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瑤“阿波節”

過了農曆三月初一,居住在防城港市防城區峒中鎮中越邊境附近的瑤族同胞就忙開了。在村佬的指派下,有的人伐竹斬木,準備搭建涼棚;有的人進城採購物品,以便舉行“流水宴”。年輕的姑娘趕製色彩斑斕的服裝和造型奇特的頭飾,未婚的小夥子暗地裡盤算著該找哪個姑娘對歌。老老少少都在期待阿波節的到來,對於大板瑤來說,一年之中,除了盤王節,最隆重的節慶就是三月初四的阿波節了。

大板瑤“阿波節”


瑤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因其生產方式、居住環境和服飾等方面的不同而有多種自稱與他稱,如盤瑤、山子瑤、花頭瑤、白褲瑤、大板瑤等多達20個支系。受居住地域的限制,多數瑤族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狩獵、捕魚和農耕文化,以及精細的瑤錦、瑤服、古老的傳說、動聽的瑤歌、優美的舞蹈、獨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大板瑤“阿波節”


  大板瑤是瑤族中人數較少的支系,約有2000多人居住在防城港市靠近中越邊境的山村裡;在越南廣寧省居住的大板瑤人數不詳,但彼此聯繫緊密,親戚很多。大板瑤的習俗頗為獨特,鮮為人知,其最大的特徵是婦女頭戴一尺以上的高帽,由80層紅布摺疊剪貼而成,每層長寬為2×4寸,“一層”瑤語又叫“一板”,故稱“大板瑤”。這種極為誇張的高帽子據說來源於對狗的崇敬——瑤族的祖先與神犬有關。她們的服裝以紅、黑為本色,頭飾、衣領、袖口、圍裙都以紅花或碎紅花的圖案來裝飾,很是悅目。大紅與深紅最讓婦女們喜歡,認為紅色表達喜慶、吉祥和豐收的意思。

大板瑤“阿波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