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多舉措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吉林省以“三抓”“三早”行動(抓環境、抓項目、抓落實,早開工、早落地、早見效)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截至3月8日,吉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戶數2545戶、復工率96.7%;限上商貿法人企業復工戶數1800戶、復工率76.3%;能源企業復工戶數254戶、復工率92.4%;國有企業復工戶數533戶、復工率97.8%。

吉林省在2月7日發出通知,從6個方面提出21條具體要求和措施,具體做法有降低人工成本,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緩繳社會保險費,加強中小企業用工服務等援企穩崗政策。

吉林省制定出臺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工作導則,各級政府為企業復工進行服務,發放開工證,送去消毒液、口罩等防護用品。吉林省商務廳支持企業擴大防疫物資進口,建立商貿企業復業調度機制,為歐亞、中東、長百、新天地等重點保供企業提供口罩30多萬隻。

在長春市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廠區裡,包裝好的激光器整裝待發。“2000多套激光器銷往世界各地,這是我們復工之後迎來的小高潮。我們制定了抗疫、生產、銷售‘三不誤’方案,有把握完成前期訂單。”該公司總經理孫尚勇說。商貿企業歐亞集團董事長曹和平介紹,他們發揮區域商貿龍頭企業優勢,140個超市營業點供應了長春市大部分食品蔬菜,並做到價格不上漲。吉林啟星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企業春節期間無休,出口的鋁車體零部件全部提前交貨。遼源市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汽車改裝廠,2月10日復工,開發出負壓救護車等3款醫用救護車,成本是市場的一半。

吉林省政府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局長宋剛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這次疫情,反推我們要改變以前‘抓環境、抓項目、抓落實’的方式,更多借助信息化工具。”宋剛表示,疫情期間,他們推廣的“吉林吉祥碼”信息系統助力解決了人員流動信息備案。

政研企無縫對接,科研成果迅速轉化。1月29日,東北師範大學李玉新教授團隊研發出系列抗病毒消毒產品。2月6日,快速審批生產的第一批防病毒口罩、消毒液投入到抗疫一線;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科主任王檀教授團隊針對疫情提出的中醫藥方,2月5日獲得傳統中藥製劑備案憑證後,2月7日就開始批量生產。

招商引資,線上進行。吉林省將重點項目全部推上網絡,搭建網上項目對接會招商平臺,實行面向全球24小時全天候不落幕的網上招商,分期分批開展網上洽談、視頻連線、在線簽約。商務廳廳長王志偉說:“我們全面啟動網上招商對接、洽談、簽約系列活動,並提早籌備全球吉商大會、中德汽車大會、全球投資峰會。”

吉林省發改委主任安桂武表示,全省成立了71個項目中心,組織各地對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項目逐個進行電話協商,夯實開工日期和投資計劃,及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著眼汽車、食品、石化、裝備等傳統產業和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動能產業,吉林省謀劃一批延鏈、強鏈、補鏈、建鏈類產業項目,463個10億元以上項目的前期設計、招標、施工準備、網上審批等正在有序推進。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