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獨生子女在家總把自己當公主或少爺呢?

魚為水而活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眼前的都是寵愛ta的祖輩和長輩,沒有和ta同輩的哥哥姐姐,而且以後也不可能有弟弟妹妹,所以自身就嬌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很寵愛獨生子女這個寶貝,所以ta自身把自己當做公主和少爺,這也是家庭環境的影響。

如果爸爸媽媽跟ta說再給ta要一個弟弟妹妹,ta就很難接受的,所以說把獨生子女培養成才,有點難度,但是不少家庭在寵愛孩子的同時,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放鬆,使得孩子在心裡形成了一個概念,自己是長輩祖輩的一個公主和少爺,長大後也應是對社會有用的一個人才。


風吹不倒的秋草


打卡南昌,我是一個職業女性又是一個寶媽, 家有一兒一女。雖然不是獨生子女,勝似獨生子女。以上說的情況小時候經常會發生。所有大人都圍繞小孩子轉,讓孩子有這樣的優越感,他們經不住別人批評。只要大聲呵斥就會大哭,久而久之,就更加不可收拾。做作業拖拉拖拉,經常鬧脾氣。白天要上班,有工作壓力,回家累了還要檢查作業,她又要等你回來輔導,爺爺奶奶的話又不聽。有時候會被氣得打自己,說話的聲音比自己的聲音還大,可能血壓上來了,頭就發暈啊。經常跟她說:“你這樣不聽話,媽媽早晚會被你氣死的”自己也有這樣的意識,確實非常傷神傷身。

我也知道自己是不是存在問題,如果繼續下去,確實對大家都不好。後來也翻閱了很多育兒類的書籍。從雙方去改變,我做了幾個方面的改變;

1 、 我嘗試跟女兒做朋友,進入到她的世界裡面,用她的語言去和她相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對她大聲呵斥。

2、每天至少表揚她一次,不是為了哄她而哄她,因為她做的事情表揚。

3、每週抽空帶她出去遊玩一次,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參加娛樂文體活動,讓她在團體中學會生活和交朋友。不至於她以自我為中心。我則不會參與其中。自己回家。

經歷了半年後,學習成績和自主性提高了很多。我也在邊做邊摸索。



jxky喵小姐


為什麼一些獨生子女在家總以為自己是公主和王子,這主要還是和生活環境有關吧。

說說我自己,一個標準的獨生子女,爸媽那個年代,公職人員只能生一個,而且那個年代提倡只生一個好。不用多說,只生一個的話全部的愛都給了我,但是由於那個年代爺爺奶奶輩的都生了好多,所以他們沒空管我,帶我的只有父母,父母輩小時候都是吃過苦的人,對我非常嚴格,所以我從小就很乖,並沒有什麼公主病。不過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我也越來越溫柔。

現在我自己也只生了一個孩子,公婆那邊也就這一個孫子輩,我的爺爺奶奶年紀更大了,對曾孫這一輩更加疼愛,這叫做隔輩寵,我自己的父母覺得年輕時對我太苛刻,於是對我的孩子也是寵愛,等於我一個孩子三代人在寵,一大家子人圍著他轉。現在的人都太忙,很多家庭免不了要父母幫著帶,雖然都說好要有原則,做錯了要管教,可是那一輩的人,孩子一哭就慫了,完全忘了當年是怎麼教訓我們的,左哄右哄的,有的爺爺奶奶們更過分,為了孩子和自己更親,縱容孩子做很多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情,即使父母進行管教,爺爺奶奶們也會當保護罩,這些問題會使得孩子認為自己最大,優越感特別強。

所以,為了不讓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和想法,第一,做父母的平時要多陪陪孩子,給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第二,平時多參加集體活動,不僅可以交到很多朋友,讓他知道他和別人是一樣的,還可以鍛鍊孩子自身的能力,不去依賴長輩的伺候。第三,在大家庭裡針對孩子制定原則,原則不應該只出現在大人的世界,孩子的世界也非常的重要。第四,讓孩子參與家裡的勞動,培養他的責任感。

教育孩子是既辛苦又幸福的事情,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玫瑰][玫瑰][玫瑰]



蘿小卜MAMA


為什麼一些獨生子女在家總把自己當公主或少爺呢?

非常開心的來回答您提出的問題: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父母生了好幾個孩子。姐妹們多,父母沒有慣著我們,姐妹兄弟也是一起打打鬧鬧,一起過著童年的時代。

過了這麼多年,我們長大結婚生子,趕上了計劃生育年代,只能生一個孩子。也就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其實我們做家長的沒有太寵著和慣著小公主們。而是她(他)們自已把自己當做公主👸或少爺來對待,誰讓就這麼一個獨苗呢?

沒有兄弟姐妹的一個孩子,沒人跟她們爭寵爭愛,好吃好用好玩的東西都是自己享用,所以在心裡面就會烙上自我為大,小公主說了算。

我家不是這樣的,雖然只有一個孩子,會教育她懂禮貌,懂做人,會做事。孩子也非常懂事,尊長愛幼,孩子要從小抓起,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才是最重要的!


梅蘭竹菊23203


“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相信 是對獨生子女的真實寫照吧。

獨生子女在家總把自己當公主,少爺和他們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家庭裡只有一個孩子,父母,雙方的老人無不拿孩子當成手心裡的寶。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沒有的,創造條件來滿足孩子,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是這樣做的。孩子有什麼事家長都替他做了,孩子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長此以往,孩子慣壞了,想改正可不是那麼容易,環境的影響太大了。

我們同小區一個家長,一開始家裡一個男孩,就是慣的不行,有時候孩子學習不順心,他媽管他,還和他媽吵吵,他媽直言管不了。前年他大兒9歲了,要二胎和他商量,他兒死活不同意,又哭又鬧的,現在二胎有了,他那個兒也沒那些事事了。有時還幫他媽哄弟弟,不知道是不是大了懂事了。他媽說,大兒也不和她吵吵了……

以上,說明環境的影響太大,作為家長,不能太過於寵愛孩子,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健康的環境才是真理。


淘妞小晨


之所以一些獨生子女在家總把自己當公主少爺,就是因為家裡的父母,老人對孩子太過寵愛,什麼都依著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老大,所有人都得聽自己的。這對孩子是非常不利的,那麼平時我們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首先,對孩子應該多加引導和教育,要讓他們懂得尊重他人。孩子就是孩子,家長們不應該把他們作為中心,整天圍著她們轉,做錯了就要教育,必須尊重長輩,不能目無尊長,這是每個孩子最起碼的禮貌!

然後,要獎罰分明,做錯事就應該教育甚至懲罰。必須要讓他們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怎麼改正,不要孩子一哭一鬧就捨不得教育,這樣不是愛,而是害!

最後,做家長的一定要改正自己,不要對孩子過分溺愛,捨不得讓做這捨不得讓做那。多讓孩子幫父母做做家務,多和孩子談談心,溝通交流,對小孩的心裡發育是非常有利的!




蘑菇貓仔仔


30年的獨生子女,回答這個問題。[靈光一閃]

我個人感覺啊,回家之後會覺得很放鬆,家真的是一個自由自在的地方,無拘無束,而且也不擔心父母真正的嫌棄。

正是因為在父母愛的家庭中才會感覺可以放肆一些,如果家庭環境氛圍沒有那麼和諧,其實孩子也會受到一些拘束,怎麼可能把自己當成公主和少爺呢?

小時候在家沒太覺得,但是上了大學每次回家、工作之後每次回家、結婚之後每次回家,更加享受在家裡當所謂的公主或少爺的感覺。我媽總說我很懶,但是就是很喜歡這種懶懶散散的在家裡宅著,父母嘮叨著、罵著、又寵著。[呲牙]

所以說我們只是在家裡才會表現出這樣的形式,在學校、在社會、在工作中,那又是披上自己的鎧甲或者面具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活著。

所以對我來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因為那是家呀。[心]


90新生日記


並不是孩子把自己當做家裡的公主和少爺,是家長把孩子培養成了公主和少爺!


獨生子女從出生那天起,就是家裡的唯一!

好幾個長輩圍繞在孩子身邊,不僅生活上照顧的無微不至,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日子,而且在精神層面,那也是一呼百應、為我獨尊的。

這些個長輩們在對待自己的長輩、領導或者同事的時候,從來都沒有這樣言聽計從過,但在孩子面前,那絕對是唯唯諾諾、爭前恐後地取悅孩子,誰敢對孩子批評一句,立馬會招來圍攻!

而且有些長輩還愛問孩子:“你最喜歡誰啊?”這樣無聊至極的問題,孩子喜歡的人沾沾自喜,孩子說不喜歡的人則悶悶不樂。孩子儼然成了整個家庭的絕對權威!

誰教育過孩子怎樣尊敬老人、謙讓別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些最基本的做人常識?沒有!

現在孩子大一些了,覺得孩子太不懂事、太不像話了,於是開始責怪孩子,怎麼是這樣的人啊?

你們就是這樣培養的,怎麼能怪孩子呢?

溺愛是害!人人都懂,但好像很多人並不是真懂!


老谷聊天


同時,我們現在的整個社會環境和社會風氣也是如此。家家戶戶都嬌慣孩子,你要是對孩子嚴格了一些,在外邊批評孩子或者罵了孩子,很多人還會覺得這個家長對還在太過分啦!那就更別提打孩子咯。

所以,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那肯定會認為自己是比較寶貴的。脾氣也就這樣養成啦!唯我獨尊,經常是不太懂得尊敬長輩,脾氣也不小。一遇到什麼事情,可能就會給你臉色看,不搭理人,或者把自己鎖起來。

這種情況下,家長也不好打罵,還只能給孩子說好話,哄孩子,他們才可能聽話,好一點。

其實,我們家長應該自己思考一下,我們自己的溝通交流方式,我們從小的培養模式和方法有沒有問題,今後該怎麼改,怎麼慢慢矯正孩子的這些做法和行為。沒有哪裡有秘訣,不要相信網絡上的什麼心靈雞湯,育兒經,都是扯淡的。自己的孩子還是要自己摸索找方法。

就這些,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關注觀點先生!


觀點先生


不是吧,我在家就是揉肩,捶背,按摩頭的小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