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閱讀指導 (十八)《次韻曾吉甫題畫屏風》賞析,韓元吉

次韻曾吉甫題畫屏風

韓元吉

何許江山發興長,渾疑廬阜對彭郎。

胸中丘壑元蕭爽,筆下煙波故渺茫。

落落疏鬆長映座,冥冥飛雨欲侵床。

冷然已作華胥夢,便有群仙到枕旁。

高考詩歌閱讀指導 (十八)《次韻曾吉甫題畫屏風》賞析,韓元吉


(註釋)①廬阜對彭郎:廬山對著江中澎浪磯。②華胥夢:夢境的代稱。

這首詩是次韻,是作者韓元吉按照曾吉甫題在屏風畫上的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和的一首詩。屏風上的畫是什麼樣子呢?順著詩句去追尋屏風畫的神韻。

“何許江山發興長,渾疑廬阜對彭郎。”什麼原因讓我對眼前的江山產生無盡的興致,是應為這裡的江山屏風畫就讓我懷疑,這真的是廬山對著江中澎浪磯,就像在身臨其境。“渾疑廬阜對彭郎”,句中“渾疑”的“渾”相當於“渾然天成”的省略,謂自然形成的整體,無斧鑿的痕跡,是用來形容畫工好到讓人懷疑眼前所見不是屏風上的畫,而是真實的廬山面對著“彭郎”。畫面之境生動逼真到鮮活狀,讓詩人一度產生錯覺,“渾疑”表明詩人看繪畫作品時陶醉的樣子,是主觀上的懷疑,而非畫家寫實。首聯對屏風畫以高度的讚賞,並點明畫面內容。

高考詩歌閱讀指導 (十八)《次韻曾吉甫題畫屏風》賞析,韓元吉

“胸中丘壑元蕭爽,筆下煙波故渺茫。”給人清爽愜意的幽深丘壑,給人浩渺無邊飄渺詩煙波,這出自畫家胸中,筆下。這一句極力讚美畫面的具體內容。“胸中”“筆下”,互文現義。“胸中丘壑元蕭爽,筆下煙波故渺茫。”也一樣可以理解為“筆下丘壑元蕭爽,胸中煙波故渺茫。”

“落落疏鬆長映座,冥冥飛雨欲侵床。”疏疏落落長枝掩映座位的松樹,飛入室內恍若侵襲我床的飄飄細雨。畫面上的景物活靈活現,真實可感。這一句承上句繼續讚美畫面內容,動靜結合,栩栩如生。

高考詩歌閱讀指導 (十八)《次韻曾吉甫題畫屏風》賞析,韓元吉

“冷然已作華胥夢,便有群仙到枕旁。”“冷然”,“冷”同“泠”,輕鬆的樣子,《莊子》有“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句。面對如此畫面,陶醉其中,欣賞此畫,彷彿到了仙境。也就是此畫畫的就像是仙境一樣美好。

首句是概括讚美畫給人的整體感受,頷頸聯是從內容上,尾聯從欣賞者的感受上,給畫以高度的讚美。整首詩就是描繪一幅畫,把一幅靜態的畫寫活了,就像真實的景。當然這首詩也就像這幅畫一樣美,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二者完美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