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拒絕進一步削減產量是正確的嗎?

跋山攝水


俄羅斯當前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這場石油戰爭是沙特發起的,但是沙特沒有絕對的理由這樣去做。但是沙特現在事實上是做了,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沙特和美國聯手佈局,遏制俄羅斯,順便帶上伊朗,因為表面上沙特和美國如何的打嘴仗,但是私下裡始終是堅定的盟友,價值觀和利益是高度一致的。沙特就是訪問一萬次俄羅斯,買萬億美元的俄式武器,但是他們也還是敵人,因為理念和價值觀不同。俄軍事無疑識破了這一點!


驃騎御風


此次面對沙特的咄咄逼人,俄羅斯似乎非常淡定,它不但拒絕沙特的削減石油產量以保持相對較高油價的建議,而且俄財政部官員竟然聲稱俄羅斯已經做好了應對油價跌到每桶25美元的準備。好傢伙,這簡直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論石油開採成本,沙特採一桶原油是9美元,俄羅斯採一桶原油成本19.21美元,國際油價真要跌到25美元一桶,到時候扣除石油運輸到消費國的成本,廣雅君真不知道俄羅斯還能從中賺到多少錢。石油出口現在是俄羅斯重要的經濟收益來源,如果石油出口賺不到什麼錢,以後普京總統出去視察時是不是會有更多人向他抱怨工資太低呢?如果石油出口賺不到什麼錢,俄羅斯還能夠繼續支撐自己的軍隊在敘利亞的戰爭行動麼?


沙特試圖與俄羅斯就石油限產保價問題達成共識,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想有效應對嚴峻的現實考驗,減少現實危機給歐佩克國家帶來的損失。首先就是由於美國頁岩油的開採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國際石油市場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以2019年11月為例,當月國際原油市場的供應量為10214萬桶每日,但市場實際需要量僅9414萬桶每日。今年以來國際市場石油供大於求的整體態勢沒有大的改變。其次就是近期由於新冠肺炎病毒橫行多國,多國民眾已經被要求少出門、少聚集,導致國際市場對石油的需求進一步銳減,這個時候實行限產保價應該是比較明智的決定。然而對於這個問題,俄羅斯似乎更多地是從政治角度來進行思考,由於沙特是美國的盟國,俄羅斯總覺得沙特增產石油來逼俄羅斯談判是美國的陰謀,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它當然是很難對沙特作出實質性讓步的。


國際石油貿易通用的計量單位1桶為158.98升,如果俄羅斯不限產石油真把國際油價折騰到25美元一桶,那就等於1升石油價格大約只相當於人民幣1.095元了,可1升農夫山泉礦泉水就是2元人民幣,這不相當於水比油貴了麼?如果按照國際石油的計量單位1桶來算的話,1桶牛奶的價格是1046元人民幣,1桶可口可樂價格829元人民幣,1桶香奈兒香水價格158萬元人民幣。對於美國來說,石油價格下跌不怕,它可以通過賣軍火、大型客機、汽車、牛奶、可口可樂、高端儀器或設備、蘋果手機等多樣化的產品照樣獲取較高的經濟收益;可俄羅斯呢?除了賣石油,估計就還有出口天然氣、糧食、伏特加、套娃和S-400防空導彈了,相比較而言這些產品能夠獲得的平均經濟收益遠不如美國的多啊!


這次沙特發動的石油戰使俄羅斯的經濟結構相對單一化的問題再一次充分顯現,雖然普京執政了20年,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俄羅斯這一痼疾。如果俄羅斯在石油限產問題上不能與沙特阿拉伯等國達成妥協而導致石油價格繼續走低的話,最終俄羅斯是會要在經濟上吃大虧的。因此俄羅斯拒絕進一步削減石油產量其實並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最終俄羅斯與歐佩克在這場博弈中將會是雙輸,而且俄羅斯相對吃虧要多。


廣雅君觀世界


由於疫情在全球的暴發,美國,意大利,很多大城市都進入了緊急狀態,給全球的經濟造成很大損失,美國股市兩次熔斷,一夜蒸發二萬億,油價跌至三十美元,股市崩盤,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沙特和俄羅斯都是石油輸出國,沙特是歐佩克組織的重要成員國,始終掌控者中東石油的話語權,在這次疫情大災面前石油出口同樣受到重挫,因此和俄羅斯商量降低石油產量,來遏制石油價格的暴跌。

然而事與願違,俄羅斯不想這麼幹,俄羅斯與沙特不同,這幾年一再受美國的制裁,經濟不景氣,石油是支撐俄羅斯經濟的重要命脈,無論國際環境多麼困難,石油也會照常生產,不會降低出口產量。


馬和勝


這裡面應該有一個俄羅斯與歐佩克產能分配比例問題。這次俄羅斯拒絕減產可能是分配比例沒有達到他的要求,所以,俄羅斯拒絕,逼迫歐佩克屈服。至於俄羅斯拒絕減產是否正確,我想也是沒有辦法。記得是09年吧,美國為打壓俄羅斯,聯合沙特降低國際石油價格,俄羅斯受傷很大,幸虧有中國支持。如果說石油價格長期低迷下去,有分析說降到每桶21美元,這樣的話沙特等靠石油賺錢的國家肯定受不。


吉祥一家y龍



人類永生系天大好事


這是石油博弈的結果。從長遠利益考慮,俄羅斯和歐佩克都必須這樣做,因為老美的頁岩油不受石油組織的約束,可以任意的產量開發。在沙俄和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在為控制價格而限制產量時,市場在不斷的被老美蠶食,好在老美頁岩油成本相對較高,沙俄和沙特聯手降價,可以把老美頁岩油搞破產,然後再分配石油市場的利益。相應不久的將來,石油會大漲。


XIN思路



BP蟲


站在俄羅斯的角度上看,是正確的,俄羅斯的主要收入就是能源出口,如果減少產量,肯定要減少收入,因為你如果要關閉一些產能,就會造成很大浪費,固定成本降不下來,所以它寧可降底價格也不減產!


珍珠黑月季花1


看最後獲得的利益吧!

從目前來看美國擁有龐大的庫存,可以很輕易的平衡油價——低油價購進,高油價賣出,俄沙討不到什麼便宜的!


劍舞流俠


削減產能,意味著油價上漲,美國的頁岩氣才有利潤。這個世界上有這種“損己利人”的雷鋒嗎?利的還是死對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