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家的即將五十歲的兒子說母親是他活著的理由,正常嗎?

你認為正常嗎


假如提問者是這個男人的妻子,我冒昧地猜想您的愛人並不那麼愛您,所以,他的餘生裡沒有妻子和孩子。

但我認為這樣的男人特別令人尊敬也值得溫柔以待。對幾十年在自己身上傾注全部心血的母親都不愛戴,那麼,他能善待妻子嗎?作為妻子,愛得再深,也至少晚了20年。

假如排序母親第一是應該的,但不全面。假如我老公選,把我放他母親後面,我依然會很認同。但我不是,隨著我們夫妻走過的年輪越來越久,我的心裡老公的地位漸漸超過了母親。母親給我的愛是威嚴,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老公的愛是永遠溫情的寵愛,無需解釋的支持,是後半生日日夜夜的依靠。

愛是用日子堆起來的感情,深淺不一,其份量卻是最真實的感應。愛母親作為首選我想應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其實大多數成人的愛情都無法超越母愛,就算把事業算上,同樣不能與人的感情相併論。

因此,我理解這位先生為母親而活的想法。但我覺得假如婚姻安全走過十幾二十年,這個想法應該會改變成為家人而活。


威海靜水深流2020


古人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不管是年近五十還是六十,在母親的眼裡,我們永遠是孩子!永遠是她手心裡的寶!世上只有母親會為你付出全部,會包容你所有的對與錯,不論你富有還是貧窮,不論你健康還是殘疾,只有母親會每時每刻牽掛著你,惦念著你!這一點我當年在部隊時深有體會,等你成家立業了,又開始操心你的孩子,你的家庭。所以,我非常認同“母親是他活著的理由”這一觀點,我為他點贊!

我也是步入不惑之年的一個人,我也深深的愛著我的母親!儘管我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不能給她富足的生活條件,但我會每天抽出時間去陪她聊天,一起回憶過去的人和事,做了什麼好吃的,會給母親也送過去。每每這樣的時候,母親總是顯得很高興,臉上洋溢著喜悅,聊到我們的小時候,還會有一些小小的爭論,當然是以母親說的為準了!

有人說“娘在家在”,這是真的,這些年,無論我經歷了成功還是失敗,無論我去了多遠的地方,想起家中的母親,心裡總是暖意融融的!前幾年頭腦發熱,突然想做一番大事業,放著央企的工作不幹,非要自己創業,由於缺乏經驗,不懂套路,結果一敗塗地,欠下了很多債務!那一段時間,我吃什麼都沒有味道,每天晚上都失眠,母親看在眼裡,卻什麼也沒說,只是做好了飯叫我去,然後看著我吃!每次我都是忍著眼淚吃完的。

這兩年,母親和我說話都小心翼翼的,只是說別人家的誰做生意賠了多少錢,後來又做成了一筆大生意,其實她是在鼓勵我,沒有直說而已!我現在面對母親的時候,總是低著頭,只有滿心的懊悔和自責!每次從母親家出來,她總是會給我帶一點吃的或者往我口袋裡塞幾百塊錢,我不要,她就會很生氣!我知道那是父母從牙逢裡節省下來的。

為了孩子,母親可以付出一切,哪怕身上的肉。其實每一個母親都是為了自己的子女活著,而子女又為母親做了些什麼呢?如果我們受傷害了,犯錯誤了,最難過的人其實是自己的母親!所以,我希望做兒女的我們,不管生活的怎樣,不管颳風還是下雨,都能夠常回家看看,因為父母老去的速度,要比我們的成長,快得多!






青海漁夫


正常

十六歲的時候,我告訴媽媽說,她是我刻苦學習的理由:我不要她一輩子這樣辛苦。媽媽當時給了我一耳光,告訴我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三十歲的時候,我有一次跟媽媽聊天。跟他說她是我努力工作的理由,我不想她為我的將來擔心。媽媽笑了,覺得我已懂事成熟了不少。

五十歲的時候,我陪媽媽去公園散步。路上,我看著梧桐樹上落下的葉子告訴媽媽,他是我活著的理由。我不想讓自己走在她的前面,媽媽聽完就哭了。


千萬次的問985


只要不是唯一的理由。沒什麼不可 我今年51歲 因為這次的疫情提前把父母接到身邊 轉眼已經50天了。近20年來 我從沒和父母待過這麼長的時間。心目中曾經剛強健壯的父母已經漸漸變老了。出去散步 走路跟不上。講話 耳朵也聽不清 說實話。心裡很難受。總以為他們還是自己年輕時候的父母。我本身是一個性子比較急的人。當看到父母像犯了錯的孩子的表情時 心裡真的很疼。俗話說:父母在人生倘有來處 父母去 人生只剩歸途!淚奔! 敬愛父母 孝順父母 人之本原。今年開始我也要抽更多的時間陪他們。回到主題 五十歲己婚的兒子說母親是他活著的理由 讓傍人尢其是他的愛人會有被忽視的感覺。不是很舒服。表達稍欠委婉。也無大錯。孝順之心比常人更多一些而已。人的一生會分為幾個不同的時期。每個時期想法都不一樣 所以說 很正常。因為我能感同深受 就此打住 母親過來催我睡覺啦。😄明天要送父母回仙桃老家了 擔心我休息不夠影響開車 。晚安各位。一家之言 歡迎關注探討!


hybamboe


正常。

有那麼一類男人,他們已經做了父親,成了一家之主,但是,他們並不願意承擔責任。人說,父母在,兒女就是孩子。對不願意承擔責任的人來說,有父母健在,他們便有了頹廢的理由。五十歲是個敏感的年紀,有的男人說,母親是他活著的理由,這話聽起來好像挺感人的,可是仔細琢磨一下,覺得這是不思進取的人在為自己找藉口,藉此逃避生活的種種不順遂。

當然,這也不完全對。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兒看法。比如,真的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卻非常孝順的人,如果這麼說,可能還是有比較真心的一面。

總之,沒有特別特殊的情況,為了母親而活的男人很少。拙見!


葉芝


1.這個觀點不認同,人生的意義有很多,來自對親人的牽掛只是一部分,作為父母都希望兒女孝順,但我不認為自己是兒子活下去的理由,這個觀點對於母親壓力很大.

2.兒子成家了,得負擔起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如果他這樣說,我會瞧不起他,歷來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男兒的抱負,我會做他的堅強後盾,把家裡照顧好.免除他的後顧之憂。回來後,再享受天倫。


張家口趙姐


認為母親是自己活著的理由,似乎有些狹隘,作為男人,首先該為自己的小家負責吧,而且還有社會責任,單單以為自己的母親而活,那麼你的母親生你來世上僅僅為了陪她到老嗎?那她的丈夫有何用?一個男人胸懷天下不敢說,至少不促狹至此,何苦娶妻呢?


你認為正常嗎


五十歲說這句話沒有不正常呀,只能說明他肯定比較孝順他的母親。再者可能他對生活失去信心。如果沒有母親他可以做到無牽無掛。甚至活不活著都無所謂。

做為家人你以後好好的關心他,讓他覺得你也是他活著的理由。


雪夜飄香2


我認為很正常,有媽就有家,我婆婆在世時,每年過年無論有多忙,兄妹五家老少都會回家,2大桌都坐不下,齊樂融觸,自從婆婆去世之後,過年就沒有聚齊過。


我是薛姐


正常,因為生他的是他母親,沒有他母親那來的他。就是為母親而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