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嗎?72年我國就研製出了光刻機!是誰造成現在這樣的窘境的?

1972年中國就研製出了光刻機,那時光刻機巨頭ASML還沒誕生,還出過一本32開66頁《光刻掩模版的製造》的論著?》圍繞“光刻機”這一關鍵詞的話題真火,發佈的幾條相關內容都評上了“豹紋”,閱讀量輕輕鬆鬆上百萬甚至破千萬、評論成千上萬,可見熱度非同一般。為什麼無法“復刻”?物鏡系統唯有卡爾蔡司才能搞定?荷蘭ASML公司到底賣不賣產品給我們?

你信嗎?72年我國就研製出了光刻機!是誰造成現在這樣的窘境的?


隨後,我們收到了一些網友提供的線索,順藤摸瓜之後發現,還真不是中國人造不出光刻機!我國60年代就曾佈局過光刻機且技術先進,那時光刻機巨頭ASML還沒誕生,直到70年代,ASML仍是小字輩。

1972年,武漢無線電元件三廠編寫的《光刻掩模版的製造》,32開66頁。中國芯片光刻工藝研究起步,雖比美國稍晚,但跟日本差不多同時起步,比韓國、臺灣早10年。

1965年中國科學院研製出65型接觸式光刻機。1970年代,中國科學院開始研製計算機輔助光刻掩模工藝。清華大學研製第四代分步式投影光刻機,並在1980年獲得成功,光刻精度達到3微米,接近國際主流水平。

但是很可惜,中國在1980年代放棄電子工業,諸如光刻機等科技計劃被迫下馬,導致20年技術積累,全部付諸東流。1994年武漢無線電元件三廠破產改制,賣副食品去了。哎,如果當年抓住機會,中國的芯片不至於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進口芯片的錢比進口石油花得還多。小夥伴們怎麼看?不敢相信吧?



文稿摘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