內的頂尖院校,但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國科大以研究生教育為主,與中科大一起承擔為科學院各個研究生本科生代培基礎課的任務。而中科大是一所本碩博教育並重的高校,尤其是本科教育質量,在國內高校享有盛譽。關於二者的比較,大概可以這樣說,國科大代表了科學院的研究生培養水平,而中科大則代表了國內最高的本科生培養水平。


上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這倆個大學,到底什麼關係?我相信全世界沒幾個人能說得清楚,但是我相信,你們看了我這篇文章,那是百分百的清楚,可以說是清楚的不得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

這個中科院真厲害,把好名字都佔完了,簡稱也一個個的高大上。中科院在這方面很有前沿性,記得以前,只要是帶“科學技術”的大學都是中科院的大學,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都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等等。當年別的高校誰敢帶“科學技術”,中科院直接通過各種關係保證讓你改不成。

那麼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科大到底什麼關係?

到底是兄弟關係,還是父子關係?誰是“父”,誰是“子”

現在你要是看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簡介,基本上看不出和中科大有什麼關係,而其實國科大和中科大關係非常深厚,可以說國科大是中科大的兒子

中科大最早不是在合肥,而是在北京,位置就在玉泉路。

後來京校外遷,中科大和清華北大等一塊出走,中科大落戶南方唯一有暖氣的城市-合肥,後來其他高校紛紛回京,而中科大因為各種原因,留在了合肥。

當然從在合肥的那一刻,中科大一直在努力的回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努力,直到中國科學院大學成立的那一天,徹底死了心,因為玉泉路已經掛牌:中國科學院大學。

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當年這個中國科學界剛到中國需要學習西方,辦研究生院,然後招研究生,所以中科院就舉辦了中國第一個研究生院,名字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科大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國務院批准創辦的中國首個研究生院。比北大清華都早額,1981年,學校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不過首批博士點,中科大被清華北大吊打,清華大學31個,北京大學45個,而中科大隻有11個,這個主要因為中科大是以理學為主,工科和文管等學科都很匱乏所致。

這個中科大和中科大研究生院,到底什麼關係?其實不是外人關心,中科院系統和中科大的人,中科大研究生院的人也很關心,也一直早吵鬧,到底誰隸屬誰,到底連個是並行的,還是獨立。中科大是想直接控制中科大研究生院,而中科院想直接控制中科大研究生院,所以也是矛盾重重。

最後中科院一看壓不住陣腳了,被迫發個文件:

文件不看不知道,一看就知道中科院又在和稀泥了。先廢話“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是中國科技大學的一部分,只是有一定的獨立性”,這話說了和沒說一個樣,不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院長仍然是中科大校長,常務工作由中科大一個常務副校長負責。

不過就怕中科院直接命令副校長了,而校長山高皇帝遠,管不住了。

不過從這個文件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是中科大的兒子才對。

後倆中國科大研究生院演化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一直負責中科院的研究生培養工作,不過實際工作是中科院的各個所負責。

前幾年,一方面中科院的研究生質量每況愈下,而中科大也不願意把優秀的畢業生給各個研究所,所以中科院就想自己再搞一個大學,從根子上解決這個問題,當然中科大本科生本來每年就1800人,出國一半,也不可能給中科院,中科院每年招生4000碩士,6000博士,誰能夠提供優質生源啊。

網傳要對中科院進行改革,可能要廢了中科院,因此中科院趕緊攢了幾個大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12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

總之啊,還是玉泉路這片地,一個牌子換來換去,那麼為啥國科大自稱是中科大的老爹呢,因為國科大從校徽上找到了證據。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校徽,就是中科院,所以才有這個說法,不過本質上,大家已經知道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就是中科大的兒子,當然現在兩個是兄弟關係。

既然是兄弟關係,那就涉及到分家的問題,2017年左右,中科大和國科大已經完成了分家,中科大把安徽的中科院研究所,蘇州納米所,天文臺等幾個納入旗下,而絕大部分劃歸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科大是有點吃虧啊。目前中科大的綜合實力肯定品不多一百多個研究所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啊

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在2019年1月公佈的ESI最新數據中,國科大國際排名88位,位列內地高校第一位。

而中科院A+學科是7個,畢竟中科大每年2000的博士,怎麼拼得過國科大每年6000的博士,數量都不一樣。


高校專業那些事


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都是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大學,但兩所大學的區別真的很大。

一、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本部位於北京,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78年創建。201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國科大是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學校,在校學生中,只有15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卻有近50000名。本研學生比例相差太大。本科招生專業目前只有13個專業,全是理學和工學專業。每年招生人數也只有400人左右,招生省市也只有12個。國科大本科招生的錄取分數相當高,在多數省的錄取分數都是僅次於清華北大,高於華東五校。國科大所擁有的教育資源,其實也就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資源再加上專門為本科生訂製的資源。如果看師資力量,肯定國內無敵。院士數量比清華北大之和還要多。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國科大30個學科進入A類,其中A+學科18個,A+學科數量只比清華北大的21個少,A類學科數量只比浙大、清華、北大少。其實國科大的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3個,這麼算的話,國科大的A+學科比例超級高。

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位於於安徽省合肥市。985工程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34所研究生自主劃線高校、32所副部級高校和20所自主設置碩博點高校之一。1958年創建於北京,1959年成為全國16所重點大學之一,196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70年遷至合肥。現開設本科專業37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擁有2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學校專業以理學和工學為主。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科大共有15個學科進入A類,其中有A+學科7個。中科大每年本科招生人數1800多人,也是小而精的大學。本科生與研究生在校人數大致相當。

從研究生培養的角度來看,國科大依託中科院,研究生培養規模全國第一,這是任何一所大學都無法相比的。從本科培養角度來看,國科大本科開設時間不長,應該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若說整體實力,國科大要強過中科大。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作為中科院曾經的一員,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首先,關係

中科院大學簡稱“國科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兩所大學的關係是兄弟關係,都是中科院下屬單位不存在誰級別高低的問題。

其次,區別

中科大建校時間較長,是伴隨共和國一同成長起來的名牌大學,建校時是在北京,目的就是打造一所高科技型大學。後來在特殊歷史時期由於特殊原因,南遷至安徽合肥市至今。

這麼多年,中科大一直堅持在基礎科研領域深耕細作,而且多年堅持不擴招,每年保持招收本科生1800多人,不追求數量,只注重學生質量的培養。

國科大建校時間非常短,是中科院在原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基礎上,在2012年的時候,改名而成,2014年開始招生本科生,目前每年只招300名左右的本科生。國科大雖然建校時間不長,但高考的錄取分數線卻非常高,在部分省份基本上也清華北大並駕齊驅。

而且,在2018年第一批本科畢業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繼續深造,主要面對世界級名校,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選擇了直接就業。

中科大和國科大雖然是同門師兄弟,但目前從體量規模上,不具備可比性。

第三,未來前景

如果展望未來,可能更看好國科大一些。一來北京的區位優勢,科教資源以及氛圍都是全國最好的。二來國科大雖然建校時間短,規模小,但背靠中科院下屬那麼多研究所,中科院的資源都在往國科大傾斜,中科院也在大力扶持國科大,希望打造成一所世界級名校。



對於這樣兩所頂級名校,你們怎麼看?歡迎交流


教育有故事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兩者從名稱上就有區別。不僅如此,兩校還有其他區別——


第一,學校發展歷史的區別。“國科大”成立於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201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大”前身是北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於1958年,1969年遷安徽。

第二,“國科大”,是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科教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高等學府,2014開始招收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6個專業的本科生。“中科大”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並重,先招的是本科生。



第三,“國科大”入選國家“雙一流”的世界一流學科和“中科大”入選的學科有一些不同。兩所學校的實力都很強,目前“中科大”排名比較靠前,學科門類也比較齊全,辦學聲譽和社會影響也比較大。




第四,“中科大”校訓“紅專並進,理實交融”(首任校長郭沫若題),地處安徽合肥,在蘇州、上海、北京等地建有研究院。“國科大”校訓“博學篤志,格物明德”(路甬祥題),地處首都北京,目前也在北京以外(如福建等地)遍地開花。


慈善文化研究


兩所學校很難比較熟優熟劣。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

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學校位於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 96 號。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

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具有創新精神和前瞻意識的教育改革措施,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使學校得以恢復並迅速發展。

二、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

2014年,國科大開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學校北京市石景山區玉泉路19號(甲)


有道升學規劃工作室


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屬於中國科學院管理,可以說其背後的師資、學術、教學等領域都有中國科學院作為支撐。在2017年共同被納入世界“雙一流”建設高校範圍,可以說兩所高校在理工類專業具有強大的實力。對於這兩所大學,有網友曾經戲稱:他們就是中國科學院的兩個兒子,一個大兒子,一個小兒子。

從學科建設方面來看,中國科學院大學擁有4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5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有18個A+學科,12個學科被評為A檔,在2019年ESI最新數據中,學校位列全球第88位,位列內地高校第一名,其中2個學科躋身ESI前萬分之一行列,7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17個學科入選ESI前百分之一學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擁有1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數列全國高校第6,理學博士點國家重點學科覆蓋率達到100%,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獲得7個A+學科,2個A類學科,6個A-學科,綜合成績位列全國高校第六名。在2019年ESI最新數據中,學校位列全球第206名,13個學科入選ESI前百分之一學科。

從高校排名方面來看,校友會2019年最新排名中,將中國科學院大學列入其中,而且高居全國重點大學第三名,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僅僅位列全國第15名,可以說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綜合實力要強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而且近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術能力與專業建設水平下降的說法不脛而走,經常受到網友們的吐槽。

從師資力量方面來講,中國科學院大學擁有兩院院士40人、千人計劃入選者26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36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38人、長江學者4人、境外教師20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擁有教授547人,副教授668人,兩院院士50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7人,國家“千人計劃”42人,“青年千人計劃”119人。綜合來講,這兩所高校在師資力量的配備上相差無幾,可以說具有非常強大的師資力量。

從教學成績方面來講,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國內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成績卓越,創建了國內第一所研究生院,同時在博士研究生培養方面創造了理學博士、工學博士、女博士、雙學位博士等多項“第一”的記錄。截至目前,學校擁有全國最多的在校博士生,而且外國博士生數量也是全國最多的,其中理學博士生佔全國三分之,同時培養了108名兩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屬於“華東五校”之列,入選全國九校聯盟,先後5次獲得國際物理學重大進展、3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成就展基礎研究代表成果、1次世界十大科技進展、13次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7次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9次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等。

從教學能力建設來講,中國科學院大學擁有2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個國家實驗室,2個國家研究中心,7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89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9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眾多國家級前沿科研項目,為學生培養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創新實踐平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擁有6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國家級教學團隊。


東愛雨小公


國科大比中科大強,140多個研究所支撐國科大,而且國科大屬於中科院系,中科大屬於教育部,國科大自然有更多的資源。


不後退227


0哦哦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