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長期超量碳水飲食,為什麼感覺沒有普遍很胖?

愛--雨天


這個問題可能比較籠統吧,“中國人沒有普遍很胖”可能只是個人觀點。這裡的胖是指的的看上去不胖還是bmi(體脂指數)超標?根據who 世界衛生組織,肥胖已經成為影響中國人健康的第一大問題,中國肥胖率現在僅僅次於美國。中國從1985年至今,男孩的肥胖率從0.03%到18%,女孩則從0.12%到12%. 這個數據僅僅包括肥胖率還不包括超重率(通常來講,肥胖比超重更讓人擔憂)。換句話說,如果算上超重率和肥胖率就遠遠不止這個數據,並且這個比例還在越來越快的增長!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不少部分人看上去並不胖四肢很瘦但其實都有不同程度大小的肚腩。而這些肚腩就是從平時吃的碳水化合物轉換而來。隱形的局部肥胖大肚腩是最影響健康的,根據數據,只要是大肚腩就一定是脂肪肝,如果你是大肚腩又不相信我說的,可以去醫院做個b超確認。脂肪肝是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


和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的熱量只有脂肪的一半,也就是說吃100克的食用脂肪要比吃100克的碳水化合物熱量要高出一倍,對於減肥者來說,必須要做到控制一天的總熱量攝入和增加熱量消耗,也許吃碳水化合物沒有吃油類食品更容易發胖,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撇開肥胖,碳水化合物本身對人體傷害是很大的,當攝入重碳水飲食後身體會大量釋放胰島素來平穩血糖,長期以來就會造成胰島素抵抗甚至糖尿病。換句話說就是糖尿病的罪魁禍首是碳水化合物。不管是簡單加工過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糖果,水果,米飯,麵條還是複合碳水化合物比如穀物,馬鈴薯,豆類都有讓人體產生胰島素抵抗的危險。雖然簡單和複合碳水化合物的升胰島素指數(GI)不同,但是2者終將會在體內變成糖,只不過產生糖的速度不同而已。



據全球範圍來說,預估50%上的人群為胰島素抵抗者。 如果人體細胞不能很好的吸收胰島素,那麼分泌出的胰島素就會堆積在不該堆積的地方導致胰島素過剩,高胰島素在短期內可造成

1,高血壓

2,鹽分滯留

3,高膽固醇

4,肌肉無力

5,注意力不集中

6,多卵巢囊腫

7,視力下降

8,增加炎症

9,肌肉僵直

10, 高血脂



不被利用的胰島素如果長期滯留在體內會造成

1,心臟病突發

2,血管增厚

3,血栓,腦中風

4,癌症

5,老年痴呆

6,鈣化血管

7,突發死亡




如果你有以下症狀,就很有可能也是對胰島素抵抗的“成員”

1,脂肪肝

2,腹部肥胖

3,容易餓,並且吃完飯後不久就會餓

4,總是想吃甜食

5,痤瘡

6,多卵巢囊腫

7,低血鉀高納

8,飯後嗜睡

9,頸部,腹股溝處膚色灰暗

10,脫髮

總結一下就是光吃碳水化合物食品的確沒有脂肪熱量高,也就是說同樣吃一碗麵肯定沒有吃相同重量的一碗肉熱量高,但不可忽略的是重碳水飲食會造成身體對胰島素的抵抗,就算在短時間內看不出體型變化,但是長期來說還是會形成大肚腩和各種健康問題。



澳澳營養鋪子


中國人是農耕民族,飲食主要是靠碳水化合物提供熱量,同時搭配大量蔬菜下飯,而蛋白質補充依靠豆類食品的植物蛋白。碳水化合物雖然比西方發達國家多,但是我們動物蛋白和動物脂肪攝入比他們少很多,綜合來看,熱量比他們還要少。

中國人一些人所謂超量碳水,並不是碳水化合物吃到超出熱量需求,而是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太高,而脂肪和蛋白質比例嚴重不足。

中國人攝入的動物蛋白偏低,更多是表現得肌肉量不足,塊頭偏小。

而肥胖跟一個人的基礎代謝和運動量以及胰島素分泌都有關。

我們吃一定數量的精碳水厚,碳水化合物會被消化並分解,以葡萄糖的形式進入血液,我們日常的活動都是消耗這些糖。

每個人每天需要的熱量都不同,新陳代謝率高,消耗的糖就多。反之如果新陳代謝率低,糖就消耗不完。多餘的糖會在胰島素的幫助下轉化為脂肪存儲起來。所以如果新陳代謝率低,很少吃脂肪,吃一點點飯也胖,當然現在中國也有不少這種類型胖子,自稱喝水也胖。

西方發達國家的大部分胖子,雖然精表面上碳水不多,但是飲食裡大量高脂高糖的食物,比如甜到膩人的派,冰激凌、高糖飲料還有各類油炸食品,直接攝入大量脂肪,不胖才怪。

附表

碳水化合物熱量:

100克米飯熱量116大卡

100克麵條熱量為110大卡

一個成年人一天需要2000大卡,換算成米飯自己算……


科技斯基


雖然我是一個堅定的低碳水飲食支持者,並且低碳很多年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從去年開始一下子從“談油色變”變成了“抗糖降碳”,要知道這可是我在去年之前玩命說拼命講,甚至為此寫了兩萬字論文都沒給身邊人扭轉的想法。

然後再說問題,首先我們的肥胖人數並不少,提問者感覺肥胖人數低的原因可能是印象停留在幾年之前或者生活的圈子是身材勻稱人數較多。

其次,胖不胖其實除了攝入營養結構的不同來影響激素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但是其實還會有一個更根本的就是熱量。現在流行的低碳飲食為什麼會達到容易控制體重這個效果,因為沒有過多的精細碳水攝入,人體對胰島素血清素瘦素等激素反應就會開始敏感,然後熱量攝入足夠後身體會從生理反應上來告訴我們,可以停止進食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飽腹感強。

那麼有了上面那些基礎,為什麼會有國內吃碳水很多 但是胖子不多的印象呢。一、如果是由於印象有了年代落差造成的,那麼在之前的年代,熱量來源不像現在這麼隨意且方便,而且那時候人的運動量對比現在要高很多,熱量處於一個比較合理的剩餘或者缺口狀態,自然就胖不起來了。二、如果是題主身邊的人普遍身材勻稱的人較多原因可能是:一個自身原因,大家都知道我們分內胚型和外胚型體質,有的人天生就不容易長肉,這跟腸道菌群,基因等原因有關係;二是可能題主身邊處於一個飲食比較合理的區域或者圈子,營養結構搭配合理,飲食均衡,不暴飲暴食;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題主周圍圈子習慣運動,或者體力勞動較多,這個有一個較高的運動消耗,自然比現在普遍缺乏運動的人群難變胖。

以上


陶大塊的精神文明之路


說蔬菜碳水高的,知不知道纖維素人類是不能吸收的?人又不是食草動物,蔬菜裡的碳水再高又有什麼用?

國人是米飯,麵食等主食吃得太多。比如大多數人的早餐,稀飯饅頭包子,全是碳水!很多人吃午飯,晚飯,蛋白質含量不足,比如葷菜比較少,小葷居多,什麼炒肉絲肉片之類的,才幾兩肉啊,肉湯魚湯吧,還只喝湯,不吃肉,這些飲食習慣都是有問題的。中國現在好多人得糖尿病,都是因為這樣的飲食習慣


朱怡16


非也!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了一項研究,直指從2004年到2014年的十年間,中國人越來越胖了。

2014年,中國成年人的普通型肥胖率為14.0%,而2004年,該項數字僅為3.3%。2016年的時候,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中國男性肥胖人數4320萬人,女性肥胖人數4640萬人,總人數高居世界第一,而現在這個數據可能會更大。所以,我們國家的熱量過剩,超重肥胖的問題其實已經非常突出!


為什麼以前成長的時候沒有很胖,現在卻胖了?

那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生長髮育也需要消耗熱量,所以我們的總熱量消耗是大於或者等於攝入量的,沒有熱量過剩,所以不會造成脂肪的大量堆積。而成年後,沒有了生長髮育的消耗量,反而因為工作或者各種原因,久坐少動,消耗量小於了攝入量,所以人就會慢慢變胖。而身邊的人,如果是重體力勞動者,他的消耗量也是比輕體力勞動者要高的,這也是為什麼看起來攝入了不少,但並沒有很胖的原因。

所以,保持健康體重,吃動平衡很重要,同時均衡的食物搭配,更加營養全面,滿足人體需要。


克拉營養研究院


你如果關注日本和韓國的飲食習慣,你會發現他們的碳水也很多,主食基本上白米飯、拉麵、年糕,都是精米精面,但他們也普遍不胖


茜茜160173960


碳水本身並不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減肥是減少多餘的脂肪

減肥是減少多餘的脂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都能儲存為身體的儲存脂肪。但是碳水和蛋白質轉化成脂肪的代價相對較高,對於脂肪身體幾乎沒有調節機制,多吃了就會被儲存。

碳水為什麼難以轉化為脂肪

1.攝入碳水化合物後其中的50%~80%都會用來轉化為糖原,一是為我們的身體提供能量,二是穩定我們的血糖。

2.我們在進食混合的食物後,一部分要拿來消耗,因為我們的身體時刻都需要消耗能量,一部分要用來儲存,以備不時之需。蛋白質轉化為脂肪的成本最高,所以肯定不會儲存蛋白質變成脂肪,脂肪轉化為儲存脂肪的成本最低,那麼脂肪是優先被儲存的。碳水化合物就會理所當然拿來被消耗了。

3.碳水化合物平衡機制屬於人體的營養素代謝平衡機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都具有這種調節機制,當我們多吃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時候,身體會額外增加這兩種物質的消耗,把多吃的部分儘可能消耗掉。


減肥為什麼要控制碳水

1.多吃碳水會導致糖原超量儲存,身體每儲存一克糖原,同時儲存3到4克水分,會導致體重下降緩慢。

2.精製碳水化合物血糖生成指數較高,容易引起血糖波動刺激胰島素分泌,不利於減肥,精製碳水化合物飽腹感差,容易引起飢餓,增加其他食物的攝入導致發胖。

碳水本身並不容易長胖,只有長期大量吃碳水才會有可能導致肥胖。但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還是飲食熱量超標,並不是完全是吃碳水引起的。


思陌談減肥


我們的肥胖率還不高嗎??中年人哪一個沒有大肚子?2019年國人肥胖率已經是全球第一了 !我們的城鎮人口官方數據說能達到6億左右,其實我們的人口城市化是變了戶口沒變根本,其實實際城市人口基數不大,但肥胖率卻很高,就這樣我們的平均肥胖率其實是被拉低了,可還是位居第一。。。。。


幻覺5763


超碳水,我們必須要知道是哪裡超的,其實很多水果蔬菜都是巨量的碳水化合物來源。

國人的碳水化合物都是從瓜果蔬菜中攝取,而外國人的碳水化合物攝取一般都是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

瓜果蔬菜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中國人長期碳水超量,就是吃掉巨量的瓜果蔬菜,瓜果蔬菜含有很多植物纖維與各種營養物質,完美中和,讓中國人更加健康合理的調理自身。

綠色食品絕不是一個空名詞,是有科學依據的。




佛系阿杰tiy202


碳水化合物是不是引發肥胖的元兇?

碳水化合物是維持人體基本能量的一種基礎營養素,是我們每天都必須要攝入的,我們中國是碳水大國,每天不吃點米麵就感覺沒吃飯一樣,按照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以及中國營養學的建議,成人碳水一般佔全天食物總能量的60%左右比較合理,通常來講碳水並不是引發肥胖的主要原因,但是有幾個問題要注意,首先如果碳水的熱量超過身體總熱量需求,過多的碳水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引發肥胖,其次是對碳水不合理的烹飪方式和精加工,比如吃一碗相同重量的蒸熟的米飯和一碗蛋炒飯所產的熱量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炸土豆是一個蒸土豆的熱量的好幾倍,一百克饅頭和一百克麵包原料都是麵粉做的,但是所產生的熱量肯定麵包要高些,顯然麵包裡的油,糖,脂肪變相的提高了熱量。

所以吃對碳水不會肥胖,多蒸煮少炒煎炸,每餐七分飽,少吃加工類碳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