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上海,還適不適合年輕人待?為什麼?

屬於夜晚的我


我今年22歲剛來上海兩個月,學的室內設計,有點後悔沒有剛實習就來上海這邊學習,因為之前家在鄭州,大學也是在鄭州讀的,工作就留在了鄭州。來上海這邊工作,面試了好長時間才找到合適的工作,覺得在上海對於年輕人來講真的很值得歷練,眼界什麼的都跟之前所在的城市不一樣,雖然消費水平高,但是最起碼的吃住還能負擔的起



努力吧845


上海各方面的條件肯定是很優越的,值不值得待,我覺得要看你的動力以及你自身的實力(家庭條件、學歷、朋友圈),我就是之前在上海待了兩年多,我家庭條件一般,本科學歷,在上海也沒有很多人脈,上海買房五年社保,落戶更是困難重重,而且上海的房價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外,所以2019年我毅然決定放棄上海,選擇了蘇州,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去分析,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選擇也會不一樣。


觀影知天下


現在上海消費水平怎麼樣?最新上海人均消費水平及收入一覽

相信很多人對上海這座城市都很嚮往,都想去上海闖蕩,那麼,現在上海消費水平怎麼樣?具體可見下文。

現在上海消費水平怎麼樣?

上海是國際城市,物價的高低國家會監管到位的。除買房、買車外,在上海生活的原居民:衣食住行樣樣方便,物價穩定。

如果你是在上海工作,

租房2000(這是指合租)水電煤加電話,

有條件的加寬帶1000。

早中晚三餐按一般公司標準10.20.20,就這要1500,

另,休息的8天再加400,

和朋友小聚算月一次200,

吸菸的連自己吸和相互損耗加600。

還有交通費。其他什麼都不算要6000千。

如果是上海本地的(按三口之家孩子已經工作的情況下計算,如果孩子不管是在上幼稚園,或者在上大學在這個計算基礎上加5500),

自己吃喝玩(其中包括零食,一般的飲料,

看個一般場次的電影,打個30元左右的的)按最基本的算2000。

親朋好友之間禮尚往來,不是每月有平均1000。

日常開銷,一家人平攤每人,水電煤加電話,有條件的加寬帶350。早中按一般公司標準算10.20晚餐平均大概在75,這麼計算要7000超出。

最新上海人均消費水平及收入一覽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1省份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數據顯示,8省份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超過2萬元,其中上海接近4萬元,上海以39791.85元位居全國首位。

消費水平高,得益於其收入水平高。數據顯示,上海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8987.96元,逼近6萬元大關,位居全國前兩位。

上海工資月薪10000是什麼消費水平?

工資10000都至少處於中等水平。

那到底什麼消費水平呢?這要看你有沒有房貸。如果沒有貸款壓力,10000收入的消費水平其實已經挺好了,至少能做到“菜場自由”,偶爾買個牛排,三文魚,鱈魚片吃吃完全沒有問題。買幾件上千的衣服,兩年左右換一次iPhone級別的手機之類的,差不多在上海能處於中上水平吧。沒吃過鱈魚牛排的也大有人在呢!

很多人覺得一萬不多,在上海生活還是辛苦,這也沒錯!但是有句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上海,按人口比例來說仍然有很多人生活水平較差。光上海農村居民的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勉強超過兩萬多,你以為你月收入一萬真的少嗎?不少了呀!




小緹之家蝴蝶貓


上海從古至今都是外地人的天下,從古至今都是外地人主宰,從古至今的大人物也都是外地人,很多人不瞭解上海,說上海人有錢,其實真正有錢的都是外地人,企業家都是外地人,上海的上市公司都是外地人創造的,上海本地人有房子優勢這是真的,但是這是上海人生在一個好地方,但是房子這些對於真正有錢的外地人來說不值一提。很多上海本地人都很無知,自以為有優越感,其實上海本地男都是廢物,真的,相比全國的男人來說,上海男人最沒血性,真的是窩囊廢!


好啊真好


上海,不僅是上海,一線城市都是這樣,從來不是對年輕人這個群體關上大門,而是對某些產業關上大門。題目本身,就問錯了。

全國乃至全球的產業佈局,由複雜的宏觀經濟因素決定,並不以少數人的意志為轉移,比如全球製造業聚集到中國。上海淘汰利潤不夠高的產業,也不是一年兩年了,當年紡織工人大量下崗的時代彷彿昨天。這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當然政府也在推波助瀾。 市場經濟的競爭並不只有同行的競爭,各行各業都在爭奪資源,人才,市場,男怕入錯行,正是血淋淋的經驗。

不同產業依據自身競爭力和其他特點,分佈於不同的經濟區和城市,並沒有什麼不好,反而給了多數人多數產業更廣闊的機會。世界上並不是只有北上廣深紐約倫敦,更不是隻有一線城市才有成功機會和精彩的人生。





叫我逗比


海是一座被青年人愛著的城市

它的節奏很快

房租的壓力很大

但是

我們還是無理由地愛著魔都

人們都說:

北上廣留不住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在上海

很多時候還是覺得城市擁擠,內心很空

在高樓大廈的掩映下

化作一個又一個疲憊的影子

特別是除了家人沒有人會來關心自己的時候

一個人,走走停停

世界彷彿真的只剩下了自己

在上海打拼的單身年輕人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作為本地人可能不太能體會

一個月搬幾次家、換幾次工作

不敢跟爸媽說自己過得慘......

直到今天透過文字

看到隱藏在背後的每一張繼續努力、保持微笑的臉

有的人離開了,有的人還在繼續堅持

01

“住的第一個房間只有6平米”

最開始的時候

來上海做實習生

每個月的工資只有3K

面對每個月要交接近工資1/2的房租

毅然選擇了最便宜的

租過的第一個房間只有6平米大小

坐落在喧鬧嘈雜的鬧市區

第二個房間沒有窗戶,沒有陽光

南方的潮溼一直浸到骨子裡

第三個房間除了床,空無一物

夏天悶熱,冬天溼冷

第四個房間和別人合租

總算不用再掐著表燒洗澡水

直到轉正之後拿到了5K+的薪水

才算跟這樣的日子作了告別

“吃什麼想到的都是媽媽的味道”

曾經連續吃了好幾個月的泡麵

從不同口味,再到不同品牌

知道了每天什麼時候出門上班才會剛好不遲到

知道了樓下便利店哪種口味的麵包好吃又便宜

知道了菜市場幾點之後果蔬會賤賣

後來學會了自己買菜做飯

儘管味道很一般

一個月卻能省下不少

可還是會在無數個瞬間

想到家裡媽媽的味道

“想辦法讓生活和心境變得不一樣”

花最少的錢把房間佈置一下

儘管牆上門後還有曾經的人留下的痕跡

還是把它當作自己的家

養一些植物,給它充足的水分和陽光

出門在外,讓自己也有了牽掛

上海的馬路很多,人行道和車行道分隔開來

夜晚吹著晚風從這條街跑到那條街

跑掉了一天的疲憊

也帶來了每天朝氣蓬勃的精神

擺脫無聊

賦予那些閒暇時間各種各樣的意義

學彈一首曲子,學畫一幅油畫

看看書,寫下一些心情文字......

這些細小的碎片將生活拼湊的更加華麗

一個人的時候

竟也沒覺得多麼孤單無助

“對這裡的喜歡,早已超越了最初”

慢慢地,在這座陌生的城市裡交到了朋友

有些是工作上認識的

有些是租房、買東西的時候認識的

週末的時候,拉上室友和鄰居

一起做飯,一起暢談

碰杯的聲音讓心底激起一陣感懷與歡樂

下班後約上三五好友去清淨的酒吧

讓笑聲抹去一天的疲憊

或是看一場電影,待電影散場後

走過燈紅酒綠的街

這座城市不僅有光鮮的外表

還有深厚的底蘊、豐滿的靈魂

書店和展覽,帶給我的除了眼界

還有內心的充盈

趁著週末和假期,看遍了浦東浦西兩岸的風景

感慨上海交通的便利與發達

儘管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留下我的足跡

對這座城市的喜歡和依戀

可能已超越了我起初對它的印象

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黃浦江景和東方明珠

遠望的時候更覺得美麗和璀璨

只有在電視劇裡才能看到的梧桐大道

浪漫、有情調

化作內心柔軟的一點

僅僅是這座城市

卻大到已經讓我彷彿看到世界的模樣

02

“每天再艱難也只是生命裡平凡的一天”

來到上海之後,換了好幾次工作

有些不適合自己,有些自己不適合

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生活也事無鉅細

每個月都是“拼命掙錢”和“瞬間月光”的循環往復

有無數次想要放棄的念頭

也有無數次在深夜痛哭

只是,醒來之後

還是把這一天當作一生中平凡的某天

很多次醒來,眼前浮現的

是家鄉太陽的模樣

“跟時間賽跑,贏得艱難也酣暢淋漓”

某天早起趕回公司的早上

發現這個時間的地鐵沒有人

不用擔心擠不上

就這樣泰然自若地坐下

看著晨間新聞,到站

也有加班到凌晨

整個城市都進入睡眠的時候

出租車的司機依舊隨叫隨到

其實我們都一樣在奔波和努力

他為了家人,我為了生活

這座城市,生活節奏快

每個人都在和時間賽跑

“無論如何,只想盡全力擁抱這座城市”

很多時候都是匆忙到喘不過氣來的狀態

等車的時候回消息,在地鐵上發郵件

熬夜、雙休日加班

可是一轉頭再看周圍其他人

誰不是在用心又用力地生活

知道這座城市的節奏,也懂這座城市的狀態

每個月的工資都會自己再算一遍

去掉一些日常開銷,想留一些存款

儘管想在這座城市擁有一個真正的自己的家

但知道,大多數時候真正能顧及的

還是當下,只有眼前

儘管如此,還是想要擁抱你

盡全力

03

“遇見你之前我是無所不能的英雄”

一直是一個人在清晨、在午夜、在黃昏之後

生病的時候一個人去

下雨的時候淋雨一直走

朋友都忙的時候自己去看電影

一個人逛街、走夜路、看展覽......

一直到,相冊裡的照片都是風景

卻沒有自己

一個人的時候,積累了無數生活經驗

學會了修電燈泡、處理各種緊急事件

成為一個無所不能的英雄

對獨立的自己充滿自豪感

或許早就習慣一個人的生活

卻還是希望有一天可以遇見你

讓生活因為有了你,而變得有點不同

“遇見你以後世界變得有點特別”

你好哇,這麼多年後

還是從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

感覺自己是這座城市裡最普通的那群人了

能在你的世界裡變得有點特別

還是很高興

相冊裡有了你和我

但我依然獨立,能自己完成的就不對你說

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就不讓你專程跑一趟

每天向你訴說一些好玩的事情

剩下的就是偷偷想念

我們同樣是在這座城市打拼

經歷了同樣的風雨和打擊

最終讓靈魂在魔都綺麗的天空下相遇

不去想未來

也不對愛情設置太多限制

只希望未來的每一步

你我都能走得穩、走的久

單身讓我更加從容地面對這個世界

而你,讓我覺得這個世界是從容的

04

“終究難逃那些過得‘很好’的日子”

我拿著每月3K的工資省吃儉用

電話裡對你們說每天都吃了大餐

我住著沒有陽光的潮溼房間

電話裡對你們說房間寬敞明亮

我早起貪黑趕地鐵加班工作

電話裡對你們說領導十分欣賞我

我還對你們說了很多慌

成為了不能揭穿的、埋藏在心底的秘密

電話那頭你們倆一直在笑

叮囑我多吃點,天冷多穿點,家裡一切都好

讓我放心,好好生活

我用爽朗的聲音和你們說上海的好

自己一切都好

掛掉電話後,還是把眼淚抹的一乾二淨

“一個電話擁擠出無數眼淚

愛走的再遠依舊不抵父母一句嘮叨

是在遠處的思念 帶著血淚祝福”

第一次給你們倆買禮物

“不再是我的鎧甲,依舊是我的軟肋”

我走遍了上海無數個地方

默默想象了無數次你們開心的樣子

這麼久才真的有能力給你們買東西

有些慚愧,卻也開心

再沒有最開始時的不適應和緊迫感

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機遇

在這座城市總算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

為了你們,也為了自己

你們是我最深的牽掛

也是心底最有力的力量

不再是我的鎧甲,卻依舊是我的軟肋

清醒不放棄做夢的確是場比較難的修行,有些事情需要一些努力也真的需要一些命運饋贈,祝我們都有好運啦~

——by SASA要上進

有時會在早上睜眼醒來的一剎那,特別的想家。

——by Guilty

上海的生活簡單而單調,每個人匆匆忙忙,剛來的時候也沒有朋友,只知道宅在家裡,後來發現那麼美好的城市,如果不去利用就太可惜了,所以逐漸探索了很多消遣的方式。

——by Mingming

這裡是上海。這裡是我選擇的路。

為什麼我要放棄一條順水推舟隨波逐流就能安穩度日的道路,自己砍出一條不一樣的小徑,卻過上一樣的生活?

明明是因為不喜歡一成不變的乏味,為什麼現在卻沉醉於一樣的風景?

我不知道我怎麼了。

也許這叫適應,也許這叫衰老。

——by 知乎用戶

這些年,從無到有,辛苦了

這些年,從茫然到了然,辛苦了

這些年,從成長到蛻變,辛苦了

願這些年努力打拼的時光

終成為這條漫漫人生路上

最永恆的紀念。


櫻桃番茄GO


大城市永遠都是屬於年輕人的,因為他們的思維活躍,創新能力強,觀點不保守,感想敢做。貌美髮達的城市都是年輕人經過多年打拼出來的,是他們創造了新科技,驅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都是老年人就會變成舊守農村的模樣。所以這就是國家為什麼要重視祖國的花朵,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新鮮的血液。


哈哈神


深圳,當之無愧是最適合年輕人創業發展打拼的。當然如果你只想打工幹苦力每天只賺工錢,那上海也不錯。深圳包容性非常好,沒有人看不起人,大家都是平等的,國家發展前沿標杆城市,在深圳生活過的人明白,人的素質都很高,比老家強十倍百倍。年輕人,來深圳吧,來了就是深圳人。


用戶75269752668856


我就是一名待在上海的外地人從少年到青年
差不多20年了吧,個人覺得如果還沒來過的
想過來鍛鍊一下自己的,來見識一下上海這個魔都的,還是挺適合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9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230008d5ff816745e6\

正宗江西表哥


這個要從兩個方面考慮的,一方面如果年輕人想出來鍛鍊一下自己的,來上海還是能鍛鍊一個人的,畢竟是國際大都市,生存生活壓力工作壓力時刻考驗著你。另一方面,大城市的消費水平太高,對於年輕人剛來上海打工的,工資不多,幾年下來根本存不到錢,只能是上海賺錢上海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