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在膝關節運動時有何種不同?對髕骨的保護訓練方法有何不同?

廣信健康養生


你好,我是小偉教練,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以下是個人鄙見,歡迎指導改進!

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是我們常說的股四頭肌其中兩個頭,它們共同起自股骨大轉子附近與其他兩個頭(股直肌、股中間肌)在髕韌帶處匯合,止於脛骨粗隆

解剖學上的共同功能是伸直膝關節以及將髕骨(膝蓋骨)向上提拉,但是由於它們一個貼近股骨外側一個貼近股骨內側,所以在生物力線作用下股外側肌往往會使髕骨向外上方上提而股內側肌會使髕骨向內上方上提!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一起學習進步,收穫更多健身乾貨】

為了保證運動時膝關節的穩定,正常情況下股內側肌與股外側肌的肌力應該達到1:1,只有這樣讓髕骨在股骨的髁間槽里正常滑動,正確的進行力的傳遞。但是人體結構是奇妙的,為了維持人體站立的穩定,我們的骨盆必須保證一點定的寬度,從而導致人體胯寬腳窄,在膝關節處形成了一個我們稱為Q角的角度。

正常Q角男性10°-15°,女性12°-18°。Q角越大,使髕骨外移分力越大,因此無論男女(特別是女性),都更容易出現髕骨向外側移動,也就是股外側肌會收緊縮短,而股內側肌則拉長無力。

那麼因材施教,我們可以先做一個髕骨是否在運動時有偏移的簡單試驗

讓被檢查者仰臥,膝關節伸直,治療師兩指放在髕骨內外側;讓被檢查者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用力把膝蓋伸直),觀察髕骨滑行軌跡,正常情況應為直上直下(或略向外),而不應該如下圖所示的過度外移

如果經過測試,髕骨沒有任何偏移,那麼正常訓練運動過程中保持膝蓋和腳尖對其,避免運動過程中出現膝關節外翻(內扣)和內翻(O型腿),同時配合上大腿後側膕繩肌,臀大肌,以及小腿三頭肌的訓練確保膝關節周圍力均衡就可以非常有效的保護我們的膝關節。

那麼如果出現外側偏移如何處理吶?

首先我們可以用泡沫軸對股外側肌,髂脛束進行鬆懈

其次可以通過普拉提蹲起,針對性的強化我們的股內側肌

雙腳腳跟併攏,腳尖外旋15度,雙手前平舉下蹲至膝蓋窩成90度,脊柱垂直地板,靜止保持15~30秒,做4組

堅持一段時間,感覺髕骨內外側肌肉張力對等了,再繼續後邊的訓練,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真健身


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在膝關節運動時是一樣的,都是伸直膝關節。實在要做些區別就是股內側肌可以使髕骨向內上方移位,股外側肌可以使髕骨向外上方移位。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之間的力量平衡和柔韌性保護了髕骨在股骨溝內的正常運動軌跡。訓練方法有起坐、微蹲、伸膝下壓等,不同的是膝關節在屈曲不同的角度(0~15,15~90)下做肌肉訓練。


骨科卜醫生


股內側是負責內側髕骨的穩定,股外側的負責外側的,兩者是協同收縮進行的,剛好把髕骨穩定在滑車間溝裡面,一般情況下,股內側肌容易無力,股外側肌群容易緊張,所以訓練內側頭會比較多,鬆解外側的比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