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啃老,還啃的那麼理所當然。大家怎麼看?

粉色太陽鏡


啃老群體在心理上有以下的特點。

1.缺乏獨立意識,依賴心強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
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在中國曆來的育兒觀念中,父母對於子女的物質要求總是力爭有求必應,無論大事小事都一律一一為孩子安排好,甚至是實行“一條龍服務”包辦到底,使得子女精神上、經濟上、生活上事事依賴父母,缺乏獨立意識。此外,無論是在家庭教育中還是在學校教育上,都片面地要求孩子聽話,是否聽話成了衡量孩子好壞的最主要的標準,無論是小事還是大事,無論是穿什麼衣服、交什麼朋友,或是關於讀什麼專業、將來找什麼工作,這些本該由孩子本人判斷、決定、選擇的事情,父母卻將“決定權”一一代勞。

這樣培養的孩子不僅缺乏獨立思考,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找父母解決。尤其是遇到就業競爭和社會壓力的時候。

2.缺失應有的責任意識,過分重視享樂

過分溺愛,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導致高校畢業生缺乏獨立意識,依賴心強。而近乎氾濫的物質滿足,不僅不能培養高校畢業生的責任意識,反而使他們的享樂之心越來越重。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一部分高校畢業生無法適應艱苦奮鬥的要求,選擇了拒絕工作,不願意承擔責任,依賴父母。在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下,在消費主義等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侵燭下,有些高校畢業生難抵引誘,走向了享樂主義,害怕艱苦奮鬥,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於追求和滿足個人的物質消費和情感享受。在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在依賴父母的慣性支撐下,他們缺失責任意識,重享樂。

3.缺乏抗挫折能力,畏難

中國的育兒觀念一貫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再苦再累也不能苦孩子”,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過得比別人家的孩子差,父母會盡他們最大的能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自己的孩子免於經受生活的困苦。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缺乏抗挫折能力,畏難心重,不管做什麼事情,一旦遭遇挫折、失敗就會不知所措,最終會輕易選擇放棄,並且不願再嘗試重來,東山再起。我們常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不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困苦和磨難,在逆境的磨礪下鍛鍊心志和麵對挫折的能力,高校畢業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面對社會這個遠比家庭、學校等單純環境要複雜險惡的處境,碰壁過一次、兩次後,就畏難了、害怕了、不願再嘗試了,寧願在家裡靠父母來養,也不再輕易接近接受社會、工作的挑戰,為融入社會、為實現自我價值而努力了。

所以在早期的育兒教育中,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以及抗挫能力,不要包辦孩子的成長,過分溺愛最終只會深受其害。


葉沉


正常,已經見慣不慣了。根據我的成長經歷,啃得理所當然的都是兒子。但事出有因:

我老家在山區,現在己是2020年了。但那裡絕大多數人的思想觀念仍是:不管生幾胎,必須生到兒子為止。

我孃家在小鎮上,如果第一胎是女兒,第二胎懷孕幾個月知道是女兒後,不少人都會去做引產手術。最誇張的是去年家對面一個媳婦懷的孩子都七個月了,仍選擇引產。我自家姐弟就有五個。兩個妹妹生了兩胎,都是女兒,現在都面臨著要生兒子的壓力……

由此,兒子從小的地位就與女兒不一樣,到結婚的年齡更加明顯,兒子家裡必備房子和彩禮,有一些比較貧困的家庭,備彩禮的時候都是民間貸款,年息18%也在所不惜。而嫁女兒時有的家庭甚至不出一點嫁妝。

那些家庭經濟情況還不錯,兒子又不是很爭氣的,理所當然的啃老。因為在孩子心目中,他並不認為是在啃老,而是家裡的一切,本來就是他的。


新時代婦女


說實話我疫情期間也在啃老哦哦真是很慚愧,做了十二年的全職老媽子,突然解放了,發現自己沒有工作,無家可歸。到了最後還是老媽收留了我,管我吃管我喝。我是找了一份工作,一個月2000元。還了為老媽看病的債務,僅剩未幾別說去租房,就是吃飯也不夠,也只能吃老媽的退休金,住老媽的房子。

我問老媽我這算不算我這算不算啃老,老媽說你是我的閨女你不啃我能啃誰呢?誰還給你啃啊!


崔淇珊


我從小就不想給家裡增加負擔,中專畢業就出來工作,掙錢幫家裡減少負擔,讓弟弟妹妹讀書。現在,卻因為我老公投資失敗給家裡增加了30幾萬負債,心裡真是過意不去。就想好好掙錢還債,讓父母能安享晚年。啃老只是自己習慣別人給予,不敢跨出去,自己去拼搏。當你,有一天沒有依靠時候,就會逼自己去做。只是有時候,人沒到絕境時候,就不那麼想逼自己做。


80後小白重生記


啃老是一個近年來被重複的話題。六零後七零後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我是六零後,八十年代中期參加工作的,八七年結婚後每月工資交給母親,一家人的開銷由母親負責,那時候不存在啃老也懂得自食其力。現代的年輕人沉迷於遊戲的,不願意吃苦的都是靠父母的收入活著,他們忘了,父母不可能一輩子幫他……惰性心裡也好頹廢也罷最終結局都不會好。


sunmu十一郎


雖然我也有些地方是啃老的,但我沒有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父母把我們拉扯大確實不容易,從小我都比較懂事,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不到走頭無路的時候我真不願意啃老的。那些啃老啃的理所當然的估計跟家裡灌輸的思想跟教育有關,養了白眼狼。


我的外號就叫墨魚


70年代,大部分人都是和公公婆婆一起住,也有倒插門的,大家都住在一個屋簷下,在同一張桌上吃飯。一個人的工資雖然少可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看病有三聯單,住房單位分福利房(不過有後門的機會多),單位都有幼兒園和食堂,上學也花不了什麼錢。只要找到企業(幾乎是國營單位)工作,失業壓力不是很大,退休有退休金不用自己繳納。競爭不是很激烈,因為是計劃經濟嘛。不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國家的生活水平幾乎是一成不變的。 可是現在呢,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的需要花多少錢,看病要花多少錢。現在的孩子願意和父母一起住又有多少,一個人在一個企業裡能幹幾年(不是自己跳槽,就是被裁下崗),好不容易上完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競爭激烈,壓力大。有了孩子,送孩子上下學的任務自然落到兩邊老的身上。現在還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規矩給上養老保險,養老保險還有一部分的自己承擔。沒單位的自己繳納的擔負更多。現在沒有老的幫一把,自己還能怎麼樣。就算自己掙錢再多,家裡孩子老人有事,你在花錢僱人伺候,那也牽扯自己精力。 我不是鼓勵啃老,現在的社會確實有很多的無奈。家中有老,如同有一寶。家裡老人身體健康也是對子女最大的幫助。

不過生活水平確實比以前還是有些提高的。那是不是說現代我們遇到的無奈社會發展的必經過程呢?


富貴牛


你好!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說起啃老呀,我身邊的年輕人還不值一個兩個……

第一種啃老的人是這樣的,純粹是遊手好閒,好吃懶做,什麼都不想幹的人,脾氣還挺大的。父母拿他也沒有辦法。可憐天下父母心啦。父母辛辛苦苦把他從小拉扯大,對他百般呵護,怕他凍了、餓了、受委曲了,給予他最美好的生活,供他上學讀書,給他買房子、結婚,然後生子,生的娃也是父母帶,他從來都不理解,不感恩,反而說父母是應該的,他們一邊啃老,還一邊罵父母不好。俗話說:嬌兒不孝,嬌狗上灶。養兒不孝如養豬。養女不孝如養驢。如果有天下的父母貪上這樣的子女,大腦該醒醒了,不管他的,不要心疼他,讓他去外面吃苦,去磨鍊自己!

第二種啃老族是那種富家子弟,因為他們的父母聰明能幹,賺了很多錢,然後孩子就覺得自己的爹媽有本事,掙了這麼多錢,不給我花,給誰花呀?於是他們大手大腳的花錢,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開豪車,沒事還找個朋友到處兜風,炫耀。名屬其實的花花公子。他們拿著父母的錢花,是多麼地自豪啊!我認為這樣的啃老族早晚都要玩出事來,需要敲響警鐘,不然以後後悔都來不及!

第三種啃老族就是那種有點小成績考上大學的子女。父母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把他供到上大學,可他們到了大學之後,見了世面,開始嫌棄自己的父母,跟別人攀比,穿名牌,買名牌,追求不切實際的生活。一個月只要1000元生活費就夠了,可他卻要2000元還不 夠。

醒醒吧孩子們!養兒一場不易呀!把兒培養成高端人才更不易呀!結果竟是這麼個結果!記住,啃老族的子女就是一個家庭衰敗的第一殺手。





勵志情感王姐


拿我老媽來說,她的願望是能活到小女兒拿到退休金為止,憑此信念渡過數次垂危。雖然不可思議,但我確實經常利用“啃老”來刺激她的生存意志。

其實並不需要啃老,現在的社會,只要有勞動能力,不那麼計較勞多獲少,是不會餓死的。之所以順從父母慣著妹妹,是因為希望他們有所寄託,不要在物慾橫流的世界過早損耗掉健康,連祖父母的壽數也沒有。

我自己本身財運不錯,經常心有靈犀得到比旁人先進的契機。而一旦得意忘形,生活就會以至親的不幸來打擊我。在父親的病床前跟他聊天,他那時生命已在倒數,卻仍順著話題關心我職途的順逆。那次少有的不再以冷嘲熱諷刺激我的競爭意識,反而語重深長地說:“別為了一時得失丟了和氣,你的缺點是太好鬥,沒有集體精神,這樣會過很辛苦的。”

父親去世後,我突然明白我缺的不是錢,而是陪伴他們慢慢老去的時間。我們這一代人跟父母不同的是工作與收入的機會更多,耐心生活及陪伴親人的時間更少,甚至偶爾跟父母聚餐也是來去匆匆卻讓他們在食肆乾等半天的。祖父母之所以能高壽,其實與經濟條件無關。主要因為他們感到子女需要他們,也因為子孫有時間陪伴他們。

悔悟過來之後我終於放下工作和賺不完的錢,專心陪母親治病,承認自己沒出息好了。在住院部,聽到鄰床的一對老夫婦議論他們的女兒:“探病就象到動物園參觀,利用邊角時間看一眼就匆匆忙忙地走了,還不如不來。”而我只是給老媽送簡單的一日三餐,左右病床只能獨自吃醫院病號餐的病人竟然覺得誘人無比。老媽自然是心情舒暢的,無需炫耀什麼,已經與眾不同了。

至於小妹,雖然我也以“啃老”冷潮熱諷,但主要還是包容。因為只有老媽不放心她,我才有藉口“逼”她複診及定時服藥、重視危險而不危急的慢性病,讓老人健康長壽。


青蔥光明草


有些人啃老,還啃的那麼理所當然。大家怎麼看?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現在在家啃老的現象其實跟他周邊的社會風氣和環境包括家庭教育都有很大關係!

這個社會壓力現在是越來越大,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剛進入社會倍感迷茫,賺錢難,只要有點困難就輕易的拿出了父母這個底牌。

周邊的小夥伴跟自己差不多,甚至比自己還要差,大家相比半斤八兩,無法激發自己的鬥志。

這個人沒有什麼追求,現在家庭也就1到2個小孩,父母看的比較金貴,非常心疼自己的小孩子,什麼都不讓他做,這種做法反而讓自己的小孩從小就養成了一種懶惰的習慣,而且現在這個社會不愁吃穿的,只要有得依靠就依靠,並沒有未來做太多的打算。

我有個同學,13年在廣州上班才一年時間就買了一套房子,基本上都是父母給的錢,這個房子現在價格翻了幾倍,所以眼界很重要,花父母的錢好吃懶做只能坐吃山空,父母那一輩都吃過很多的苦,來錢並不快,賺錢不容易,靠自己才是真正的靠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