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母親(三十)

秉承手機寄相思,親情遠隔近未及。

敬愛的母親(三十)

遠最後,化了一年多積攢下來的錢,買了摩托羅拉手機,用於給家裡的母親和女兒打電話。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在幾年間從大哥大到bb機,緊接著就是手機進入了中國市場。

在九十年代,買手機的時候,我根本不懂篩選和使用,對這種高科技產品沒有任何概念。

在二哥的陪同下,去了當地最大的手機專賣店,當時我連手機在哪裡買?都不知道,所以得找個熟悉的人而對手機有丁點了解的人做指引,否則無從下手。

在買手機的時候,二哥,店老闆問我喜歡哪一種款式?我心中無譜半天說不出話來,後來二哥替我選了一款,我也就只好莫名其妙地跟著說:“可以吧!”

接下來又要我自己選個滿意的手機號碼,可我不知道什麼是滿意的,什麼是全球通?我完全就是一張白紙。就順口應承了就選全球通,勾選了一個尾數67212。

買單時嚇一跳,2780元。我一個打工仔每月工資才不到一千元,真想退出店裡不買了,猶豫了許久,又不好意思丟了自己的面子,更丟了二哥的面子。我銀行卡里僅有的3000元錢,是打工幾年才儲存下來的這點錢。心想馬上就要發下個月的工資,恨下心來把手機買了,心裡在滴血,可臉上還是裝著微笑。

走出店門,心裡更加後悔。為什麼不把這筆買手機的錢,給在家裡帶孩子那年邁多病的母親呢?

現在總算認識了手機,原來就是長這個模樣的,體積很輕,手掌大小,可放裝進褲兜裡晃悠。

之前,我連座機電話都沒怎麼接聽過,更不瞭解現代化的手機,當時對手機沒有任何的概念,買手機也純粹就是好奇,感覺並不是純粹給母親打電話。

座機電話是需要連接電話信號線,而手機不但不用信號線了,而且可以隨身攜帶,上班時也可以給母親去個電話,感覺還真不錯。

農村也每家每戶按照需求,可以安裝遠程電話了。從此,給母親打電話終於可以不用麻煩鄰居來喊母親去她家接我們的電話了,母親可以在房間裡隨時接聽電話。

經過幾年的努力,二哥的工作也相對比較穩定了,打算回老家把那兩個兒子接來深圳,一家四口團團圓圓。

二哥在電話裡把這一想法,事先告訴了父母。

母親和父親看到即將離開自己親手從小帶大的小孫子,心裡確實有些捨不得,雖然母親口上不說,但是心裡還是或多或少的難受,多次偷偷地流著眼淚。

感覺母親有割膚之痛,也感覺母親家裡更像一所幼兒園,帶大一批走一批。二哥的兩個小孩在這幾天之內,就要帶去深圳了。

二哥試探性地問母親:“媽,我這兩個小孩都是您老人家從小帶大的,現在我工作穩定了,想帶他們出去上學,然後把戶口都有可能落在深圳。您捨得嗎?”

“娃,我有什麼捨不得的?我巴不得你們在外個個都有出息。”

母親緊接著說:“如果你們幾兄弟都在家裡撂鋤頭把,不單你們日子難過,我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二哥深情地看著母親,點著頭說:“媽,我們在外面,一定會很努力的。放心吧!”

母親帶著微笑,接著說:“我給你們帶人,就是希望你們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出息,做出自己的成績和事業來。”

想想在集體化的年代,母親含辛茹苦養大了兒女。雖然現在兒女都已養大了,在各方面的條件都已好轉,卻又帶養起了孫子孫女。分別都是從兩三歲幼兒開始養的,辛辛苦苦接連幾年下來,養到讀小學,然而又一個個從母親的身邊領走。

母親不愧是一位敬愛的母親!偉大的母親!對子子孫孫的奉獻和疼愛都是無私永恆的!

二哥的兩個小孩都接去了深圳,在深圳上學。二哥自從打工開始,後來提升為一名正式政府部門的職員,是我們打工旅的榜樣。

隨著打工潮流,農村凡是身健體壯的年輕人,都開始奔去外出打工了,那時候最時尚的一句話叫“下海”。有些人在江湖中沉浮,也有的人遊向了幸福的彼岸。

有一天,嬌生慣養的小弟在家裡被母親痛罵了,確實罵得不輕,母親手指著小弟說:“別人都知道去外面打工掙錢,可你整天在家遊手好閒,窮得一身酸腥。等到我們老了,看誰來養你?”

小弟看到自己的孩子還小,最小的女兒才一歲半,不想離開家,不想出去找工作。

可是被母親天天罵,每看見小弟就罵。好像母親比小弟還著急,每看到還沒有外出找工作的小弟,就“逼”著小弟夫婦出去打工。

母親知道小弟賴在家裡的原因,對小弟說:”把兩個小孩放家裡,我來給你們帶,只要你們出去,我心裡就舒服了,看到你們在家裡玩就急出病來!”

母子倆商量後,決定等三兒子回家的時候,要小弟夫婦一起跟著三哥外出打工。

那年夏天,我像往常一樣,懷揣著思念帶著愛人回到了家裡。

母親看我回家了,很是高興。開始問長問短,問寒問暖。在吃晚飯的時候,就跟我說:“娃,你廠裡還要人嗎?把你弟帶出去吧?哪怕哄也要哄他兩口子出去打工。”

我知道母親決定了事,誰都改變不了,誰也攔不住,誰敢不依從母親就會跟誰急。我答應了母親,把弟弟夫婦帶去深圳。

從此以後,兩個小侄子剛剛離開了母親沒多久,緊接著又是兩個小侄女又遞給母親帶養,最小的才一歲半。

母親的命運,難道真的就是帶小孩的命嗎?

我心裡細算了一下,母親帶大六個兒女,又是每個兒女,兩個小孩,共十二個孫子孫女。可以說母親的一生中,帶養了十八個小孩。別說什麼享福安渡晚年,簡直比年輕人還勞累,一生中根本就沒有清閒過的時候。

相對比較小侄女總比小侄子聽話一些,天生文靜。但小侄女畢竟很小,僅僅剛學走路,學說說話的幼小年齡,就開始母親帶養。幾乎是連吃飯還需要人喂,拉屎拉尿還要端。

可想而知,同時三個小侄女給母親的工作量有多大?世界上有幾個女人同時帶養三個幼小的孩子呢?我們做為兒子在當前的環境條件下,除了打電話問好以外,什麼都沒有減輕母親的負擔,反而增加了母親的負擔。

敬愛的母親(三十)

可是,我在給母親每次的電話中,母親常常對我說:”家裡很好,不要掛牽,在外面安心工作。”

我現在最慶幸自己打電話,不用跑電話亭了,無論是上班下班想打就打。我順手掏出手機撥通母親的電話。

“娃,你吃飯了嗎?”這是母親每次在電話裡說的第一句話。

我也會根據母親的話試探性地問:“媽,我吃了,您們吃了沒?吃什麼菜?”

雖然這是母子倆很平常的問話,其實能瞭解到兩地的各自生活質量。有時候哪怪就是沒吃肉,也會在電話裡“撒謊”說吃肉,認為生活很好,很正常,互相“吹牛”。

母親在電話裡回道:“吃肉,我們餐餐吃肉。娃,你們在外面要搞好生活,別太省了哦?”

“媽,今天我也吃肉呢?放心吧!”我對母親說。工廠裡確實是吃肉,可是肉片就像薑片一樣少得可憐,僅僅是聞到了點肉的香味,幾乎全是蔬菜。

其實,我也不知道母親是真吃肉或是假吃肉了?得等女兒來接電話的時候問個水落石出,掌握實情。

聽到女接過了母親的電話,我問女兒:“今晚吃什麼菜?”

“吃蛋。”女兒說。

當時女兒七歲多了在上小學,基本上掌握了一些家裡的實際情況。

我並非是用女兒來監督母親,而是母親常常顧及我們委屈自己,不說實話。

我又問女兒:“還吃什麼菜?有沒有吃肉?”

“還有青菜,沒有吃肉。”女兒回答我說。

我感覺不對,母親說天天吃肉,女兒說沒吃肉。反而聽到母親在電話旁邊說:“告訴爸爸吃肉,給爸爸說吃肉。”

我給女兒說:“在家要聽奶奶的話,隔段時間爸爸就回家看你和奶奶。把電話給奶奶。”

母親接過電話說:“娃,還有什麼事嘛?”

“媽,您還有沒有錢化?”我問母親。

“我還有一點錢,你不是剛寄回來沒多久嘛?”母親的口氣有點猶豫了。

聽到母親這口氣,估計是沒錢了,我又問:“真的還有嗎?”

“你能寄點來就寄?不寄我也會辦法的。”母親還在裝硬氣地說。

我感覺母親是已到了身無分文的程度,說:”媽,我馬上寄過來。”

我瞭解母親的性格,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會鬆口說寄錢。現在判斷已經是身無分文了。因為母親每次電話都是說有錢,從來沒有出現過向我默認寄錢的。

我當時還得上班。離假日還有很久。那時候一個月兩天假都不能保證,但月底發工資那天必須會放假。可是,離月底還有十多天,就算馬上寄出去,途中也要五天才能到達。這樣算下來,寄錢豈不是要等二十多天才能到母親手裡。

當時,我上班工資也不高,根本就存不起什麼錢,是個名副其實的“年光族”。每個月積攢起來一點點錢,只要平時回家一趟和春節回家過年就是兩袋空空。但是,無論是”月光族”或是“年光族”只要聽到母親身上沒錢,生活開支出現緊張的時候,我會全力以赴地去解決。

在第二天中午休息的時候,我沒睡午覺就急著跑去了郵電局,填寫匯票,把留在身上買菸抽的那唯獨一百元錢寄了回家。寄好之後,又匆匆忙忙趕回工廠上班。

心想母親在家裡帶著三個小孩,一旦沒錢是非常為難的,因為母親是一位好強好面子的人,不肯對任何人隨意開口借錢借米的人,我從小懂得母親做事的風格。

我剛把錢寄好,錢雖然還不可能馬上能收到,但提前電話先告訴母親,讓母親心裡不要急。我在電話裡說:”媽,錢已寄來了,不要著急哦?”

身無分文的母親依然在電話裡回答我說:”不急,我又不等著錢用。”

母親就是不想把壓力給在我頭上,常說寬心話。

我家是逢農曆二,七趕集,趕集非常熱鬧人多,方園十里的老百姓都在這裡買賣一場的生活食品。這時候母親看到小孫們有十來天沒吃肉了,就去趕集買點肉回家,可身上沒錢怎麼買肉?母親猶猶豫豫出門朝著街上走去

母親到了街上,找到熟悉的屠夫,大大方方地選了一塊肉遞過去說:“給我稱一下,看多少錢?”

“您老,剛剛好十塊錢。”屠夫稱了一下說。

母親把肉接過來,放進籃子裡後,摸了摸口袋說:“吆喝......趕集出來時換了衣服,錢放在換下來的那件衣服口袋裡了。”

“沒事沒事,您老先拿走,下場來付好了。”

母親做事從不失體面,感覺她老人家的面子比黃金還貴?明明袋子裡沒錢還去買肉,而不告訴人家是賒賬。

後來我才瞭解到母親竟然還有這麼“騙人”的一招。很久之後,母親給我說:“我收到錢後,馬上就去付賬了。我有這麼幾個兒子,都在外面風風光光的,總不能給你們丟臉吧!”當時我聽到母親這話,真像打破五味瓶一樣,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後來,我決定從原來每月三百元調整到四百元,按時給母親寄回家。

自從我買了那部摩托羅拉手機,自己認為很有面子的,那時候沒多少能在褲帶子上掛得起手機的人。我的手機是全廠一千多人中排名“老三”。

出去外面逛街兜風,總會把手機特意露在褲頭外面。但經常也會當成“寶貝”一樣。既要在路人炫耀,又要防止路人打劫。如果被人搶了,那是我所有的“家產”。

所幸的是從來沒人來搶過,也許打劫的人根本就瞧不起我這個“鄉巴佬”泥腿子。看上去全身窮酸相,哪裡還會有手機?也許有也是個假的吧?所以,打劫的人,從來沒關注我。

這手機就是我的“命根子”,更是我和母親能夠隨時通話的好東西。

當時,定時給母親的電話,就像自己的一項工作一樣,規定下來時間,必須按時打電話。每到週三和週末的時候,必須要打一次電話,如果到了時間沒有打電話,母親也會牽掛,我也會感覺自己“工作失職”了。

記得有一天,是週三的中午,打通了母親的電話。“媽,身體都好吧?”

“娃,我們身體都好!不要擔心,在外面安心工作。”母親的聲音沒有以之前宏亮了。

“感覺您的聲音怎麼不對?”我問母親。

母親聲音就大了點說:“怎麼不對?不經常都是這樣的嗎?”

我聽到母親說話有點嘶啞,問道:“是不是感冒了?聲音有些嘶啞呢?”

母親始終說身體都很好,我也沒辦法看到,但聽到母親的說話聲是百分之百生病了。而且母親還有習慣性的“”暈旋症”,只要頭一發暈就是天旋地轉,寸步難行,每次是躺在床上的“良藥”來臨時治癒,所以每次頭暈都會大半天。

我在電話裡和母親聊了一會兒,就掛了電話。

停了片刻,估摸著母親走開忙去了。而這次電話每個小孩都沒有來接聽過,我懷疑肯定有不對勁。也許孩子們都還在房間裡玩。這時候我又重新撥通了電話打了回去,正好是女兒接到電話。

在電話裡,女兒告訴我,奶奶已經感冒好幾天了,她們三姐妹也都感冒了,就爺爺沒感冒。爺爺把赤腳醫生喊到家裡來看病,剛剛打了針。我聽到女兒這麼一說,心裡頓時緊張了起來,反而出現責怪母親的心裡反應,不應該隱瞞著我,我不能掌握家裡的現實情況

過了會又電話給母親,我責怪母親為什麼不告訴我全家人都生病的事?母親說小孩生病感冒沒必要告訴你們,就算告訴小孩生病了,你們也幫不上什麼忙,還不如不說,免得外面的人著急。

我的責怪被母親駁斥得無言以對,同時感覺到了母親的心全是裝著兒女們。我放下手機,沉思和反省了很久,始終找不到一個萬全之策。

從而更深地瞭解到母親的想法,所有的一切付出都是為了我們兒女。寧願自己受盡困苦,也要讓我們在外面安心,好好工作。母親在我心中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更是一位敬愛的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