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3月2日早晨8點,煙臺戰“疫”再傳捷報:3月1日12時至24時,煙臺確診病例無新增。這已是自2月17日以來,煙臺持續14天新增病例數為“0”。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這一天,還有兩組數據同樣值得關注:全市已累計開復工規上工業企業1912家、開復工率100%;我市調度類省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74.1%,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67%。

暖心的數字會說話。這是煙臺戰“疫”的春之聲,疫情防控成效來之不易,足以讓每一位煙臺人激盪滿懷。

農曆庚子年除夕前夜,新冠肺炎疫情向全國迅速襲來,蔓延煙臺。“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提高救治率、減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要指示,煙臺總動員,市委書記張術平以上率下,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向著一場必須打贏的“戰疫”篤定前行。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一月有餘,守望相助。煙臺戰“疫”,可歌可泣。我們堅信:戰“疫”的春天,已不遠。但是,疫情反彈風險仍不可忽視,還要加把力,不獲全勝絕不輕言成功。

強大動員力——

全民手挽手,築起抗擊疫情的牢固防線

疫情防控,疾如風火。

2020年春節前夕,當中國百姓正忙著張羅年夜飯的時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全國拉開。煙臺,主動出擊,全民動員,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各級各部門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來,高度重視、提高警惕,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和處置應對。”

1月23日,煙臺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當日晚上8時,煙臺研究成立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工作組,建立健全領導指揮體系。

指揮系統迅速建立。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張術平書記和陳飛市長擔任煙臺市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雙組長,並設立了綜合協調、疫情防治、專家、宣傳輿情、交通聯防、市場交易管理、社會隨訪、應急保障8個專門工作組,集中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以上率下,靠前指揮。張術平每天主持召開一次領導小組會議,分析研判全市疫情形勢,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同時,衝到前線去,靠前指揮,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公路檢查點、高鐵站,在鄉村社區,應急物資生產一線,處處可見身影。

共產黨員衝鋒在前。1月26日,一封《中共煙臺市委組織部致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倡議書》在港城黨員幹部之間廣泛轉發。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考驗著各級黨組織和每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在外防輸入第一道防線,由公安、交通、衛健及有關部門黨員先鋒隊組成的“守關人”24小值守,有的八天只回過兩次家,有的夫妻一線抗疫卻難見一面。在除夕夜、暴風雪天,他們在閘口把自己立成一面黨旗,築起一道道隔絕疫情的“防火牆”。

在廣大的鄉村路口,一批老黨員帶著年輕黨員上“戰場”。煙臺開發區潮水鎮自發成立一支平均年齡78歲的老黨員 “突擊隊”,每天背起30斤的噴霧器,在寒冬朔風中對全村的大街小巷進行無死角消毒。棲霞市90後村支書王文平,衝鋒在前敢擔當,贏得全村老少爺們的擁護,半天時間就拉起了12人的護村志願隊。

“我是黨員,我先上”“黨員就得擔得起這份責任”“這種時候,我不上誰上”……從城市到鄉村,從車站到社區,一名名黨員幹部亮出紅色身份,奮戰在防疫一線,感人事蹟令人動容。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基層幹部守土盡責。在社區這一最為複雜的防控領域,黨支部力量、機關幹部力量、網格志願者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幹部頂上、黨員靠上、群眾跟上的聯防聯控格局。福山區清洋街道成立了一支“應急分隊”,對轄區星河城小區等四個小區實行全天候封閉,就連休息也是在臨時宿舍簡陋的床位上將就。萊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建辦公室主任趙建峰,在腰部壓縮性骨折未痊癒的情況下,第一時間主動請纓,綁上固腰器,衝在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煙臺開發區“90後”幹部梁希平為防疫推遲了婚禮。他們是最美的基層工作者,為了萬家燈火,他們選擇了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用堅守與奉獻書寫最美的擔當。

社會力量充分釋放。疫情防控期間,不一樣的煙臺“空城”照刷爆朋友圈。它是煙臺普通百姓抗擊疫情的最好證明。廣大市民群眾積極響應,儘量減少外出活動,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儘量在家休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於無聲處聽驚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植根於煙臺人民血脈裡的英勇擔當、無私奉獻精神,再一次全面煥發出來。不論是老人還是孩子,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全市上下各領域、各層面的百姓積極行動起來,煙臺企業站了出來,或捐款或捐口罩、消毒液等物資,支援前方戰“疫”。看數字——從1月28日至3月1日0時,短短30天時間,煙臺市各界通過紅十字會及慈善總會共計捐贈款物超過1.8億元!據不完全統計,煙臺市慈善總會接收到來自市民的捐款接近萬筆。

鍛造救治力——

煙臺打法、煙臺實力助力早日戰勝病魔

打硬仗,要磨礪“尖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市全力做好人員救治,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組織精幹力量開展施救。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2月6日,煙臺首批2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在奇山醫院和萊州市人民醫院分別治癒出院。截至目前,全市47例確診患者,已累計治癒35例患者。

看著一例例患者走出定點醫院,回到久違的家,人們對病毒的恐慌心理逐步得到平復,全市上下抗擊疫情必勝的信心不斷凝聚。正如首批治癒出院的王先生在感謝信中所寫的那樣——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醫療機構,相信醫護人員,我們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取得這場戰疫的最終勝利!

抗擊疫情,煙臺打主動仗、精準仗。湖北武漢疫情出現後,煙臺及時與省衛健部門溝通,主動掌握第一手情況,早部署、早介入、早籌備,對各級疾控中心、醫療機構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完善不明原因肺炎報告監測體系,完成檢測儀器設備及試劑準備工作,提前具備了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能力。

專家組成員攜手“戰疫”。從煙臺毓璜頂醫院、煙臺山醫院、濱醫煙臺附院、煙臺市中醫院抽調呼吸、重症醫學、急診等專業優勢力量,成立市級救治專家組,集中辦公,全程參與患者救治,堅持一患者一方案,每日會商優化診療方案。對重症患者,通過遠程會診等方式,積極尋求國家和省級專家支持。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作為煙臺市級定點醫院,奇山醫院是山東省省級傳染病類緊急醫學救援基地,開放床位400餘張,擁有負壓救護車、負壓救護病房以及ICU等設施,呼吸道傳染病的隔離救治能力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抗擊疫情,“煙臺製造”實力彰顯。滿滿“硬核”的“黑科技”,是煙臺決戰決勝“戰疫”的另一強大“利器”。加大數據方面的情況煙臺寶源淨化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空氣過濾器製造商之一。早在2003年SARS期間,公司就為北京小湯山醫院緊急供應各種空氣過濾器和化學過濾器。2月1日,寶源淨化80餘套高效空氣過濾器在火神山醫院的ICU、手術室和負壓病房成功安裝。山東國興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到1周時間就研製出了兩款智能消殺“戰疫”機器人——履帶式“雷神1號”和輪式“火神1號”。艾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基於熱成像圖像技術的積累優勢和成熟產品,快速開發雙光體溫篩查熱像儀,迅速投入防疫一線。

煙臺疫情防控裝上“智能芯”。1月31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控得住”的要求。兩天後,“煙臺市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正式上線。開發大數據平臺、上線信息自助填報系統、開通騰訊智慧校園、上線“煙臺一手通”果蔬糧油直供系統……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我市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效率和精準度,最大限度地方便百姓日常生活。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煙臺新冠病毒檢測能力不一般。魯東大學、濱州醫學院陸續發佈消息,成功研發出新冠病毒試劑盒,大大縮短檢測週期,有助於疑似病例的排查、診斷,具有很好的臨床指導價值,助力早日戰勝疫情。綠葉診斷旗下煙臺賽澤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獲得了山東省煙臺市衛健委關於病原微生物檢測的備案公示,成為煙臺市首家可對外提供新冠病毒檢測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

澎湃生產力——

又聽“煙臺製造”轟鳴聲,你“動”起來的樣子真美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煙臺開發區,上汽通用東嶽基地大門前,員工正按防疫“規定動作”排隊入廠。基地結合海外出口訂單,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守住出口關鍵節點,確保出口車順利下線,全力滿足市場需求。

萊山區,煙臺市重點項目、全市最大單體商貿中心華潤萬象匯商業綜合體項目工地,20臺挖掘機、運輸車輛穿梭工地,工人們忙著綁紮鋼筋。項目正全力衝刺8月封頂工期。

海陽市辛安鎮,數臺挖掘機揮動“手臂”奮力掘進,工程車穿梭不息。硬創(海陽)生態產業園一期正式開工建設。

……

來自市工信局和市發改委的消息:截至2月28日,全市累計開復工規上工業企業1912家、開復工率100%;截至3月1日,我市調度類省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74.1%,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67%。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在煙臺的田間地頭,同樣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招遠市,碧果樂園農業農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七八個村民正戴著口罩在蔬菜大棚裡翻土、澆水,準備栽種新一季西瓜。

牟平區,在龍泉鎮西臺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櫻桃大棚裡,村黨支部書記王文明正帶領支部成員、村裡黨員和村民,為忙著為大櫻桃授粉,保證村民今天收入不受影響。

福山區,農廣校農技專家閆順傑在“抖音”號上開直播,隔空教授大櫻桃田間管理,吸引近4000名農民“粉絲”學習。

煙臺春來早,背後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高質量發展”的系列硬核舉措。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打出政策“組合拳”。2月7日,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意見,從財政、金融、稅收、社保等四個方面入手,出臺12條“暖企”政策,支持保經營、渡難關、穩發展。針對外商投資企業復工復產難題,圍繞協調解決防疫物資、暢通運輸渠道、加大信貸支持等推出11項舉措,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煙臺。近日,煙臺市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又發佈若干政策意見,拿出13條硬措施,支持復工達產,保障項目建設,降低企業費用,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經濟加快發展。

助企精準發力。2月19日凌晨5時,煙臺市開通的首批企業外地員工返崗直通車正式發車。針對我市重點工業企業、訂單集中的外資企業外地員工返崗難問題,市政府迅速成立企業外地員工返崗工作專班,組織運輸企業開通“返崗直通車”,提供“點對點”包車到崗服務。我市這一做法在全省推廣。為解決復工融資難題,無還本續貸由小微企業擴展至符合條件的大中型企業,銀行機構從5個方面放寬業務辦理條件。組建工作專班,抽調業務骨幹到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辦公室集中辦公,有針對性地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和項目建設存在困難和問題。

煙臺:鉚足勁,奔向戰“疫”的春天

創新服務推項目。疫情擋不住投資煙臺,煙臺另闢蹊徑趟出招引新路,以“雲”為橋,見屏如面,10個總投資800億項目網上籤約。採取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重點招商項目開工和推進會,12個“雙招雙引”重點項目,科技含量高、產業拉動強,總投資達到210.3億元,涵蓋了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化工等領域。

今天,新的一週的開始。早晨,煙臺戰“疫”再傳捷報:3月1日12時至24時,煙臺確診病例無新增。自2月17日以來,這已是持續14天新增病例數為“0”.

煙臺戰“疫”的春天來了嗎?疫情反彈風險不可忽視,不獲全勝絕不輕言成功,

當前,隨著全市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外籍人士陸續返煙,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成為我市當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點和緊迫任務。

在這個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刻,還需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決戰決勝防控防控阻擊戰。

期待早日擁抱山花爛漫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