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 復工忙】記者手記:我們相信……

工廠門口,防控人員嚴格測溫;車間裡,戴著口罩的工人有序操作;廠區內,一排排下線的車輛有序停放……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駐區企業陝汽新疆汽車有限公司因疫情停工近一個月,現在又忙碌了起來。

3月6日早上10:00,在該企業生產車間,60餘名已經返崗的工人各司其職,值守在不同的崗位上。富申文是生產製造部的車間主任,返崗人員有限,但是生產卻不能耽誤,作為中層管理的富申文也要參與一線生產,此時他正和同事一起進行發動機的搭裝。

“保質生產是不能忽視的,哪怕速度慢點,一定要確保每輛下線車的質量。”富申文一邊操作一邊說。

【戰疫情 復工忙】記者手記:我們相信……

富申文在生產線上進行發動機的搭裝

今年28歲的富申文已經在這家企業工作五年了,也是企業復工復產後返廠到崗的第一人,作為車間主任,不僅承擔著疫情防控的責任,還要緊抓生產。富申文說:“在這個特殊時期, 不光是我,我們每個員工都是身兼二職,既要防控疫情,又要幹好本職工作。”

和富申文一樣,在駕駛室搭裝生產線上工作的付曉剛,也是參與首批覆工復產的員工之一。“以前我這個工位上需要兩個人,但是現在只能有我一個人完成,有壓力,但是不能懈怠。”付曉剛告訴記者,越是特殊時期,越要團結,這次的疫情,也讓他對“力量”二字有了更深的認識。

付曉剛心中的“力量”不僅體現在努力工作上,全民齊心抗疫情更是一種“力量”的凝聚。

為了在復工復產中做好疫情防控,陝汽也是盯緊細節。“以前午飯期間我們會經常聚在一起吃,同事之間分享一些生活工作中的趣事,但是現在大家都很自覺,領到餐食後,會自動間隔開,各吃各的。”付曉剛說道。

“醫用口罩、84消毒液……這都是企業復工的必備品。”該企業綜合管理部部長張建強細數著企業的防護措施,我們還會督導員工做好防護,很繁瑣,但是不能忽視。

“這幾天,疆內、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的訂單接踵而來,聽著車間機器的轟鳴聲,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都說,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可到來,我想,這是肯定的。”張建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